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6 18:04
新华网北京8月26日电 近年来,金融领域对科技投入的重视程度持续增加,为人工智能(AI)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AI在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特别是在证券行业,AI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智能客服、智能投研到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数字化能力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AI时代的到来,数据安全和隐私是限制AI价值潜力的两大关键因素。在AI驱动的数智化转型新起点上,既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金融机构如何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更广泛地将AI技术应用于金融服务和创新是值得深度思考的课题。
“AI+证券”迎来广阔空间
从行业特性看,金融业数据密度高、流程标准化程度强,在风控、营销等领域具备AI赋能的天然土壤。在银行业,智能营销与风控成为主要落地场景。在保险业,AI技术提升产品设计和核保理赔能力。在券商业,随着AI技术的深入应用,也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例如,近期中信建投证券推出“信谛听AI智数平台”,其利用先进的AI大模型,帮助投资者快速、准确地判断策略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有效性,真正做到“听得更深,听得更远”。中信证券推出市值管理AI系统——CapitAI-Link(信·企智),该系统融合了AI大模型算法与市值管理理念,旨在为上市公司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中金公司研究部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中金点睛数字化投研平台及中金点睛大模型,进一步推动了智能化投研的发展。
中信建投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成果,正逐渐成为推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力量。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其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
AI对促进券商业务创新有诸多应用潜力。安永金融服务科技咨询合伙人王朝辉称,在投资研究领域,金融垂类大模型能够以远超人类的速度处理海量的研报、公告等,并融合专业知识与市场逻辑,提供初步的分析判断与推理结论,显著提升投研生产力。在投资顾问(投顾)领域,智能投顾APP已从早期的静态问答工具,进化为具备动态交互能力的“实时投资顾问”。借助大模型,智能投顾能够实现提供用户投前、投中、投后全周期陪伴服务,真正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体验,增强了客户粘性与平台活跃度。
券商技术投入布局加深
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AI+”赋能业务成效显著,券商也纷纷大手笔进行技术布局。根据券商年报显示,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银河证券、申万宏源等多家券商,2024年技术投入均超过10亿元。
中信建投证券在2024年报中表示,公司推动AI大模型、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业务领域的应用,提升数字化服务效能。未来将持续推动金融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打造客户线上服务生态,推动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的产品服务,打造业内一流的智能投研产品。
“展望未来,AI正在加速重塑券商的技术底座。”王朝辉分析称,通过将通用大模型与券商内部的交易数据、市场行情等专有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可构建具备行业知识的垂直领域大模型。这类模型不仅能支持内部员工在投研、量化建模、产品定价等专业场景中的高效协作,也能对外提供端到端的服务闭环——从信息获取、策略生成到交易执行。这一转变为券商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提供了全新路径,AI在券商行业的应用将从“效率提升”逐步迈向“模式创新”,推动金融服务向更智能、更普惠、更个性化的方向演进。
需多方合力破解平衡难题
AI在为金融行业带来显著机遇,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创新金融产品的同时也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技术成熟度不足、数据安全风险等。特别是,金融数据涉及用户隐私和交易敏感信息,如何在金融创新与数据安全之间取得平衡,正成为金融行业关注的焦点。
“安全与创新不是单选题,严守合规底线,用安全技术筑牢防护底线为业务创新赋能,在不断更迭的技术创新下,金融机构需找好创新与融合的发力点,实现安全与业务创新的共赢。”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科技咨询主管合伙人阮祺康指出,在金融AI应用的创新征程中,金融安全和创新发展之间的平衡需从合规、风险管理、安全技术、业务发展等多个维度来进行考虑。几个方面形成合力,才能破解安全与创新的平衡难题。
他还表示,数据安全与业务发展的平衡关键在于让安全可见、可控,进而使用户受益。在可见方面,“安全基因”需提前植入业务流程,后台拦截风险的同时,前台用户在使用AI模型可实时查看防护过程,切实感受到安全设计;在可控方面,基于个人信息保护或数据安全管理要求,把控数据权限开关,用户可以有权决定AI模型对哪些个人信息进行调用。用户对AI模型相互信任,用户受益的同时,会带来AI应用场景下更大的业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