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复星医药(02196)2025半年报出炉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优化 坚定创新转型

2025-08-26 20:06

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26日,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正式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95.14亿元,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创新药品板块表现亮眼,实现收入超43亿元,同比增长14.26%,展现出稳健向好的发展势头。复星医药通过持续推进创新转型、优化资产结构、深化全球运营,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韧性。

构建高价值创新管线矩阵, 创新转型成效显著

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共计25.84亿元,其中研发费用达17.17亿元。制药板块研发投入22.95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6.51%,充分体现公司对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

近期,复星医药还宣布了新一轮A+H股股权激励计划,其设定的业绩考核目标以2024年为基准,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与创新药品收入复合年增长率(CAGR)均不低于19%,这不仅展现了公司对长期增长的底气,更彰显了其坚定创新转型的战略定力。事实上,19%的复合增长率并非易事,尤其在创新药行业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的背景下,据智通财经APP观察,这一目标的设定离不开管线储备与研发能力的硬支撑。

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基金孵化及产业投资的多元模式,复星医药已构建起抗体、ADC、细胞治疗、小分子四大核心技术平台,覆盖从早期发现到临床开发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三大研发主体分工明确,复宏汉霖专攻抗体与ADC,全球研发中心聚焦小分子创新,复星凯瑞深耕细胞治疗——这种“平台化+专业化”的体系,为持续产出创新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围绕实体瘤、血液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复星医药已逐步构建高价值管线组合,并积极拓展慢病(心血管、肾脏与代谢)及神经领域。

在实体瘤领域,以斯鲁利单抗(抗PD-1单抗)、曲妥珠单抗为代表的产品矩阵日益成熟。伏维西利胶囊(复妥宁®)和芦沃美替尼片(复迈宁®)的获批,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乳腺癌和罕见肿瘤治疗领域的领导地位。此外,HLX22、HLX43等国际多中心临床的推进,先后引进HLX701(SIRPα-Fc融合蛋白)、FXB0871(PD-1靶向型IL-2融合蛋白),以进一步充实创新药品管线,显示出公司在下一代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前瞻布局。

在血液瘤领域,CAR-T产品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商业化进程加快。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产品已被纳入超过110款惠民保和90项商业保险,治疗中心超200家,显著提升可及性。在免疫炎症领域,XH-S004(DPP-1抑制剂)实现除中国境内及港澳地区外的对外许可授权,临床价值获国际市场认可。

在慢病与神经领域,一心坦®、旁必福®、倍稳®等新产品陆续上市,覆盖心血管、肾脏疾病与代谢类疾病。同时,通过引进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AR1001,复星医药正积极布局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体化诊疗解决方案,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共有4个创新药、5项适应症及57个仿制药品种获批,另有4个创新药、22个仿制药申报上市。近2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获批开展,研发效率与产出能力显著提升。

全球运营能力持续强化,积极拓展创新药品双向许可

在国际化方面,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海外收入达54.78亿元,占总营收近三成。公司不仅在美国、欧洲、非洲等成熟市场深化布局,还积极拓展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复星医药已组建美国本土创新药团队开展斯鲁利单抗注射液上市前的商业化筹备工作以及创新产品许可引进的前期布局;同时,复星医药亦自建临床运营团队,顺利推进斯鲁利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美国桥接试验,已开设逾100个试验中心。此外,复星医药在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已建立6个区域性分销中心,为客户提供药品注册、流通、学术推广及上市后安全警戒等一站式服务。

医疗器械板块同样表现突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中国及港澳地区累计装机超450台,服务患者超76万人,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系统实现行业中标率第一,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Ion支气管导航系统成功商业化,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领导地位。

随着公司创新管线质量的提升,创新药品BD也于报告期内不断突破,全球化的双向许可合作持续加强,研发及商业化能力获得国际认可。2025年8月,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授予Expedition于除中国境内及港澳地区外的全球范围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在研小分子口服药物XH-S004(DPP-1抑制剂)的权利,推动进一步加快在研药物在全球范围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进程。同时,复星医药及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达成多项对外许可,加速产品进入欧美、亚太市场。

从股权激励释放的增长信号,到创新管线与研发体系的硬支撑,再到国际化合作打开的市场空间,复星医药正以“创新驱动+全球布局”的双轮模式夯实长期增长基础。在行业估值中枢逐步上移的背景下,其A+H股当前的低PE水平或已进入价值配置区间,市场对其创新实力与业绩兑现能力的再认知,有望推动估值向合理水平修复。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