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5 16:36
出品 | 搜狐财经
代建行业的最新变化,“代建第一股”的财报如同一面镜子。
8月25日上午,绿城管理(09979.HK)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董事会联席主席郭佳峰、董事会联席主席耿忠强、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王俊峰、执行董事聂焕新等高管出席。
财报显示,这家代建龙头上半年收入约13.74亿元,同比下降17.7%;归母净利润2.56 亿元,同比降低48.9%;毛利率约为40%,较去年同期下降11.5个百分点。
上半年新拓代建面积约19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9%;新拓代建费约50亿元,同比增长19.1%。当中,商业代建占到新拓总建筑面积的81%左右;来自金融机构、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委托方的业务量均较去年同期也有所增长。
“私企委托方的活跃度明显提升,同比上涨8个百分点,达到了37%。这部分业务的亮点在于:一方面,商务条件相对更优;另一方面,民企的活跃将带来广阔的增量市场空间,我们预估这个板块未来还将迎来更多机会。” 王俊峰解释道。
由此,绿城管理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银行结余及现金16.44亿元,较2024年末上升8%;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76元。
这也是其今年首次进行中期分红,郭佳峰称自IPO以来,绿城管理累计分红已近30亿港元,尤其在2022至2023年间,连续两年实行高比例分红,将每年盈利几乎全部用于分配。
“今年以来,绿城管理新拓业务成绩和经营性现金流均稳步提升,账面资金充裕,董事会审慎决策实施首次中期分红,既是对经营成果的信心体现,也是对股东持续回报承诺的落实。” 郭佳峰指出。
城投红利减弱,代建行业面临回调压力
回顾上半年的发展,王俊峰称2025年房地产市场持续承压,城投红利的减弱,加上部分委托方开工意愿薄弱,让代建业务拓展面临一定挑战。
根据克而瑞的数据,占代建行业规模近半数的城投大客户,近两年拿地量锐减;今年上半年度城投拿地仅2200万方,比去年同期再降5%。
代建行业从前两年的高速增长,到如今开始面临一些回调压力。在此背景下,绿城管理也受到影响,王俊峰称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是来自房地产市场波动的滞后性影响。前几年绿城管理能保持50%左右的高毛利的项目,这些项目经过这两年陆续的交付,对当期的利润率产生了一些影响,因为原来这些项目的毛利相对比较高。
“我个人认为现在这样的利润区间还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后续随着政府救市措施的陆续开展,以及市场结构性机遇的加速显现,绿城管理的新拓在保持规模的同时,商务条件和利润也在不断优化,所以对接下来的利润预期,我们还是保持相对乐观的。”
二是这几年代建行业内部竞争非常强,所以很多项目的收费费率被压低,加上部分委托方对成本控制更严格,导致整体利润空间被压缩。
“虽然数字上看同比下滑,但绿城管理的核心利润率指标依然处于相对来说比较前列、比较健康的水平,毛利率40%、归母净利率约20%。而且,我们从现有存量及未来新增经过仔细测算,今年利润的数据可能是现在及未来几年当中压力最大的一年。” 王俊峰强调道。
据他所说,绿城管理未来将从三个方面努力,推动利润回归合理向好的水平:
一是把握政策和市场的机会,提升新拓项目质量,筛选“高毛利+高确定性”的优质项目;同时精准对接委托方需求,提高签约转化率和重复委托率,这样也能带来更稳定的利润来源。
二是运营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管理能效和经营兑现度,提升项目转化和兑现;
三是财务方面做到后端保收,该收的钱要尽快收回来,落袋为安。
背靠中交,探索“海外代建”
中交集团作为绿城中国的一大股东,未来是否与绿城管理展开合作,成为此次业绩会的一大关注点。
已加入中交集团30年的耿忠强,今年4月被委任为绿城管理董事会联席主席,进入董事会成为非执行董事。“希望能为绿城管理导入更多外部资源,尤其是嫁接中交的资源体系。”
“来到绿城管理集团以后,我也希望能作为一道桥梁,在中交进驻的国家当中,寻找与绿城管理相匹配的市场,探索‘海外代建’的可能性,在国内代建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能够寻找到海外的业务增量。” 耿忠强透露道。
除此之外,中交的不少二级子公司,在国内也有不少城市更新项目以及片区开发项目。在这些项目当中,中交的强项是基础设施的施工,但是在房地产代建开发这方面,则是绿城管理的强项。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持续输出绿城管理在品牌、品质、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探索更多合作的可能。从2024年至今,我们和中交已经合作了7个项目,我相信这块会有更多合作空间。” 耿忠强补充道。
而在谈及当下市场时,王俊峰分析称,随着规模房企布局代建业务基本完成,2025年上半年,已经不再有新的规模房企进入代建赛道。头部代建企业的市场份额继续扩大,集中度进一步提升,Top30以后的企业逐步出清,“头部集中、尾部出清”的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从政策层面看,今年存量收储和地方化债政策加速落地,对行业来讲蕴含着一定的机遇。” 王俊峰强调道。
截至6月底,绿城管理在手订单总建筑面积为1.265亿平方米,其中环渤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城市群占比达77%;待启动开发面积占比38.4%,比2024年底基础上进一步降低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