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5 16:33
出品/联商翻译中心
撰文/李言
百货不香了,便利店和综合超市遇瓶颈,那么,日本零售市场的下一个主角是谁?
答案或许出乎意料:唐吉诃德(Don Quijote)。
在日本经济“失去的30年中”,唐吉诃德母公司PPIH却实现了销售额连续36年增长,直追7-11、永旺和优衣库,成为日本上市企业中的“奇迹”。
数据显示,2024年赴日外国游客达到3686万人,其中超过两成光顾了唐吉诃德。这意味着,每五个游客中,就有一人走进这家折扣店。其近一财年的免税销售额达84.6亿人民币,甚至超过了百货老大哥三越伊势丹。
近日,PPIH公布了“2035倍增计划”,提出在2035财年实现销售额超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00亿)的量化目标,并计划未来十年“占领日本市场”。这家以“折扣”闻名的零售商,将如何实现这一宏图?
01
提前布局“未来十年”零售市场
目前,PPIH的业务由四大板块构成:折扣店业务(62.1%);综合超市业务(19%);海外业务(15.5%);以及其他业务(3.4%)。显然,唐吉诃德是集团的“主心骨”。
截至2025年6月期财年,PPIH销售额为2.246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92亿),同比增长7.2%,实现连续36期收入增长。其中,折扣店与综合超市销售额合计达1.915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32亿),营业利润率达到了7.3%。
据PPIH判断,预计到2035年,日本零售市场规模将扩大至13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33万亿)。在这块巨大的蛋糕中,折扣业态预估将占据约16%的份额。
近年来,日本通胀和实际工资下滑,使低收入群体增加,消费者更加注重“省钱”和“便利”。而双职工家庭的增多,又推动了对即食、省时产品的旺盛需求。与此同时,少子老龄化和地方人口流失正在加速零售业整合,继承难题与成本压力让企业并购成为可能。
另一边,外国居民持续增加,带来新的需求,访日游客则被寄予厚望。更重要的是,信息差的缩小让消费者更注重“真实价格”,从品牌商品转向高性价比平替,从外出餐饮转向家庭餐桌。这些趋势无疑与折扣零售天然契合。
对此,PPIH规划了未来十年“占领日本”市场的宏伟目标。公司要求现有门店必须持续拉动销售,实现同店的稳定成长。PPIH还将免税业务提升至战略高度,其目标是打造专门面向游客的零售体系。
最令人关注的是,公司计划在小型商圈推出紧凑型“食品型折扣店”,目标是到2035年开设最多300家门店,规模接近行业领头羊“LIFE超市”的门店数量(截至7月底为316家)。
02
连锁商超“食品争夺”愈演愈烈
截至2025年6月,PPIH在全球共有779家门店,其中日本本土655家,北美76家,亚洲(除日本)48家。在日本市场,其门店主要由两大品牌构成:唐吉诃德主力店共525家,综合超市UNY共130家。
毋庸置疑,PPIH多年来在折扣零售战场的磨砺,形成了独有的商业优势:唐吉诃德的商品策划能力、UNY的生鲜采购优势以及业态运营经验。如今,集团的营业利润率维持在相对高位,为其在食品业务上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坚实的底气。
当下,日本食品行业有几大趋势:
其一,据《日本超市协会》分析,2024年日本超市销售额虽连续三年增长,但本质是“以价补量”——来客数减少,购买件数下降,单价提高。真正驱动增长的核心是食品:一般食品与生鲜农产品分别增长4.5%和4.4%,成为抵消行业疲软的支柱。
其二,各零售企业的业态界限正日趋模糊。例如,连锁药妆店Cosmos的食品销售占比接近一半,GENKY甚至达到七成。同时,三大便利店巨头(7-11、全家、罗森)也纷纷强化生鲜元素,并持续在冷冻食品和熟食领域发力。
其三,连锁商超呈现出“寡头垄断”趋势。在核心商圈,永旺、LIFE、OK等连锁企业正稳步推进开店计划,并逐步扩大其市场份额。这种趋势正在挤压当地中小型超市和商店街食品店的生存空间。
简言之,谁能在“食品”上做得更深、更强,谁就能把握住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并牢牢把握主动权。
日本瑞银证券分析师风早隆弘表示,零售企业间的盈利差距正持续扩大,像PPIH和OK超市这样的企业,已经构建了成熟的盈利模型,优胜劣汰和战略整合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PPIH的规划,正是对未来十年日本零售市场的前瞻性布局。
03
打造“食品导向型”唐吉诃德
前文提及,PPIH计划“占领日本”市场。这并非空口无凭。
截至目前,唐吉诃德已在日本全部47个都道府县开设门店。而PPIH此次的目标十分明确,即见缝插针,填补区域市场的空白。公司将重点布局三大类门店:路边店、城市铁路沿线店,以及游客专门店。届时,集团门店总数有望突破1000家。
其中,新业态店“食品导向型·唐吉诃德”无疑是重头戏。
严格来说,唐吉诃德过去也曾尝试过“食品超市+折扣店”的复合业态,但这些更多是业态融合,而不是建立一个独立、标准化的品牌。而在现有门店里,食品品类的销售占比仅约30%左右,远低于典型食品超市。
根据PPIH的规划,新业态将彻底颠覆唐吉诃德原有模型,将食品占比提升至60%,非食品占比从约65%降至25%。其2035财年的目标是:开设250-300家门店,净销售额达6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91.7亿),营业利润3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5亿),营业利润率维持在6.0%左右。
据悉,“1号店”将由集团旗下的“PIAGO超市”改建而来。店铺主要为1至2层结构,面积约1650平方米,与普通食品超市的规模相当。新店预计将于2026年年初开业,目前品牌名称尚未最终确认。
新店将设立厨房提供现做熟食,并定位“折扣生鲜”。但其最大亮点,不仅是提供极具价格竞争力的日常食品,更在于保留了唐吉诃德“寻宝式”购物的基因。店内将同时陈列其擅长的自有品牌商品、美妆及家居用品,这种“寻宝”体验,是一般食品超市无法比拟的核心优势。
尽管食品实行折扣定价,但通过保持较高的非食品销售占比,可有效抑制毛利率下滑。而更高的销售额有助于摊薄固定成本,降低销管费率。因此,公司预计新业态店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都将增长1.5倍,达到一般超市盈利水平的两倍左右。
写在最后
从外部环境来看,消费市场的刚性需求正逐步向食品倾斜,折扣零售的潜力则在未来十年愈加凸显;就内部逻辑而言,唐吉诃德在杂货和非食品领域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其在商品企划与运营上的独特优势,而切入食品市场,就是它拓展版图的自然选择。
可以预见,零售市场的核心竞争正在从“谁更能制造惊喜”转向“谁更能满足日常”。食品正是高频、刚需的代表,一旦唐吉诃德的新业态跑通,不仅可能改写超市行业的格局,也很可能改写日本零售巨头的座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