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招商基金新任副总谭智勇,年内高层变动不断!近三个月3位高管离任、5位副总新任

2025-08-26 13:5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时行工作室

  在公募基金行业迎来加速转型与结构优化的节点上,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基金”)于8月26日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任命谭智勇为公司新任副总经理。此次高层变动再次引发市场关注,也成为行业内人事频繁调整趋势的一部分。

  长期以来,银行系基金以其稳健治理结构和资源整合能力,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招商基金成立于2002年12月,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

  当前权益市场出现复苏迹象,ETF、养老目标基金等细分产品迅速扩容。招商基金抓住机遇,依托股东招商银行招商证券在渠道、资本、客户资源上的优势,显著提升了投研与产品创新能力,稳固在行业前列的竞争格局。

  谭智勇的任命自然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他拥有超过20年金融业经验,自2004年7月至2025年7月先后在招商银行、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任职,并于2025年7月加入招商基金。

  从其背景来看,此次任命可谓恰逢其时:作为招商系内部资深人士,他熟悉银行零售与保险渠道,以及对接市场机构客户的路径,有望强化招商基金的营销与渠道整合能力,从而为公司带来更广泛的外部资源和协同效应。

  然而,频繁的人事调整可能影响管理层稳定性和战略连续性。今年以来,招商基金已陆续进行多次高层变动:5月,徐勇因个人原因离任总经理,由钟文岳接任;同月,朱红裕、王景、陈方元三位业务骨干被提拔为副总经理;6月,于立勇出任副总经理;同期,董方因工作安排于6月19日离任;8月23日,杨渺卸任副总经理,但继续任职总经理助理,投资管理二部负责人兼投资经理。

  这场高层风暴虽反映出招商基金在积极优化结构,但也可能因团队流动过快而导致决策磨合不足,潜在影响业务执行效率和内部协作。

  尤其在竞争对手延续稳定班底的情况下,招商基金的人事频率如何转化为管理优势,而非动荡隐忧,值得关注。

  从招商基金自身来看,作为行业规模领先银行系基金公司,管理资产总规模持续攀升。据2025年二季度末数据显示,其含子公司在内的管理资产总规模达8968.88亿元,在全行业排名第12。面对行业快速变化,招商基金加速高层补强也符合其战略拓展诉求。

  当前,公司在ETF、养老目标基金、被动指数产品等领域持续布局,强化产品矩阵与机构服务能力,目标是建立更全面、高效的资产配置生态。

  总体而言,谭智勇履新体现了招商基金加速整合资源、提升渠道与营销协同的意图,也表明其高层正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进行战略优化。与此同时,公司接受频繁调整所带来的挑战与不确定性。

  最终,这轮高层重组能否真正释放协同效应、凝聚团队合力,在产品创新与客户拓展上取得突破,仍需时间检验。

  此次任命无疑是招商基金试图迈向高质量管理的新起点,而其能否在行业竞争中稳步前行,续写银行系公募新篇章,值得业界持续观察与评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