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扬州“屏”发力新赛道带来的启示

2025-08-26 08:31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川奇光电工作人员生产场景。

川奇光电的智能化生产线。资料图片

川奇光电的智能化生产线。资料图片

编者按

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夏日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扩大对外开放呈现高水平……今年以来,全市上下顶住外部冲击,积极应对挑战,经济运行总体上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顺利实现“双过半”,形成数量与质量“双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促进”的良好局面。

当前已到稳定经济增长、推动预期向好的关键时期,冲刺决胜“十四五”圆满收官的关键阶段。如何全力以赴抓好经济运行、坚定不移推动产业科创、积极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多措并举促进市场消费、千方百计稳住外资外贸?需要我们昂扬斗志、迎难而上、勇争一流,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往前冲、向前赶。

即日起,本报推出“党报经济观察”栏目,聚焦全市各地、各领域在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方面展现的支撑带动作用,以及不断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的生动实践。

通讯员 扬开萱 记者 吴生锋

今年1—7月实现产值55.5亿元,增幅12.6%;开票销售53.5亿元,增幅9.3%……这组上扬数据的背后,是扬州经开区新型显示产业喜人的发展态势。

作为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新型显示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各地竞相发力抢跑的“新赛道”。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扬州正充分放大经开区“两岸新型显示器件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的新身份、新名片效应,加快把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

“新型显示产业是扬州聚力发展、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早、创新动能足、产业链条全。”在今年4月举行的2025两岸新型显示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市委书记王进健表示,扬州将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突出强链补链延链,以技术创新激活发展动能,以转型升级提升发展效能,以一流服务优化发展生态,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

从“半导体照明”到“新型显示”,改的仅仅是名字吗?

什么是新型显示?通俗地来说,从小巧轻便的智能手表,到人手必备的智能手机,我们已身处“显示无处不在”的智能时代。新型显示在数字文旅、数字医疗、教育培训、汽车显示、数字装备等多个新兴产业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并为元宇宙、数字孪生等前瞻性的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实现的路径,成为千行百业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第一触点”。

扬州经开区新型显示产业发轫于23年前,那时还叫“半导体照明产业”。随着川奇光电等一批台资企业落户,尤其是摘得“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金字招牌后,扬州经开区半导体照明产业的集聚度、影响力在业内风生水起。这也为抢跑新型显示产业“新赛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半导体照明”到“新型显示”,不是简单“改名字”,而是近年来扬州经开区基于国内外产业发展形势而进行的一次战略调整和前瞻布局。扬州经开区将“两主多强”先进制造业体系中的“一主”明确为新型显示产业,打出招商引资、外引内联的“组合拳”。市委常委、扬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张利表示,“要抢抓产业‘风口期’‘黄金期’,加快把新型显示产业打造成为地标产业,更好构建‘两主多强’先进制造业格局。”

4月,2025两岸新型显示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在扬州召开,“两岸新型显示器件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正式揭牌,12个项目花落扬州经开区,均为电子纸、Micro-LED、裸眼3D领域的两岸合作最新成果。同时,“两岸(扬州)新型显示器件科技创新中心”正式启动。该科创中心将着力打造技术攻关、资源共享、人才联动的核心平台,为新型显示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副理事长陈瑞隆表示,显示器产业是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之一,扬州则是大陆显示器的重要生产基地。“新型显示产业未来发展潜力无穷,期盼两岸企业家的合作走深走实走远,创造‘1+1>2’的叠加效果。”

大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凸显扬州经开区在新型显示产业领域的重要地位。目前,该区已集聚了中科、川奇光电、璨扬光电、艾笛森光电、雷笛克光学、乾照光电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从核心材料研发、关键部件制造到终端应用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其中,川奇光电研发生产的电子纸产品占全球市场95%以上,成为亚马逊、索尼、夏普、华为、小米、科大讯飞等国内外行业龙头的“座上宾”。2024年,扬州经开区新型显示产业工业开票收入达84.5亿元,产业集群效应持续释放。

“弯道超车”该怎么超?

