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7 16:00
2025年1—7月,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货物进出口实现增长。7月,除煤炭同比微跌外,主要港口企业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等吞吐量同比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一、煤炭市场
7月原煤生产有所下降,电力生产增长加快,进口煤炭同比大幅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7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8亿吨,同比下降3.8%;1—7月我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7.8亿吨,同比增长3.8%。7月规上工业发电量9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增速加快,同比增长4.3%;1—7月规上工业发电量54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7月煤炭进口量为3560.9万吨,同比下降22.9%;1—7月累计进口煤炭25730.5万吨,同比下降13.0%。
7月,市场需求方面,全国多地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电煤消费旺季特征显现,下游电厂日耗走高,为峰期补库需求的释放继续带来刚性支撑。沿海八省电厂日耗上升至217.8万吨,存煤可用天数小幅回落。运价走势方面,终端日耗因高温持续攀升维持高位,补库动能有所增强,加之受台风及港口封航影响,运力供给收紧,沿海煤炭运价走势平稳上涨。7月2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煤炭货种运价指数报收1058.34点,比上月末上涨1.0%,月平均值为1048.83点,环比上涨1.5%。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55个港口样本动力煤库存为6923.5万吨,周环比下降75.2万吨。其中:东北区域港口库存216.6万吨,周环比增加4.2万吨;环渤海区域港口库存2822.0万吨,周环比增加14.0万吨;华东区域港口库存1079.0万吨,周环比下降19.0万吨;江内区域港口库存1330.9万吨,周环比下降31.4万吨;华南区域港口库存1475.0万吨,周环比下降43.0万吨。
7月,中国港口协会统计的主要沿海内河港口企业累计完成煤炭吞吐量10657.52万吨,同比下降0.6%,其中累计完成外贸煤炭吞吐量1312.60万吨,同比下降23.5%。2025年1—7月,主要港口企业累计完成煤炭吞吐量73362.05万吨,同比下降3.0%,其中累计完成外贸煤炭吞吐量9244.70万吨,同比下降19.6%。7月,河北港口集团、天津港集团、国能黄骅港务、青岛港集团、日照港集团、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等北方主要煤炭下水港口企业累计完成煤炭吞吐量6074.40万吨,同比增长6.06%。2025年1—7月,上述主要煤炭下水港口企业累计完成煤炭吞吐量39464.71万吨,同比下降1.35%。2025年北方主要煤炭下水港口企业月度煤炭吞吐量及同比增速见图1。
二、原油市场
7月原油生产稳定增长,原油加工增速加快,原油进口同比微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7月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812万吨,同比增长1.2%;1—7月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2660万吨,同比增长1.3%;7月,规上工业加工原油6306万吨,同比增长8.9%;1—7月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42468万吨,同比增长2.6%。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7月原油进口量为4720.4万吨,同比增长0.1%;1—7月原油累计进口量为32656.8万吨,同比增长2.8%。
国际原油价格方面,2025年7月,国际油价区间震荡,月均价环比基本持平。月初,夏季消费旺季支撑需求回暖,中东局势不确定性仍存,国际油价上涨。月中,特朗普关税施压升级,欧佩克+(OPEC+)增产持续推进,国际油价震荡下行。月末,美国陆续与多国达成贸易协议,市场对关税问题的担忧不断减弱,叠加特朗普威胁对俄罗斯石油征收次级关税,国际油价震荡上行。7月,WTI、布伦特、阿曼原油期货均价分别为67.24美元/桶、69.55美元/桶、71.50美元/桶,环比分别下跌0.09美元/桶、下跌0.25美元/桶、上涨2.38美元/桶。
7月,中国港口协会统计的主要沿海内河港口企业累计完成原油吞吐量3736.17万吨,同比增长9.8%,其中累计完成外贸原油吞吐量3058.08万吨,同比增长11.4%。2025年1—7月,主要港口企业累计完成原油吞吐量26500.42万吨,同比下降1.2%,其中累计完成外贸原油吞吐量21616.75万吨,同比下降2.8%。7月,大连港集团、天津港集团、烟台港集团、青岛港集团、日照港集团、宁波舟山港股份、湛江港集团等主要原油接卸港口企业累计完成原油吞吐量3148.93万吨,同比增长3.24%。2025年1—7月,上述主要原油接卸港口企业累计完成原油吞吐量22901.44万吨,同比下降4.34%。2025年主要原油接卸港口企业月度原油吞吐量及同比增速见图2。
三、铁矿石市场
7月铁矿石进口环比小幅下降。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7月我国进口铁矿石10462.3万吨,环比下降1.3%。1—7月,我国铁矿石及其精矿进口量69656.9万吨,同比下降2.3%。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7月全国生产粗钢7966万吨,同比下降4.0%;生产生铁7080万吨,同比下降1.4%;生产钢材12295万吨,同比增长6.4%。1—7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5.94亿吨,同比下降3.1%;生产生铁5.06亿吨,同比下降1.3%;生产钢材8.60亿吨,同比增长5.1%。
7月,铁矿石供需平衡,终端多按需采购,沿海矿石运价走势小幅上涨。7月2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金属矿石货种运价指数报收1016.50点,比上月末上涨0.8%,月平均值为1012.90点,环比上涨0.7%。
据有关统计数据,截至7月31日,本月港口库存小幅下降,日均疏港量环比下降:全国45港进口铁矿石库存为13657.90万吨,环比下降132.48万吨;45港日均疏港量302.71万吨,环比下降12.44万吨。
