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珀莱雅赴港上市背后:引入投行背景独董 线下渠道持续收缩同比下滑21.49%

2025-08-26 22:33

专题:专题|珀莱雅赴港上市:营收、净利润增速创五年新低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美浪CBEAUTY

  01

珀莱雅拟赴港上市并引入投行背景独董

  《美浪》获悉,8月26日,珀莱雅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62亿元,同比增长7.21%;归母净利润为7.99亿元,同比增长13.80%。

  拆分单季度数据来看,第二季度营收为30.0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速为2.51%。

  从表面上看,珀莱雅在2025年上半年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但与2024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分别高达37.90%和40.48%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

  在去年整体营收超过百亿之后,珀莱雅暂时告别了超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更为稳健的增长周期。

  从品牌结构来看,珀莱雅的“多品牌矩阵”战略在本报告期内得到了极致体现,集团的增长动力已完成新一轮补充。

  核心主品牌“珀莱雅”上半年收入为39.79亿元,同比微降0.08%,首次出现近乎滞增的状况,其营收占比也从去年同期的79.71%下降至74.27%。

  主品牌的增长乏力,凸显了第二梯队品牌的重要性。其中,彩妆品牌彩棠延续强劲势头,同比增长21.11%至7.05亿元;洗护品牌Off&Relax表现最为亮眼,同比翻倍增长102.52%,实现收入2.79亿元;新锐彩妆品牌原色波塔也取得了80.18%的高速增长,收入达0.97亿元。

  显然,彩棠与OR已成为拉动集团增长的双轮新引擎,成功弥补了主品牌的增长平缓,验证了公司多品牌孵化战略的前瞻性与有效性。

  渠道方面,线上渠道依然是绝对主力,上半年贡献了95.39%的收入。

  其中,线上直营渠道收入39.05亿元,增速放缓至4.87%;而线上分销渠道则维持了25.91%的较快增长,收入达12.04亿元,显示出公司在分销渠道运营上仍具备较强的拓展能力。

  与此同时,线下渠道持续收缩,同比下滑21.49%。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业绩背景下,珀莱雅同时宣布筹划港股上市,其意图清晰明确。

  公告称,此举旨在“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发展,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这表明,在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环境下,管理层已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更多元的资本平台,为旗下日益成熟的品牌矩阵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为配合这一重大战略举措,珀莱雅在公司治理层面也迅速做出调整。公司公告将董事会席位由5名增加至7名,其中增设1名独立董事。

  而这位新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背景尤为值得关注——拥有中国香港籍、曾在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等国际顶尖投行香港分行任职多年,最高至董事总经理MD职位的范明曦女士。范女士深厚的香港资本市场与国际投行背景,无疑是为公司赴港上市量身打造的“专业外脑”。

  此举并非简单的董事会扩容,而是为对接国际资本市场、规范公司治理、提升境外融资能力所做的关键人事布局,为珀莱雅的国际化征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也向市场释放出其推进港股上市计划的坚定决心和审慎态度。

  综合来看,珀莱雅正站在一个新的战略十字路口。一方面是国内市场主品牌增长放缓的挑战,另一方面是多品牌矩阵已初具规模、亟待更大舞台的机遇。

  此时宣布筹备赴港上市,并引入具备国际投行视野的专业人士进入董事会,是珀莱雅在当前经营态势下做出的深思熟虑的战略抉择,意在打通国际融资渠道,为其多品牌全球化运营铺平道路,开启企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02

丽人丽妆上半年营收下滑14%转盈为亏

  二季度经营恶化

  《美浪》获悉,8月26日,丽人丽妆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1亿元,同比下降13.98%;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盈利269万元转为亏损327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经营困境在第二季度呈现加速恶化态势。丽人丽妆Q2单季营收约为4.70亿元,同比下滑4.80%,而归母净亏损则达到2321万元,与Q1的亏损955万元相比,亏损环比扩大超140%。

