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深耕养老金融乐土 铺就“京”彩银发路

2025-08-27 07:39

  暮色映照紫禁城,金融润泽夕阳红。当越来越多的银发身影从容漫步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养老金融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让金融活水润泽养老事业沃土,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以下简称“农行北京分行”)秉承“让更多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初心,依托“3+2”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在支持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扶持养老产业发展、加强适老化金融服务等领域深耕细作,不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从社保业务办理的“最后一公里”到智慧助餐的“刷脸结算”,从养老院建设的资金支持到普及金融知识的“乡村快闪”,农行北京分行用专业与温情编织起一张覆盖“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金融保障网,在首都大地上描绘出一幅“京”彩晚年的幸福画卷。

  三柱鼎立“夯基石”

  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保障的稳固,离不开多层次体系的支撑。农行北京分行精准对接国家养老保险体系,在“三大支柱”建设中持续发力,为首都市民的晚年生活撑起坚实后盾。

  “以前要跑老远的社保局,现在楼下银行就能办,真是方便多了!”退休教师张阿姨熟练地在农行“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的自助终端上打印社保对账单。这样的便捷体验,源于农行北京分行对养老保险体系“三大支柱”的深耕细作。

  在第一支柱建设中,农行北京分行打造的9家“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可办理50余项社保高频业务。从社保缴费到待遇查询,从参保登记到资格认证,这些网点成为连接政府与市民的“金融桥梁”。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员还会主动提供上门服务,让社保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工养老钱的重要补充。农行北京分行为央国企、科创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年金计划,既考虑企业的成本控制,又兼顾员工的长远保障。某航天科技企业通过农行北京分行设计的年金方案,提高了员工归属感,成为企业留才育才的“加分项”。

  随着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第三支柱迎来发展新机遇。农行北京分行迅速响应国家战略,针对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效率低的问题,联合总行科技部门历经4轮业务讨论、5轮生产验证,于2025年1月成功实现系统升级,在业内率先攻克柜面批量开户问题。某医药公司的100名员工通过批量开户,仅用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原本需要3天的开户流程,财务负责人王经理感叹:“农行的效率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金融服务的加速度!”

  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政策红利,农行北京分行精心编制《养老金批量开户全流程操作手册》,通过集中培训、线下辅导等方式提升网点服务能力。目前,该行可提供储蓄、理财、基金等700余款养老财富管理产品,从稳健型存款到多元化投资组合,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偏好人群的需求。

  此外,农行北京分行还建立和完善养老金融上门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个人养老差异化需求。围绕政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客群,制定个性化服务策略,加强数字技术应用赋能养老金融提质增效,将第三代社保卡、个人养老金等产品作为重点,组织员工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单位等场所,开展现场宣传和宣讲,实地了解需求,一对一提供养老金融有关咨询和服务,详细解答疑问,帮助办理各项金融业务。

  金融创新“添引擎”

  推进养老事业产业发展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部署,农行北京分行以金融创新为笔,为养老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刷脸”进门、大屏点餐、自动扣费——天通苑社区养老驿站的智慧助餐点里,75岁的刘奶奶通过上述便捷的操作享受到了美味午餐。这个由农行北京分行自主研发的智慧场景,已覆盖11个社区助餐点。“以前要带好几个证,现在看一眼摄像头就行,真方便!”刘奶奶的赞叹,道出了科技赋能养老的温度。

  除养老助餐点智慧场景外,农行北京西城支行还为多家养老院提供智慧收费管理系统,实现费用结算、护理记录、健康监测一体化管理,推动数字金融与养老金融深度融合。AI助手“一明”在养老金融领域的应用,助力客户经理精准掌握专业知识,为长辈客群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紧扣首都养老产业发展需求,农行北京分行以金融精准赋能破解产业问题。聚焦养老院建设、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等关键领域,该行结合养老项目“重资产、长周期”特点,为多家养老机构提供贷款支持。养老机构利用贷款资金升级智能护理系统、扩建康复医疗空间、推进适老化装修改造与智慧管理平台搭建,不断提升医疗养老一体化服务水平。

  同时,农行北京分行将医疗健康、康复护理等领域的小微企业纳入普惠贷款重点支持名单。既为老年人“住有优养”提供硬件支撑,更以创新模式激活产业升级活力,持续加大普惠养老领域金融支持,助力发展银发经济。

  服务织就“温暖网”

  助力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始终将关爱长辈客群融入服务血脉,农行北京分行以细致入微的举措回应银发需求,用专业与温情践行社会责任,让老人能够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温度。

  近年来,农行北京分行全面推进网点适老化服务升级,构建有温度的老年金融服务体系,累计完成超300家网点适老化改造与“农情暖域”服务专区设置。硬件设施改造上,配置无障碍通道、适老化座椅、安全性扶手、大字版标识及老花镜、轮椅等便民设备,部分网点设立“金色港湾”作为长辈客群服务、交流、活动区域,为长辈客群提供从进入网点到业务办理结束的全流程优质暖心服务,努力打造长辈客群“温暖的家”。服务流程上,设置长辈客群优先叫号功能,优先引导老年客户至专属人工柜台,让老人感受到被尊重与关怀。

  针对特殊需求人群,上门服务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当接到78岁腰椎骨折的王爷爷求助后,农行北京怀柔支行营业室从接到电话到完成上门授权核实,再到帮助其爱人取出保险理赔资金,用不到2小时的“快闪行动”温暖了王爷爷的心。农行北京房山苏庄支行工作人员在得知李女士母亲刚做完手术、腿脚不便后,迅速拿出备用轮椅,通过无障碍通道将老人接入厅堂,增开临时窗口并全程陪伴办理业务,全方位的绿色通道服务收获了真诚感谢。

  在守护长辈客群“钱袋子”方面,农行北京分行更是高度重视,不遗余力。宣武马连道支行85岁的党奶奶独自前来办理大额转账业务,工作人员担心其被骗,联系属地民警协助核实,在耐心沟通劝说下,最终排除诈骗风险,并成功为老人办理转账,事后老人特意送来感谢信表达感谢。农行北京分行持续强化金融知识和反欺诈宣传,深入社区、养老院、乡村,采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长辈客群远离电信诈骗、非法集资。据统计,该行“浓浓长辈情”活动已走进120余个社区,开展的283场长辈沙龙吸引了6700余人次参加。从异常交易预警到暖心活动,农行用专业与温情让老年客户在数字时代多一份安心。

  养老,是家之大事、国之大事。发展养老金融是促进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的关键着力点。从“三大支柱”的坚实支撑到产业赋能的创新实践,再到细致服务的温暖传递,农行北京分行正以全方位的举措深耕养老金融领域。未来,农行北京分行将持续深化养老金融供给侧改革,打造“农银养老”品牌,让长辈客群享受到有温度的金融服务,用爱与责任书写首都金融服务的温暖篇章。文/李悦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