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绿色金融】滴水成“金” 绿色金融助力节水行动

2025-08-25 19:41

(来源:内蒙古金融)

开栏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绿色金融责无旁贷、大有可为。“节水行动”是年初自治区党委部署的“六个行动”之一,节水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不仅关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更是推动绿色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即日起,特开设“滴水成‘金’ 绿色金融助力节水行动”系列宣传,聚焦全区各盟市、金融机构积极创新绿色金融工具,通过节水贷、取水贷、水权贷等助力“节水行动”的生动实践,展现内蒙古金融系统以“绿色”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北疆大地上书写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呼和浩特市以绿色金融助力节水行动

在水资源约束日益凸显的当下,绿色金融正成为破解节水难题的关键抓手。呼和浩特市今年出台《呼和浩特市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用足货币政策工具,紧紧抓住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机遇,推动地方重点企业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机融合。同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全市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和节水产业发展,积极探索金融工具与节水行动的深度融合路径,通过提供“水权贷”“节水贷”等定向信贷支持激活水资源价值。

亿元“节水贷”精准破局再生水利用瓶颈——内蒙古银行呼和浩特分行赋能核心节水工程建设

2025年初,内蒙古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向呼和浩特市某再生水企业授信1.2亿元,专项用于三大再生水工程建设——市政公共区域再生水管线配套、市本级公共区域再生水内网建设、再生水管网互连互通。这笔“节水贷”的精准投放,直指再生水利用的核心瓶颈,彰显了绿色金融对节水行动的强效赋能。

“技术流” 评价体系破解融资难题 —— 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创新模式支持科技型企业节水改造

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积极响应绿色节水政策,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针对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物的特点,首次引入“技术流”评价体系,从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科技资质等多维度量化评估企业技术实力与发展潜力,为某能源科技企业授信100万元,专项用于企业节水改造项目。此举不仅有效破解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更凸显了金融要素在推动节水行动中的关键作用。

绿色金融的定向性为节水项目提供了“靶向支持”。传统融资模式中,节水工程因周期长、收益间接,常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水权贷”“节水贷”等定向信贷“专款专用”设计,不仅解决了节水项目的建设资金问题,更让金融资源与节水需求精准对接,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节水能力。通过节水绿色信贷,精准赋能节水实践,驱动其从“成本负担”跃升为“价值源泉”。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委金融办将继续强化金融助企服务,精准对接企业节水绿色贷款需求,引导鼓励银行机构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和服务,以金融活水滋养节水行动,在突破资源瓶颈中开辟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