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绿城管理2025年中期业绩逆势增长 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2025-08-26 14:51

转自:新华财经

2025年8月25日上午,绿城管理控股(9979.HK)在杭州召开中期业绩发布会。在房地产行业整体承压、代建赛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绿城管理的多项核心指标逆势增长,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与行业领先优势。据公告显示,公司实现收入约人民币13.74亿元,毛利率约为40%;归属于本公司所有人的净利润约人民币2.56亿元,净利率约为19%。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绿城管理首次实施中期分红,每股派息0.076元,旨在提升股东回报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绿城管理2025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现场

△绿城管理2025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现场

商业代建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2%

近年来,代建行业整体呈现出“头部集中、尾部出清、竞争日趋理性”的竞争格局,绿城管理通过对行业趋势的研判,在新拓业务方面实现“量质双升”。据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绿城管理实现新拓代建费50亿元,同比增长19%;新拓建筑面积1989万方,同比增长14%,中标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重复委托率较去年年底上涨4个百分点。

从业务结构看,利润率较高的商业代建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2%。私营企业委托方活跃度明显上升,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占比达到37%。一二线城市项目占比保持在58%,项目质量和兑现度较高。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绿城管理对行业趋势的精准研判和对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绿城管理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王俊峰在会上表示:“我们的原则是坚持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实现规模、利润和效益的平衡。”

同时,绿城管理通过组织机制改革、流程优化和数字化建设,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关键节点按时达成率提升至92%,营销费率从3.23%降至2.20%,决策周期缩短约50%。

董事会联席主席郭佳峰在会上表示,“总的来说,前端经营数据向好,经营性现金流逐步修复,合同资产和应收款上涨压力放缓等等,均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王俊峰指出,利润波动主要受前期高毛利项目陆续交付和行业费率竞争影响。但随着行业逐步回归理性、公司新拓项目质量提高,以及后端收款加强,利润水平有望逐步修复。

战略聚焦三大方向 积极探索海外业务

在房地产市场下行与行业竞争加剧的复杂局势下,绿城管理虽面临收入和利润指标阶段性回落的挑战,但凭借稳健的财务表现与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发展潜力,据公开信息显示,绿城管理上半年实现毛利5.50亿元,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保持在40%和19%。其不仅在国内市场巩固领先地位,更积极探索海外业务,以三大战略方向为驱动,引领代建行业迈向新高度。

绿城管理将从前端拓量、中端提效、后端保收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提升项目质量、管理能效和资金回收效率,未来,这三个方向协同发力,就能形成“业务增量-运营增效-资金增值”的正向循环,推动利润回归合理向好的水平。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完成45个项目交付,总计465万平方米,占代建行业TOP10企业交付总量的60%,交付满意度高达92%。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绿城管理在项目管理上的卓越能力,也为其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同时,在巩固国内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绿城管理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董事会联席主席耿忠强表示,公司将依托股东中交集团在基建及海外市场的资源,积极探索“海外代建”模式,同时深化与绿城中国的轻重协同,从“中国代建第一股”向“中国房地产全周期综合服务引领者”转型。

展望下半年,绿城管理将围绕“存量提质、增量做优、能力精进”三大方向推进业务发展。目前,绿城管理作为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市占率已连续9年超过20%,2024年底达到22.1%,2025年上半年仍在继续提升,其在手订单建筑面积1.265亿平方米,77%位于核心城市群,待开发面积占比38.4%,业绩确定性较强。

未来,绿城管理将继续巩固其在代建行业的龙头地位,以“管理创造价值”为核心理念,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经营质效,并积极探索包括“海外代建”在内的新业务模式。在行业格局重塑、市场逐步回归理性的背景下,绿城管理将凭借充足的现金储备、稳健的财务结构和不断增强的协同能力,有望在挑战中把握结构性机遇,推动中国代建行业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