7月,中国港口协会统计的主要沿海内河港口企业累计完成铁矿石吞吐量14696.01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累计完成外贸铁矿石吞吐量9841.59万吨,同比增长2.5%。2025年1—7月,主要港口企业累计完成铁矿石吞吐量104602.93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累计完成外贸铁矿石吞吐量69995.16万吨,同比增长0.8%。7月,大连港集团、营口港务集团、河北港口集团、天津港集团、烟台港集团、青岛港集团、日照港集团、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宁波舟山港股份、福州港务集团、湛江港集团、北部湾港股份等主要进口铁矿石接卸港口企业累计完成铁矿石吞吐量11356.25万吨,同比增长4.78%。2025年1—7月,上述主要进口铁矿石接卸港口企业累计完成铁矿石吞吐量79950.91万吨,同比增长2.00%。2025年主要进口铁矿石接卸港口企业月度铁矿石吞吐量及同比增速见图3。
四、集装箱市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7月全国货物进出口同比平稳增长,进出口总额39102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出口金额23077亿元,同比增长8.0%;进口金额16026亿元,同比增长4.8%。1—7月货物进出口同比实现小幅增长,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56969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金额153048亿元,同比增长7.3%;进口金额103922亿元,同比下降1.6%。
据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资料,2025年7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多数航线即期市场订舱价格呈下行走势,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月平均值为1305.40点,较上月平均上涨2.2%;反映即期市场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指数月平均值为1684.06点,较上月平均下跌16.4%。
7月,中国港口协会统计的主要沿海内河港口企业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89.37万TEU,同比增长2.9%,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累计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374.82万TEU,同比增长6.3%。2025年1—7月,主要港口企业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273.89万TEU,同比增长7.2%,其中累计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9227.63万TEU,同比增长8.9%。7月,大连港集团、天津港集团、青岛港集团、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上港集团、宁波舟山港股份、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广州港集团、深圳市港口企业、北部湾港股份、海南港航等11家沿海集装箱枢纽港港口企业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24.62万TEU,同比增长2.03%。2025年1—7月,上述11家沿海集装箱枢纽港港口企业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025.04万TEU,同比增长6.58%。2025年11家沿海集装箱枢纽港港口企业月度集装箱吞吐量及同比增速见图4。
五、粮食市场
7月粮食进口量同比微涨。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25年7月我国粮食进口量1406万吨,同比增长1.1%,其中:进口玉米6万吨,同比下降94.9%;进口小麦41万吨,同比下降48.3%;进口稻米30万吨,同比增长249.7%;进口大麦81万吨,同比下降34.6%;进口高粱50万吨,同比下降21.6%;进口大豆1167万吨,同比增长18.5%。2025年1—7月,我国粮食累计进口量7682万吨,同比下降21.6%,其中:进口玉米84万吨,同比下降93%;进口小麦237万吨,同比下降76.4 %;进口稻米175万吨,同比增长113.5%;进口大麦596万吨,同比下降38.7%;进口高粱262万吨,同比下降49.8%;进口大豆6104万吨,同比增长4.6%。
2025年7月,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7月平均为106.5点,较6月下降0.8%,比2024年7月低3.8%。7月全球大麦和玉米出口价格上涨,而高粱和小麦价格下跌。北半球持续进行的冬小麦收获带来充足的季节性供应,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然而,北美部分地区春小麦生长条件低于平均水平,加上欧洲和黑海地区农户惜售,对价格提供了一定支撑。农户销售意愿降低也推高了国际玉米价格,同时东欧及乌克兰部分地区天气干旱以及阿根廷(因出口税)和巴西(因国内需求强劲)出口供应减少也是一部分原因。同时,粮农组织大米价格指数在2025年7月下跌1.8%,原因是出口供应充足而进口需求疲软。
7月,港口库存持续消耗,玉米采购需求回暖,沿海粮食运价小幅上涨。7月2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粮食货种运价指数报收823.45点,比上月末上涨1.1%,月平均值为815.54点,环比上涨1.8%。
7月,中国港口协会统计的主要沿海内河港口企业累计完成粮食吞吐量1743.22万吨,同比增长20.2%,其中累计完成外贸粮食吞吐量913.17万吨,同比增长6.4%。2025年1—7月,主要港口企业累计完成粮食吞吐量10986.80万吨,同比下降0.4%,其中累计完成外贸粮食吞吐量5258.48吨,同比下降17.6%。7月,大连港集团、营口港务集团、天津港集团、烟台港集团、青岛港集团、日照港集团、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宁波舟山港股份、广州港集团、北部湾港股份等主要粮食接卸港口企业累计完成粮食吞吐量1242.72万吨,同比增长13.40%。2025年1—7月,上述主要粮食接卸港口企业累计完成粮食吞吐量7943.48万吨,同比下降3.88%。2025年主要粮食接卸港口企业月度粮食吞吐量及同比增速见图5。
作者:陈羽、杨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