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鞍钢股份2025年半年报解读:投资现金流降幅近60%,财务费用大增41.67%

2025-08-26 22:25

营收与利润:市场下行致营收下滑,减亏成效显著

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2.35%

2025年上半年,鞍钢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85.9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54.49亿元减少了12.35%。从行业环境看,国内钢铁行业呈现供强需弱态势,钢材价格震荡下行,且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尽管原燃料采购成本降幅大于钢材价格降幅,但下游有效需求不足和钢材产量释放偏大等因素,仍对公司营收造成冲击。从业务构成来看,钢压延加工业收入483.91亿元,占比99.57%,同比下降12.57%;其他业务收入20.8亿元,占比0.43%,同比增长112.24%,但其他业务规模较小,对整体营收影响有限。

项目 本报告期(1 - 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亿元) 485.99 554.49 -12.35
钢压延加工业收入(亿元) 483.91 553.51 -12.57
其他业务收入(亿元) 20.8 9.8 112.24

净利润:减亏57.46%,盈利能力待提升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44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 -26.89亿元,减亏幅度达57.46%。公司通过坚持降本增效,围绕“算账经营”着力“五型企业”建设,加大市场开拓和调品力度,提升运营效率、深挖能源潜力,优化采购半径、着力系统降本等措施,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盈利状况。不过,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后续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面临挑战。

项目 本报告期(1 - 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 -11.44 -26.89 57.46

扣非净利润:减亏53.90%,主业盈利性改善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2.31亿元,去年同期为 -26.7亿元,减亏53.90%。这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在市场困境中,通过内部管理和策略调整,盈利性有所改善,但依然承受着较大压力。

项目 本报告期(1 - 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亿元) -12.31 -26.7 53.90

基本每股收益:提升57.49%,股东回报改善

基本每股收益为 -0.122元/股,相比去年同期的 -0.287元/股,提升了57.49%。这主要得益于净利润的减亏,使得每股收益情况得到相应改善,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股东的潜在回报水平。

项目 本报告期(1 - 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元/股) -0.122 -0.287 57.49

扣非每股收益:亏损收窄,主业表现趋稳

扣非每股收益为 -0.131元/股,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反映出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盈利状况逐步向好,主营业务的稳定性在增强。

资产与负债:结构变动需关注,资金压力隐现

应收账款:规模微降,信用风险可控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7.11亿元,较上年末的29.52亿元下降了8.17%。公司应收账款按欠款方归集的2025年6月30日余额前五名的应收账款汇总金额为18.63亿元,占应收账款余额合计数的比例为59.85%,相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汇总金额为3.11亿元。虽然整体规模有所下降,但仍需关注集中收款风险以及个别账款的回收情况,如天津物产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等账款的逾期问题。

项目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应收账款(亿元) 27.11 29.52 -8.17

应收票据:余额增加,需警惕兑付风险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2.35亿元,上年末为0.55亿元,增长明显。其中银行承兑汇票占比较大且账龄在1年之内,商业承兑汇票无余额。虽然银行承兑汇票相对风险较低,但仍需关注票据到期的兑付情况,确保资金及时回笼。

项目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应收票据(亿元) 2.35 0.55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上升2.6个百分点,资产运营效率待优化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2.43%,去年同期为 -5.03%,上升了2.6个百分点。尽管有所上升,但仍为负值,表明公司运用股东权益资产获取收益的能力较弱,资产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优化,以提升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

项目 本报告期(1 - 6月) 上年同期 变动情况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43 -5.03 上升2.60个百分点

存货:规模略降,跌价准备有调整

存货期末账面价值为138.53亿元,较上年末的147.69亿元下降6.19%。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为7.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0.4亿元。原材料、在产品等各类存货均有不同程度的账面余额变化和跌价准备调整。公司需密切关注存货市场价格波动,合理控制库存水平,以降低存货跌价风险。

项目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存货(亿元) 138.53 147.69 -6.19
存货跌价准备(亿元) 7.8 8.2 -4.88

费用与现金流:费用有增有减,现金流状况需关注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3.48%

销售费用为2.3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67亿元减少0.36亿元。各项明细中,职工薪酬、仓库保管费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反映出公司在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取得一定成效。

项目 本报告期(1 - 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销售费用(亿元) 2.31 2.67 -13.48

管理费用:下降25.00%,管理效率提升

管理费用为4.86亿元,同比减少25%,从6.48亿元降至4.86亿元。职工薪酬、无形资产摊销等费用的降低,显示公司在管理层面通过优化流程、精简人员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管理效率。

项目 本报告期(1 - 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管理费用(亿元) 4.86 6.48 -25.00

财务费用:大增41.67%,资金成本上升

财务费用为1.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亿元增加0.5亿元,增长41.67%。主要原因是2024年下半年为弥补经营亏损及投资支出缺口,合理增加有息负债规模,导致利息支出增加。这使得公司资金成本上升,对利润产生一定挤压,后续需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财务费用。

项目 本报告期(1 - 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财务费用(亿元) 1.7 1.2 41.67

研发费用:增加35.60%,注重技术创新投入

研发费用为2.5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91亿元增加0.68亿元,增长35.60%。这主要源于公司对外合作研发项目和国家科研课题投入同比增加,表明公司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项目 本报告期(1 - 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研发费用(亿元) 2.59 1.91 35.6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29.20%,经营创现能力减弱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72亿元减少1.67亿元,降幅达29.20%。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微降,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基本持平,反映出公司经营活动创造现金的能力有所减弱,需进一步优化经营策略,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项目 本报告期(1 - 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亿元) 4.05 5.72 -29.20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59.74%,投资支出加大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9.36亿元,去年同期为 -12.12亿元,减少7.24亿元。主要原因一是票据使用规模扩大影响其他投资性支出同比增加4.42亿元;二是股权投资支出同比增加2.12亿元。公司投资支出的加大,需关注投资项目的回报情况,确保投资效益。

项目 本报告期(1 - 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亿元) -19.36 -12.12 -59.74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67.82%,筹资规模收缩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76亿元减少2.55亿元,降幅67.82%。主要原因包括吸收投资同比减少0.62亿元、净增加银行借款同比减少1.34亿元以及利息支出同比增加0.43亿元。公司筹资规模的收缩,可能影响其资金储备和业务扩张能力,需合理规划筹资策略。

项目 本报告期(1 - 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亿元) 1.21 3.76 -67.82

综合来看,2025年上半年鞍钢股份在营收、利润、资产负债及现金流等方面呈现出复杂态势。公司在减亏、成本控制和研发投入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营收增长、盈利能力提升、资金管理等方面仍面临挑战。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在市场环境变化下的经营策略调整和财务表现,以做出合理投资决策。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