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5 10:58
(来源:纳指弹幕组)
*原则: 定期更新, 专注美股TMT及配套供应链;仅转述归纳外资研报观点,不展示研报原文,保护研报版权;无精力做知识星球, 不代找研报, 不提供投资建议。
25/08/24, 周日, 23:59 北京时间
📌摘要:
下文是大摩半导体周报,Joseph Moore关于英伟达前瞻发布之后,针对最新投资者反馈的点评,和2段对MRVL和MU的点评。
(*外资机构普遍持筹的情况下,看最乐观的预期是没意义的,看看对英伟达一直最保守的分析师怎么看,才有帮助。)
此前的外资前瞻合集:
----------
英伟达: 针对“2Q前瞻的投资者反馈”的最新点评
大摩(J. Moore,25/08/25)
关于我们对英伟达前瞻的反馈:尽管今年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在英伟达的业绩上都享受着显著的乐观情绪,因为市场情绪在此前仍然相对谨慎,当时有一长串的担忧清单——DeepSeek、Blackwell 延迟、机柜挑战、部分客户数据中心建设放缓,以及宏观经济方面的担忧。
从我们的投资者交流来看,这些悲观情绪大体已经过去,当前的乐观情绪我们也表示认同。我们此前前瞻了10月季度的营收为525亿美元,并认为可能会有上行空间,但在一些投资者交流中听到的乐观程度明显更高。一些卖方甚至给出了高达550亿美元的数字,市场对这些数字也有一定情绪认同,虽然并非板上钉钉。我们依旧喜欢这个股价区间的英伟达,因为未来12个月的爬坡将很强劲,只是预计公司在供应侧和中国变量方面会保持谨慎。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预期的上沿是建立在来自中国的数十亿美元贡献之上的。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因素反而清理了市场对前景的预期。指引中的一个重大变量就是管理层如何评估中国机会,虽然有少量许可证已经获批,但对未来许可没有明确性。上周媒体报道加剧了市场担忧,称中国政府可能会阻止本国客户购买美国芯片(链接),以及另一则报道暗示公司将放缓建造节奏(链接)。英伟达对此的声明只是“我们不断管理供应链以应对市场情况”,表述模糊,但并未否认该报道。
这依然是一个需要长期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最终双方都会有动力去确保中国能够获得美国硬件。但公司如何对这一业务部分进行指引,将是影响具体指引落点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显然会在这一部分采取保守指引,这也将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市场的门槛。
我们要明确表示,我们对未来12个月依旧非常乐观,并且有很多强劲的佐证。只是需要理解这些可能影响近期指引的因素。
与此同时,是否还有哪些AI股票的市场情绪没有形成“一边倒”的乐观?
是的,我们可以点名几个。我们对它们评级均为EW,但认为这两家公司都有可能迎来积极的情绪转变。
Marvell(前瞻如下)的市场情绪受到亚马逊 Trainium 表现仅符合市场预期(而非明显超预期)以及对明年增长的担忧所拖累。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对 ASIC 的预期可能偏高,因为通常商业 ASIC 的量产需要更长周期,但我们仍预计亚马逊相关业务明年会按市场预期增长,并且在光学业务上保持强劲。尽管对ASIC的保留意见让我们维持EW,但短期内有望迎来积极情绪的转变。
对于美光,高带宽内存(HBM)的定价将在明年出现硬性重置,至少有一个客户——英伟达——已承诺2025全年定价。但当前市场情绪相当悲观,我们预计 HBM 相对 DDR5 仍将维持显著但逐渐收窄的溢价。我们对美光维持EW,因为其股价相较自身历史偏贵,即便在强周期下自由现金流也很有限,但我们认为短期内仍有情绪回补的潜力。
我们依旧最偏好NVDA,尽管预期更高,但在非常强劲的AI环境下,其正面情绪仍有机会向这些同行靠拢。
英伟达2Q业绩前瞻: 强劲需求与供给改善支撑持续增长大摩 (J. Moore, 25/08/18)
业绩与目标价更新大摩将7月季度营收预估上调至466亿美元(此前为452亿美元),10月季度营收上调至525亿美元(此前为513亿美元),维持“增持”评级,并将目标价从200美元上调至206美元,反映FY27 EPS提升约4%。
需求面依旧强劲超大规模客户在财报电话会议中使用“remarkable”“insatiable”等词形容需求,且从去年偏重供应约束转向强调推理(inference)需求激增,显示NVIDIA增长具备持久性。四大超大规模客户均维持高增长,CoreWeave等二线云厂商和主权客户同样贡献新动能。
供给端瓶颈改善机柜组装正在提速,鸿海预计Q3机柜出货较Q2增长三倍,中国硬件团队预计前四大ODM在Q3的机柜产量将翻倍,全年约3.4万柜,对应约240万颗GPU,约900亿美元收入。测试环节瓶颈缓解,KYEC预计Q3测试量增至150万颗。整体Blackwell供应链各环节均在改善。
产品组合与中国不确定性Hopper产线已停产,Q2仍贡献约60亿美元,但预计7月降至28亿美元;B200服务器出货弥补机柜短缺,但ASP和附加内容较低。公司可能在10月指引中排除中国贡献,若许可证批准加快则具备上行空间。此前商务部对华限制构成约80亿美元阻力,H20的恢复仍有不确定性。
竞争格局展望大摩预计英伟达在2025年继续扩大市占,并在2026年维持接近85%份额。Google即便大力发展ASIC,其在英伟达支出仍将同比增长3倍以上。AMD的UALink规模化预计2026年推出,但英伟达届时将以Rubin平台的下一代NVlink Fusion领先。整体上,竞争对手难以在主流工作负载性能上超越英伟达。
总结大摩认为短期供给仍是约束,需求则决定2026年前景。即便剔除中国因素,公司营收仍低于实际需求,增长动能将延续至明年。
AI供应链:非NVIDIA方案加速,AI工厂盈利可期,Rubin按计划推进大摩 (C. Chan, 25/08/15)
📝上面出现的报告标题:
NVIDIA Corp. Earnings Preview: Setting up for a very strong 2026, Morgan Stanley, J. Moore, 250818
📝封面图片:
封面图片: AIGC生成
声明:
2) 如需获取报告,请自行联系撰写这些研究报告的机构的销售人员;这些研报内容总结的目的是方便具有这些研报权限的机构投资者筛选他们感兴趣的报告,本公众号不会对这些研究报告的原文进行分发,售卖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