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科技大佬,大发AI战争财

2025-08-27 10:04

VR教父,变身AI军火商

因为参与AI军火生意,32岁的帕尔默·拉奇正在经历一场财富爆炸。从去年到今年,其个人资产至少翻了一倍,已超过20亿美元。

和多数少年成名的硅谷大亨一样,拉奇傲慢、随性。他穿短裤、夏威夷衫和人字拖,留马尾发型,下巴蓄着小胡子。和人交谈时,不忘吃着巧克力曲奇。

拉奇参与创立的国防科技公司安杜里尔(Andruil),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奥兰治县的一栋巨大的建筑里。里面摆满了无人机、导弹、无人驾驶飞机等各种高科技武器。

安杜里尔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AI驱动的国防科技,业务涵盖无人机、自主防御系统等。目前估值305亿美元。

今年7月,拉奇在这里与著名战地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戴斯特·费尔金斯会面。他向费尔金斯展示自己的发明——无人潜水艇“潜水-XL”。它能够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航行一千英里,设计生产速度堪比宜家沙发。

“我几天就能造出一艘这样的潜艇”,拉奇说。

在安杜里尔的公司展厅里,拉奇还向费尔金斯介绍了一款名为“狂怒”号的无人机。这架无人机,可以在足以将人类飞行员压扁的超重重力环境下飞行。

为了让“狂怒”号做好与有人驾驶飞机进行空中缠斗的准备,安杜里尔的工程师们正在向它灌输美国空军学校的飞行技巧。

拉奇相信,这些自主武器将颠覆美国军方许多最珍视的战略和防御理念。

拉奇1992年出生于美国长滩,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少年极客,16岁时便在家用车库研发出VR原型机。19 岁时,他发明了一款名为 Oculus 的 VR 头显。2014年,拉奇以20亿美元将Oculus VR出售给Facebook。这笔交易使他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

图 | 32岁的帕尔默·拉奇是全球最年轻的科技富豪之一 图 | 32岁的帕尔默·拉奇是全球最年轻的科技富豪之一

扎克伯格曾聘请拉奇管理 Oculus 团队。但他们的合作很短暂。2016 年,由于拉奇向一个亲特朗普团体捐款引发争议,扎克伯格解雇了他。

为了证明之前的成功并非昙花一现,拉奇四处寻找新的项目。几个月后,他遇到了Trae Stephens。Trae Stephens曾在高盛担任过副总裁,目前是硅谷著名风投基金Founders Fund的合伙人,主要负责防务以及国家安全领域的投资。

Founders Fund由前摩根大通CEO彼得·蒂尔联合创立,成功押注过SpaceX和Facebook等著名科技企业,是硅谷最具影响力的风投公司。

彼得·蒂尔在2003年,还曾参与创立过美国最大的AI军火公司Palantir。该公司以大数据分析起家,是向美国国防部、情报部门提供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的平台。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协助美国军方找到本·拉登的藏身之处。

目前,Palantir的市值约4400亿美元,市盈率高达245倍,超过美国三大军工巨头总和,是美股市场上最大的妖股之一。

和彼得·蒂尔搭上线后,拉奇也将目光转向军工领域。之后,他和Trae Stephens 以及其他两位合伙人共同创立了安杜里尔公司。 Founders Fund为其提供了种子资金。

安杜里尔的核心竞争力在于“AI大脑+武器四肢”的独特模式。公司以AI驱动的 Lattice指挥系统为核心,整合无人机、水下航行器等硬件,业务覆盖海陆空多领域。目前已拿下数十亿美元的美国国防合同。

今年6月,安杜里尔完成了2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估值从去年的140亿美元增长至305亿美元。业务版图已扩展至英、澳、乌克兰等国。

帕尔默·拉奇这个昔日的VR教父,也因此成为AI武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外界估算,其身家水平大约在20亿至50亿美元之间。

拉奇曾公开表示,科技不应被束缚于和平的幻想中。

“我希望将科技行业的人才引入国家安全领域,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他说道。

硅谷高管,集体参军

拉奇的转变,也折射出整个硅谷的意识形态迁移。

今年6月,Meta首席技术官安德鲁·博斯沃思脚蹬军靴、身着作战服,出现在一场军事典礼上。

博斯沃思是扎克伯格最重要的副手。两人在哈佛大学相识,一起工作了20年。博斯沃思为公司战略转型立下过汗马功劳,一手创立了Meta的AR和VR部门。

现在,这位硅谷权势人物入伍了。他摇身一变,成了美国陆军的一位中校。

和博斯沃思一起“参军”的,还有OpenAI首席产品官韦尔、Palantir首席技术官桑卡尔,以及前OpenAI研究总监麦格鲁。

6月13日,这4人一起现身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 Myer-Henderson Hall联合军事基地。在美国陆军军旗下,他们登台宣誓,承诺支持并捍卫美国。