  从经营层面看,公司面临的挑战是多维度的。

  首先是核心的电商零售业务持续萎缩。财报指出,营收下滑主要系2024年部分韩系品牌终止合作的滞后影响,以及部分现有合作品牌收入未达预期。

  从平台来看,作为公司基本盘的天猫平台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29%,其中Q2单季营收3.02亿元,同比下滑20.77%,显示出公司在传统货架电商的运营压力仍在加大。

  虽然以抖音为代表的其他平台收入在上半年同比增长42.45%,但其增速远不足以弥补天猫渠道的下滑缺口。

  其次是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双双承压。尽管公司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下降了20.52%,但毛利率仅提升了4.96个百分点,未能有效对冲营收下滑的影响。

  同时公司的资产减值问题在二季度凸显,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高达3600万元,而去年同期为资产减值收益728万元,这一项就直接侵蚀了近4300万元的利润。

  此外,公司的存货规模依然高企,截至上半年末存货账面价值为3.8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达14.16%。

  在此背景下,公司管理层在财报中明确了“主动降风险、调结构”的策略,即对部分回款慢、规模大的买断模式品牌,转为代运营或终止合作,以降低库存和财务风险。

  这一策略的执行,解释了部分营收的下滑,但也改善了现金流,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34万元,虽同比减少54.27%,但仍保持正向流入。

  在整体业务承压的环境下,自有品牌成为丽人丽妆本报告期内唯一的显著亮点。

  财报披露,以“玉容初”、“美壹堂”为发展重心的自有品牌矩阵,上半年整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80%。其中,Q1增速超110%。这表明公司在孵化新品牌、寻找新增长点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展望下半年,如何有效控制存货与减值风险,并加速自有品牌的规模化发展,以对冲代理业务的不确定性,或将是决定丽人丽妆能否走出当前困境的关键。

  03

嘉亨家化上半年增收不增利,净亏损扩大近5倍

  《美浪》获悉,8月26日,化妆品ODM及包材制造商嘉亨家化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营收与亏损同步放大。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14亿元,同比增长21.72%;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3213.54万元,相较去年同期的亏损544.87万元,亏损额同比扩大了489.78%。

  从单季业绩看,嘉亨家化第二季度的经营态势并未扭转。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2.95亿元,较2024年Q2的2.07亿元同比增长约42.5%,环比2025年Q1的2.19亿元增长34.7%,显示出收入端的加速态势。

  然而盈利能力依然承压。Q2归母净亏损约为1221万元,虽较Q1的亏损1992万元有所收窄,但与去年同期(2024年Q2)亏损1089万元相比,亏损额仍在扩大。

  分业务剖析,高增长业务“失血”严重,核心业务毛利下滑是主因。

  报告期内,增长最为迅猛的家庭护理产品业务,其营业收入同比激增81.95%至6197万元,但毛利率却大幅下滑6.36个百分点,跌至-0.63%的负值,成为侵蚀利润的主要因素。

  而作为第一大业务的化妆品板块,虽然收入同比增长31.59%至2.58亿元,但毛利率也同比下降了3.22个百分点。

  而另一核心业务塑料包装容器则表现平淡,收入微降0.46%,毛利率也减少了2.45个百分点。

  这表明公司当前的新业务拓展及产品结构变化,尚未带来盈利能力的改善。

  新产能投入巨大,规模效应尚未显现,是公司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

  嘉亨家化在财报中将业绩下滑归因于:湖州嘉亨新生产基地投产后,折旧摊销等固定支出增加;为满足新业务拓展需要,职工薪酬等管理费用增加;以及银行借款规模扩大导致财务费用增长较多。

  这与公司在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中的判断基本一致,即湖州新基地的产能爬坡和市场开拓尚需时日,其巨大投入带来的高额固定成本在短期内严重拖累了整体盈利。

  面对挑战,嘉亨家化管理层明确提出将推动“多维精细管理,降本稳质”。未来,公司将从工艺设计、生产优化、品质管理、设备管理等多方面落实降本增效措施,同时持续加强市场拓展,以期尽快消化新增产能,改善盈利水平。

  市场关注的焦点将在于,湖州新基地能否在下半年获取足够的高毛利订单,以覆盖其高昂的运营成本,从而走出当前的业绩阵痛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