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咖啡因经济”热潮消退!Keurig Dr Pepper(KDP.US)豪掷180亿拆解饮料帝国 迎合资本“单品”偏好

2025-08-26 21:09

智通财经APP获悉,Keurig Dr Pepper(KDP.US)似乎正在推行一项专注于核心业务的战略,以扭转此前企业合并后成效不彰的局面。

这家业务庞杂的饮料巨头于8月25日宣布以157亿欧元(183亿美元)收购JDE Peet's(JDEPY.US),此举将成为其分拆业务的前奏:拆分后一家公司专注咖啡业务,另一家则主营能量饮料与汽水。

此次业务重组,宣告了长达十年、靠“咖啡因经济”驱动却未能带来丰厚回报的帝国扩张时代正式落幕。同时,这也是一场对“简化业务结构”的豪赌:押注投资者将会为更清晰、更专注的业务模式支付更高溢价。

两家公司的渊源可追溯至同一投资方。投资集团JAB曾主导咖啡机生产商Keurig Green Mountain在2018年与Dr Pepper Snapple合并,其后将其持股比例缩减至5%以下。但JAB目前仍持有JDE Peet’s近70%的投票权,此次收购交易完成后,JAB将通过出售股份,实质性退出对JDE Peet’s的投资。

选择此时退出堪称“天时地利”。按每股31.85欧元计算,该报价较JDE Peet’s上周五收盘价有20%溢价。不过自新任首席执行官Rafael Oliveira开始扭转公司2020年上市后的长期颓势以来,其股价年内已累计上涨59%。

但对收购方而言,这笔交易的成本却显得高昂。据路透旗下财经评论机构Breakingviews测算:即便计入承诺实现的4亿美元成本削减(此举将提升利润),再叠加Visible Alpha平台对JDE Peet’s营业利润的预测值,并按Keurig预期的税率计税,最终推算出的投资资本回报率虽然能超过7%,但仍低于晨星给出的JDE Peet’s 8%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此次交易能否创造价值,核心在于“拆分合并后的产品组合以获取更高估值”。其内在逻辑十分清晰:从销售额来看,Dr Pepper已与百事(PEP.US)并列成为美国消费者第二喜爱的碳酸饮料品牌。对于一家专注于碳酸饮料的“纯业务型”公司而言,这一市场地位是强有力的支撑——这类公司往往能获得更高的估值倍数。具体来看,交易完成后,专注碳酸饮料的子公司预计过去12个月(TTM)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将达33亿美元;若参考可口可乐(KO.US)、怪兽饮料(MNST.US)等同行约20倍的平均估值倍数,该碳酸饮料公司的估值应能达到约670亿美元。

image.png

相比之下,咖啡业务的估值说服力则稍显不足。JDE Peet’s上市初期股价之所以下跌,一方面是受咖啡豆价格飙升的拖累,另一方面则是因公司此前发力胶囊咖啡业务却“折戟沉沙”。不过,与Keurig合并后,JDE Peet’s将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且有望填补自身产品线的空白。若按雀巢(NSRGY.US)等咖啡业务同行超11倍的估值倍数计算,最终独立运营的咖啡子公司,其过去12个月31亿美元的EBITDA对应的估值约为350亿美元。

综上,两家子公司的估值总和将超过1000亿美元,而截至上周五,Keurig与JDE Peet’s两家公司的企业价值合计仅约830亿美元。尽管估值逻辑看似成立,但这笔交易仍未能解决两大核心难题:一是咖啡豆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二是来自星巴克(SBUX.US)等全球巨头及本土咖啡馆日益激烈的竞争。此外,对于如今愈发注重健康的消费者而言,碳酸饮料的吸引力下滑问题也未得到改善。长期价值的创造,终究取决于能否攻克这些更深层次的挑战——而这,绝非靠一剂“咖啡因速效针”就能实现的。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