3月,全球首块75英寸彩色电子墨水屏在川奇光电下线并实现量产,成功填补了全球大尺寸彩色电子纸市场空白。这标志着该企业牢牢掌握了电子墨水显示屏的行业“话语权”,成为扬州经开区新型显示产业以科技创新赋能、抢跑“新赛道”的缩影。

去年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4)》指出,当前显示产业正迎来创新拐点,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推动了产业市场空间不断增长。

“与台湾、广东等先进地区相比,我们新型显示产业的规模还有着不小差距,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创新驱动,才能实现‘弯道超车’。”扬州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胡春风表示,向“新”提“质”是提升新型显示产业“能级”的必由之路。

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打造良好科创生态。

近年来,扬州经开区先后制定出台《打造具有全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导区行动方案》《科技产业白皮书》、“科创10条”升级版、《高新技术企业三年行动计划》、“人才新政2.0、3.0”等政策文件,以“真金白银”和硬核举措,鼓励引导企业向“新”发力、加速“进化”。先后共建或引进中科院半导体研究中心、江苏省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大科技园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零距离科创服务圈”,为企业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技术支撑和服务。目前,已创成国字号平台23个,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源”。

激发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创新活力。

作为全球电子纸显示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和扬州经开区新型显示产业的“链主”企业,川奇光电一直坚持用技术创新“钥匙”打开全球市场“大门”。今年1—6月,公司实现外贸出口额9.75亿元。“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已排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川奇光电公司总经理刘书延介绍。

去年,川奇光电又投资30亿元新建高端展示产业园项目,新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7000吨光学膜、720万片电子纸母片及4320万片电子纸,成为世界第一座能生产大于42英寸电子纸的模组厂。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基于OTFT的超性能彩色电子纸关键技术研发”获得2024年省前沿技术研发计划项目资金。

德奇电子公司落户后,从事电子书、电子手写书等终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成为新型显示产业的“后起之秀”,并成为日本SONY、加拿大KOBO等公司的重要供货商;乾照四元系红黄光外延片、芯片的质量和销量国内领先;璨扬量产蓝绿光高效LED芯片发光效率超140流明,技术国内领先……企业纷纷紧盯国内外产业最前沿,通过自主研发或走产学研之路,持续提高含“新”量、含“金”量,让扬州经开区新型显示产业迅速“壮主干”、提升“显示度”。

“后起之秀”永远就是弱者吗?

3号厂房主体展新姿,其他厂房、研发楼正在进行桩基施工……连日来,总投资50亿元的骏驰通高端柔性新材料项目现场一派繁忙。项目负责人周永高介绍,公司研发生产的高端柔性新材料将广泛应用于5G通讯、半导体、智能穿戴、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作为扬州经开区今年首个开工的重大项目,骏驰通是新型显示产业强链补链的重要一环。据统计,今年以来扬州经开区聚焦“两主多强”,已先后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0个,其中新型显示产业项目13个。

为加快打造两岸新型显示产业合作的新高地,扬州经开区与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合作机制。与此同时,聚力打造“1+2+3+4+N”的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格局——1个示范园区,建设“两岸新型显示器件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个科创平台,积极打造两岸(扬州)新型显示器件科技创新中心,聚力打造科研协同、成果展示、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人才交流、企业服务六大平台;与川奇光电、乾照光电、中科半导体、英业达等企业共建电子纸、Micro-LED、裸眼3D专业孵化平台,利用产业基金、科创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3个产业方向,明确以“电子纸+Micro-LED+裸眼3D”为新型显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4个研发基地,分别为电子纸研发基地、Micro-LED研发基地、裸眼3D研发基地、钙钛矿新型显示研发基地;N个应用场景,推动电子纸、Micro-LED、裸眼3D等产品纳入政府、企事业单位采购目录,鼓励优先采用,拓展供销渠道,区内各类应用场景向新型显示产品开放,在交通、医疗、办公领域先行先试,提升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示范效应。

“扬州经开区的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坚定了我们在这里发展的信心。”川奇光电母公司、元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政昊表示。目前,川奇光电已携手国内60多家电子纸上下游企业,在扬州成立电子纸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已达200个。

“后起之秀,不等于就是弱者。”胡春风表示,我们将以“两岸新型显示器件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为载体,为业界英才搭建弄潮数字蓝海的广阔舞台,携手谱写“智显未来”的产业新篇章。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