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网红坝”带火富阳52个村社农文旅产业

2025-08-26 10:04

  日前,在杭州富阳壶源溪流域,正午时分的蚌潭坝水花四溅,孩童的欢笑声与浪花的声响交织——这座形似超大水滑梯的网红堰坝,单日最高客流突破1.5万人次。岸边新开业的“田园小馆”内,老板孙根妹一边擦拭额头的汗珠,一边将富春江鱼头煲端上桌:“现在每天翻台率超80%,抵得上过去半个月的生意!”

  一条壶源溪,蜿蜒35公里,流域涉及湖源、常安、场口3个乡镇的52个村社,最后汇入富春江。这条“共富玉带”,今夏正以超乎想象的活力奔涌:其上下游分布着三十多座堰坝,原本用于灌溉引水、调节水流,如今却成为撬动当地发展的支点——龙鳞坝、沸腾坝、蚌潭坝等“网红坝”接连爆火,让壶源溪成为杭州夏日嬉水的“顶流”。今年入夏以来,这里日均吸引游客近8000人次,同比增长15%以上。

  “网红坝”频出的背后,是富阳依托党建联建机制,在场口镇、常安镇、湖源乡建设壶源溪流域片区组团,以一条溪联动农文旅产业发展。“不为‘分蛋糕’,而是‘做增量’,一起破解成长的烦恼,给沿岸百姓真实惠。”富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统一分工,各美其美。在湖源乡党群服务中心,数智大屏上实时显示流域情况。“过去大家单打独斗,现在统筹分工协作,劲往一处使。”壶源溪流域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共治工作组综合办专职副主任、场口镇人大主席邵立森介绍,近年来他们先摸清流域内存量空间、山水资源等“家底”。最终,由场口牵头,协调带动壶源溪沿岸乡镇、村社共谋发展。

  有了整体布局,资源实现共享:龙鳞坝所在的湖源乡主打“乐水”品牌,发展嬉水和漂流项目;拥有沸腾坝、蚌潭坝的常安镇除了亲水项目,还引进滑翔伞、热气球等运动休闲项目;场口镇则发挥住宿和交通优势,打造旅游集散地——这种错位竞争模式,使今年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0.8天延长至1.2天。

  三级联动,破解“甜蜜负担”。午后3时,常安镇安禾村新建的蚌潭坝旁人行地下通道,来自杭州的自驾游客张可威推着婴儿车从容穿过:“再也不用人车混行抢道了。”这项由区镇村三级联动建设的基础设施工程,化解了高峰期过万客流引发的“进村难”。

  “刚火起来的时候,进村堵三四个小时是常态。”安禾村党委书记颜红刚说,在壶源溪流域片区组团协调下,原本分散于各乡镇村社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类似破局之举不断涌现:十多款来自壶源溪流域的农特产品,摆进沿线的共富市集进行集中展销,带动村民增收;流域内竖起了统一的标识标牌,形成区域文旅品牌;热门点位增设AI智能喊话相机、热成像相机等设备,为流域安全“上科技”……据了解,今年壶源溪流域将完成交通、水利、景点配套等14个建设项目。(记者 王柯宇 通讯员 姜亚彤 龙宇思)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