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平安谈举牌及股票投资:约600亿元浮盈未体现在利润表

2025-08-27 18:26

  中新经纬8月27日电 (李自曼)“作为耐心资本与长期资本,平安将适度增加权益配置,重点布局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板块与高分红价值股,持续捕捉市场机会,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27日,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在中国平安2025年上半年业绩会上说。

  今年以来,中国平安在股票市场多次举牌上市公司,其中不乏同业。在业绩会上,中国平安的投资策略备受投资者和媒体关注。

  中新经纬根据港交所披露易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及其子公司举牌了多家银行,累计增持招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四家银行H股超60次,合计投入资金超1000亿港元。近期,中国平安还举牌中国太保H股、中国人寿H股。

  据中国平安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将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95元,同比增长2.2%。

  据财报,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的险资投资规模达6.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具体来看,不动产投资规模为2060亿元,股票投资规模为6493亿元,债券投资规模为3.8万亿元。其中,股票投资规模同比增长48.5%。

  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提到:“上半年,中国平安举牌了多家公司,并配置了大量股票,这部分盈利实际上相当可观,被计入了OCI(其他综合收益),使‘资本利得’不计入利润表。因此大概有600亿元浮盈没在利润表体现。”

  当被问及举牌同业出于何种考虑时,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业绩会上指出,中国平安的投资核心在于资产负债匹配,需结合前端负债业务进行综合考量。具体包括期限、成本、现金流、收益率及监管要求五个维度的匹配。当前,负债端正从传统险向分红险转型,有效降低负债成本,同时分红险结算利率仍具备市场竞争力,这得益于资产端的有效配置。在投资标的选择上,公司遵循“经营可靠,增长可期,分红可持续”的原则,作为长期持有企业的标准。

  “未来,随着负债成本持续下降与资产配置进一步优化,公司将动态平衡高息股、价值股与成长股,把握资本市场发展机遇,为客户带来更佳回报。”郭晓涛说。

  业绩会上谈及股价,郭晓涛表示,中国平安股价虽已回稳,但仍有提升空间,估值支撑源于公司战略的持续领先与科技服务能力。“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是规模巨大、协同效应显著的两大赛道,各自规模均超20万亿元。医疗养老更是长寿社会下的核心业务,结合AI领域的持续投入与创新,公司未来增长动力将不仅来自现有业务,更源于“一个客户、多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生态模式,成为以客户为中心、AI赋能的综合服务提供商,持续创造客户与股东价值。

  (中新经纬APP)

]article_adlist-->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