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港股AIDC储能第一股来了!双登股份正式敲锣,数据中心业务成增长新引擎

2025-08-26 11:34

8月26日上午9时,港交所交易大厅内一声锣响,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登股份”或“公司”)正式挂牌上市交易。这家深耕行业十余年的“隐形冠军”,凭借11.1%的全球市占率稳坐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市场头把交椅,成为港股市场“AIDC智算中心储能第一股”。

本次IPO,双登股份全球发售58,557,000股H股,发行价14.51港元/股,募集资金净额约7.56亿港元。上市首日,双登股份开盘报22.5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55.1%,市场反响热烈。截至发稿,双登股份股价报19.80港元/股,涨幅36.5%,成交量突破5.64亿港元。

双登股份创始人杨善基先生和董事长杨锐博士鸣锣开市

双登股份创始人杨善基先生和董事长杨锐博士鸣锣开市

行业黄金期,全球储能需求爆发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和AI算力需求爆发,储能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储能累计发电机容量预计将由2024年的746.8 GWh提升至2030年的6810.1 GWh,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4.3%,市场空间广阔。

细分而言,通信基站方面,由于全球5G通信基站快速扩张,通信技术的升级发展预计将持续带动基础设施发展的蓬勃需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通信基站累计数量预计将由2024年的2100万个提升至2030年的4390万个,带动全球通信储能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由2024年的43.9 GWh提升至2030年的100.2 GWh。

数据中心方面,作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数位技术的重要载体,数据中心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同样迎来高速增长期。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更是加快了行业转向大规模、高算力数据中心的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心占全球用电量的比例预计将由2024年的4.0%提升至2030年的10.1%。随着数据中心的快速扩张及升级,以低成本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已成为核心需求之一。在全球主张清洁可靠的能源下,储能产品的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数据中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由2024年的16.5 GWh提升至2030年的209.4 GWh。

而双登股份正是行业的佼佼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于2024年,双登股份在全球通信基站储能市场的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9.2%;在全球数据中心储能市场的出货量位居中国企业之首,市场份额达16.1%;此外,在商业及住宅储能电池市场上,公司也是中国领先的企业之一。

多技术布局,打造全方位产品矩阵

双登股份的战略眼光就体现在其多元化的技术布局上。公司构建了从传统铅酸电池到新兴锂电、钠电技术的全面产品矩阵,形成了一套“技术组合拳”。

双登股份由铅酸电池起家,公司前身可追溯至江苏泰州姜堰市密封蓄电池厂,1990年杨善基接任该厂厂长。彼时正值中国通信基建萌芽期,杨善基率先在国内研发出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解决了传统铅酸产品维护频繁、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的问题,从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此后公司迅速发展成功斩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塔以及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法国电信、沃达丰等全球知名通信运营商、设备商的订单。

不过铅酸电池本身能量密度偏低、循环寿命较短。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ChatGPT引爆AI算力市场,对电池容量循环寿命以及环保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更强的电池成了市场的必然选择,锂电、钠电等前沿技术进入行业视野。

双登股份预见了未来电气化时代庞大且刚性的需求以及铅酸产品力的不足,2018年正式投入磷酸铁锂技术研发,并开始与大型科技企业、数据中心运营商等客户建立合作关系测试产品。

布局锂电,双登股份完成了自研磷酸铁锂的高倍率45Ah、60Ah,以及100Ah、150Ah、200Ah、280Ah、314Ah,乃至587Ah均顺利出货,并在湖北襄阳落成了10GWh的储能锂离子电池建设项目。

2025年4月,双登股份成功中标了某头部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高倍率锂电项目,成为国内数据中心储能首批大规模招标锂电项目的唯一中标厂商,其在数据中心储能电池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得到持续巩固。

钠电方面,双登股份早在2023年就推出了首款48V通信基站用钠离子电池系统。2025年,公司还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出国内首款通信低温智能钠离子电池。当前,这款新品已在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吉林、黑龙江等等地区实现规模应用,并在英国、越南、斯洛伐克等海外市场试点应用。

截至目前,双登股份依托于全球六大生产基地,完成了从电芯、系统到整体解决方案及运维管理的全产业链布局,从数据中心、5G通信到大储、户储的核心场景覆盖。这种多代技术并行的能力,使公司成为业内少数成功穿越铅酸、锂电等多轮产业周期的企业。更重要的,这也为公司应对未来市场变化提供了关键保障。

业绩稳健增长,数据中心业务成为新引擎

凭借公司在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的领先,截至2024年底,双登股份服务了五家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近30%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以及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另外,公司还服务了中国十大自有数据中心企业的80%,以及中国十大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的90%。2022年至2024年,公司服务五大客户的平均时长超过十年。

技术过硬、客户认可,业绩自然水涨船高。据公司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4年,双登股份实现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0.72亿元、42.60亿元、44.99亿元,稳健增长。2025年前五个月,公司收入更是达到18.6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94亿元增长33.93%。

更加令人瞩目的是公司业务结构的深刻变化。2022年至2024年,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从7.65亿元飙升至13.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4.9%,收入占比也直接从18.8%跃升至31%。

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甚至还在加速。2025年前五个月,双登股份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到8.73亿元,同比增长近120%,收入占比高达46.7%,首次超过传统通信基站业务,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这样的转变背后,是传统的数据中心(IDC)正在升级为智算中心(AIDC)并成为支撑AI革命的基础设施的必然选择,也是公司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脉搏的水到渠成。

募资拓展全球布局,加码产能升级

本次IPO募资,双登股份有着明确的战略发展方向。据招股书介绍,约40%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在东南亚兴建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培育公司业务的第二增长支柱,提高数据中心储能产品的市场份额。

35% 的资金将用于在泰州建立研发中心,重点研究提高储能电池寿命、开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及BMS技术。

另外,15% 将用于加强海外销售及营销,增强全球影响力、更好地服务海外客户并促进国际销售;10% 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其中,东南亚生产基地的建设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这一手,非常精妙。少有行业之外的人士注意到,由于天然在中美两大巨人之间左右逢源的地理属性,把数据中心放在东南亚早已成为超级科技巨头的一个合适的折中选择。

这一选择的结果就是:新加坡成为科技巨头的后花园,马来西亚正成为新的IDC建设中心。新加坡云集了众多科技巨头的国际总部,成为东南亚的数字中枢。但作为城邦国家,新加坡土地资源极度稀缺,甚至水电供给都依赖进口;而马来西亚土地价格低廉、能源供给充沛,可以成为数据中心的重要承接地。

双登股份在东南亚的布局正是切中了这一市场需求。事实上,公司早在2023年就已在新加坡成立了海外国际总部;2024年,马来西亚双登成立,同步开始兴建海外产能,目前马来西亚的柔福州已经投产超过2GWh储能产能。

除了已经起势的东南亚,双登股份的另一枚出海棋子也已悄然落下。今年5月,双登股份随香港特首率领的香港及内地企业商贸代表团出访中东,与卡塔尔、科威特等国的合作伙伴达成储能项目合作意向。因为波斯湾诸国的“能源转算力”战略正进入关键实施阶段,正需要数据中心储能。

可以说双登股份出海战略极具前瞻,深度嵌入东南亚、落子中东,精准预判数据中心新蓝海,也规避了传统市场中可能的地缘风险。随着本次双登股份港股上市,作为中国储能企业在全球市场崛起的代表之一,在技术创新与赛道红利的双重驱动下,叠加资本赋能,公司业务有望在业内实现几何级增长,书写“中国智造”的全球化新篇章。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