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7 17:01
(来源:ETF炼金师)
近期,A股市场经历了重大波动,成交额再度突破3万亿元,成为历史第二高点。自2023年4月8日起,A股市场开始呈现出久违的慢牛走势,市场情绪显著回暖。根据最新数据,A股5426只股票中,有361只股票实现了翻倍增长,其中56只翻倍两次,17只翻倍三次,仅有一只股票的涨幅达到了十倍。
在这段时间内,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及科创100指数的表现尤为亮眼,分别上涨了22.72%、31.29%和49.43%。然而,市场的强劲表现也让个股跑赢指数的难度加大,数据显示,34.75%的个股未能跑赢上证指数,50.07%的个股未能超越深证成指,而72.85%的个股未能赶上科创100指数。
科创100指数的强势上涨,得益于其独特的市场定位与成份结构。该指数专注于硬科技和高成长企业,主要包括科创板中具备高成长潜力的优质公司,体现了“小而美”的特点。与传统的大市值指数不同,科创100指数更关注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中小盘科技成长股,仅有两家公司市值超过千亿,其余96%的权重则集中在市值500亿元以下的企业。
在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方面,科创100指数的成份股表现亦显著优于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从研发投入占营收比、研发人员比例以及专精特新企业比例等指标来看,科创100指数的公司在各项指标上均有突出表现。
紧随其后,科创100指数ETF(588030)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紧密跟踪该指数的交易工具,其最新规模已达到72.1亿元,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额为3.3亿元,在同类ETF中均位居前列。此外,科创100指数ETF的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在股票型ETF中处于最低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了低成本、高流动性的投资选项。
伴随着市场的上涨,ETF规模迅速攀升至5万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历史上每新增一万亿的规模需时较长,分别用了近14年、3年、10个月和8个月,而4至5万亿的规模仅在5个月内实现,体现出市场情绪的急剧升温。头部私募基金的投资也表现活跃,数据显示,超六成百亿规模的私募已接近满仓运作,百亿级股票私募的平均仓位达82.29%,显示出市场的强烈做多意愿。
同时,公募基金也保持高仓位运作。截至8月22日,国内公募权益型基金整体仓位达到93.83%,处于2014年以来的高位。从配置方向来看,电子、医药生物与通信等行业成为公募基金配置的主要领域,这与近期市场活跃板块高度重合。科创100指数ETF成份股中的电子与医药生物行业占比分别为37.8%和22.1%,合计达59.9%,进一步解释了该指数近期的强势表现。
在当前无风险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的环境下,流动性不断涌入科技成长板块。根据数据,科创100指数ETF自去年9月24日以来的涨幅超过102.37%。
近年来,长端利率整体呈现下行趋势,截至2025年8月27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1.76%。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对科技成长板块产生了双重积极影响,一方面利率下降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成本,提升了研发投入的空间;另一方面,在DCF模型估值中,成长股的远期现金流权重更高,贴现率的下降显著提升了其估值水平。
在此背景下,上证指数在3800点附近震荡,许多投资者面临困惑。中信证券对此分析指出,投资者应明确投资的意义,制定合理的投资规划,以应对市场波动,保持定力。对于牛市的特征,中信证券提醒投资者以下几点:牛市能够提升赚钱的概率,但个人的盈利能力依然取决于自身的投资水平。普通投资者应更多关注指数投资而非个股选择,牛市的到来是验证投资理念的机会,而非干扰因素。投机和追逐个股的行情终将需要让位于理性的资产配置策略,投资者应当调整心态,向前看,以更积极的姿态应对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