图 | 4名来自硅谷的科技巨头高管正式参军 图 | 4名来自硅谷的科技巨头高管正式参军

他们不用扛枪打仗,甚至免除了新兵训练,任务是为美军研发AI武器、设计无人作战系统,推动美国陆军向“智能化”转型。

美国陆军专门为他们成立了一个名为“201-特遣队”的新单位。美国陆军参谋长兰迪·乔治上将亲手为这4位科技大佬别上中校徽章,期望他们能在未来潜在冲突中应用新兴技术提供建议。

这场变革是硅谷文化的一次重要转折。

十年前,硅谷的科技公司几乎都高举着“连接世界”和“不作恶”等旗号,并承诺其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当时,与美国政府合作并不受欢迎。

2018 年,超过 4000 名 Google 员工曾抗议一项名为“Maven 计划”的五角大楼合同,该项目旨在利用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无人机监控录像。不久后,Google 宣布将不再续签该合同。并退出了美国国防部一项价值 100 亿美元、名为 JEDI 的云计算合同竞标。

同年,Google 发布了未来人工智能项目的指导原则,禁止将人工智能用于“其主要目的或实施方式在于直接或间接导致人员伤亡的武器或其他技术”。其他公司也纷纷跟进,做出了类似的承诺。

然而,风向已经变了。

在过去两年里,硅谷的许多领袖和投资者们都一头扎进了军事工业的浪潮。

资本狂炒战争生意

在成为科技中心之前,硅谷曾是片宁静的果园。

上世纪 50 年代,为了在冷战中与俄罗斯的技术优势相抗衡,美国国防部开始在该地区投资科技公司。这使得联邦政府成为硅谷最早的主要支持者。

上世纪 90 年代末和 21 世纪初,科技公司转向了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等消费技术领域。他们将自己塑造成行善者,并吸引了大量反对与国防机构合作的自由派员工。

但乌克兰和加沙的战事将自主无人机和面部识别软件带到战场后,硅谷的工程师和高管们意识到,下一场战争将由拥有最先进技术的一方获胜,这已经成为现实。

政治气候也发生了变化,一些高管和风险投资家开始公开支持右翼观点和候选人。与中国的科技竞争,也促使许多科技人士更倾向于将美国政府视为盟友。

2024 年 1 月,ChatGPT 的开发商 OpenAI 删除了其政策页面中禁止将其技术用于“武器开发”和“军事与战争”的措辞。同年 12 月,该公司宣布与国防科技初创公司 Anduril 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反无人机的人工智能系统。

去年,Meta 也修改了政策,允许其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军事目的。今年 5 月,公司宣布与 Anduril 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用于训练士兵的虚拟现实设备。

图 | 微软IVAS,微软为美国陆军研发的头显设备 图 | 微软IVAS,微软为美国陆军研发的头显设备

“很明显,我们正处在一个炒作周期中。”电动海上滑翔机公司 Regent 的首席执行官Billy Thalheimer 说,“现在,硅谷有数百家初创公司专注于国防技术。”

自 2023 年以来,该公司与海军陆战队签订了一份价值 1,500 万美元的合同,并正在罗德岛州建设一座工厂。

在美国加州海沃德,自主无人机公司 Skydio 的工厂也正在加紧生产。今年 6 月,这家初创公司与美国国务院签署了一份价值 7,400 万美元的合同,为全球反毒品和执法行动提供无人机。

初创企业筹划将技术用于军事用途,在硅谷成为时髦。

武器和国防领域的初创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风险投资公司a16z在2023年表示,将投资5亿美元于国防科技及其他有助于美国“向前迈进”的公司。初创企业孵化器Y Combinator,也在2024年8月投资了其首家国防初创公司。

数据显示,2024 年国防相关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激增33%,达到了310 亿美元。

硅谷与国防机构日益紧密的关系在今年3月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时,数百人聚集在华盛顿,参加由a16z主办的峰会。该风险投资公司重点推介了其“美国活力”项目,该项目涵盖了对国防公司的投资。

这次峰会的主讲嘉宾是美国副总统万斯,他也曾是一名风险投资家,还投资过Andruil

“我们不应惧怕富有成效的新技术,事实上,我们应该寻求主导它们。”万斯说,“这当然是本届政府希望实现的目标。”

万斯的发言,指向着一个明显的事实:硅谷与美国政府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一个科技、资本与军事力量加速融合的新时代,缓缓开启。

而硅谷AI巨头的“军工复合体”基因,也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再度激活。它们正由反战先锋变身为国防新贵。(转载自AI故事计划)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