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5 17:48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CFIC导读
◆纵观上半年表现,财富管理业务仍是券商业绩的关键支撑,在这一“主战场”上,各家券商不甘示弱,竞相发力。
原标题:上市券商“报喜”
A股上市券商2025年半年报披露正有条不紊进行中。截至8月24日,已有华林证券、东方财富、哈投股份、西南证券、粤开证券、国盛金控、浙商证券等7家券商及券商母公司发布半年度答卷。其中,6家券商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7家券商净利润全部实现增长,3家券商净利润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近半数券商净利润增超一倍
自营业务呈现分化
从营收水平来看,东方财富以68.56亿元位列第一,同比增长38.56%;浙商证券以61.07亿元紧跟其后,西南证券、国盛金控、华林证券、江海证券、粤开证券分别实现营收15.04亿元、11.36亿元、8.35亿元、7.26亿元、4.82亿元。
从增幅来看,4家券商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50%。江海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1311.60%,位居第一;国盛金控同比增长369.91%,排名第二;华林证券同样表现不俗,以172.72%的同比增长率排名第三;粤开证券、浙商证券、东方财富、西南证券分别同比增长84.56%、46.49%、37.27%、24.36%。
分业务来看,自营业务是券商业绩的“胜负手”,但各家券商在该业务上的表现分化明显。
浙商证券自营业务亮眼,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上半年,其实现投资收益12.41亿元,同比大增568.68%,按“自营收入=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来计算,公司自营收入为14.16亿元,同比增长146.38%。
浙商证券表示,上海证券自营分公司持续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并积极开展战略性和创新性业务。债券投资择时胜率较高,权益投资占比提升、营收扩大。
相比之下,国盛金控上半年实现自营收入1.74亿元,同比减少24.39%。华林证券秉持“精品”投资策略,上半年实现自营业务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19.57%。
财富管理转型再深入
纵观上半年表现,财富管理业务仍是券商业绩的关键支撑,在这一“主战场”上,各家券商不甘示弱,竞相发力。
浙商证券上半年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28.61%。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纪业务全面落实“开拓增量+激活存量”业务思路,累计新开户8.9万户,新增存量客户激活2.5万户。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年度日均资产规模达7889.9亿元,同比上升15%。
华林证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抓手,持续完善用户投资决策、交易操作、资产配置等全链条需求,推动App产品核心功能的深度迭代。2025年上半年,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34.92%。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上半年线上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47%。
华林证券表示,受益于公司大数据分析引擎构建的客户分层模型,公司通过实时捕捉用户多维画像与动态需求意图,通过精准匹配服务与需求,有效延长了客户生命周期,客户黏性显著提升。
金融产品销售成绩亦成为券商半年度报告的闪光点。国盛金控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国盛证券共上架8000余只金融产品,新开量化交易终端超千户,持续为活跃交易地区分支提供1对1核心客户专属服务。
东方财富则在经纪与基金销售两大领域共同发力,二者协同效应显著。上半年,经纪业务股基交易额同比增长74%至16.03万亿元,成为增长核心引擎。基金销售方面,公司旗下天天基金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4.24亿元,同比略有增长;净利润为0.64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卢伊、徐蔚
【财经分析】交投活跃驱动业绩回暖 券商今年净利润有望双位数增长
25日盘中,券商股再次异动,湘财股份涨停,银之杰涨超10%,指南针、国信证券、长江证券涨超5%。从近期上市券商披露的业绩看,包括东方财富在内的多家券商均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
分析认为,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经纪、自营两大核心业务成为驱动券商业绩增长主要来源。当前,券商板块估值仍在低位、机构欠配明显,随着行业盈利前景确定性提升,券商板块仍具备较高的配置吸引力。
市场活跃带动业绩回暖
近日,东方财富公布2025年中报业绩,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39%,归母净利润55.7亿,同比增长37%。其中,东财证券营收62.6亿元,同比增长33%,天天基金营收14.2亿,同比小幅增长。
今年以来,个人投资者和中长资金持续流入,市场交易活跃度中枢持续抬升。统计显示,截至8月15日,2025年累计日均股基成交额1.73万亿,同比增长86%。股市的活跃让券商经纪业务持续受益,这点在东方财富披露的数据中可见一斑——东方财富证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68%。
自营也是驱动券商业绩向好的另一重要引擎。比如,西南证券上半年实现营收15.04亿元,同比增长26.23%。其中,自营业务贡献收入6.22亿元,占比超四成,同比增长15.06%;哈投股份旗下江海证券实现营业总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81.17%,在经纪业务表现亮眼之外,自营业务、信用业务实现营收4.06亿元,同比分别大增211.77%、112.59%。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央行公布的7月金融数据显示,7月存款数据中,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与之对应的是7月居民存款净减少1.1万亿元。业内机构认为,一增一减之间可能表明居民存款在进入资本市场。
同时,作为市场情绪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两融数据也连增9周。新华财经终端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A股两融余额约21551亿元。其中,融资余额约21401亿元,连续10个交易日超过2万亿元。
中信建投非银首席分析师吴马涵旭表示,一方面,资金端,市场信心修复带动成交回暖与两融回升,叠加养老金、保险等增量资金入市可期,为券商业绩提供弹性基础;另一方面,政策端,活跃资本市场导向明确,注册制深化、交易机制优化、引入中长期资金等举措持续落地,直接拓宽了券商投行、经纪、资管等业务空间。
“从券商本身看,行业正着力发展高附加值业务,尤其是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优化收入结构并增强盈利稳定性。”吴马涵旭认为,当前券商板块不仅受益于市场回暖的Beta弹性,更因成功转型而具备独特的盈利质量提升Alpha增长潜力。
国泰海通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认为,今年以来,机构因固收资产收益率下行从而系统性增配权益资产,中长期资金入市带来的财富效应,将接续带动居民资金入场,看好机构重配以及居民资金入场给非银板块带来的投资机会。
券商进入估值修复新阶段
据华泰证券统计,今年二季度券商板块获增配,但从机构持仓看,2025年2季度末主动偏股基金持有券商股的仓位为0.64%,仍处于2018年以来低位,且相对沪深300自由流通市值权重明显低配。
华泰证券非银分析师沈娟表示,过去券商在上涨行情中演绎较快,但今年以来股市行情持续,上证、恒指均突破2024年四季度的阶段性高点,而券商指数走势较稳,尚未突破2024年11月前高。当前板块低估低配,券商在新市场环境下进入业绩、估值修复新阶段,看好板块价值重估行情。
“长周期复盘来看,券商股的股价走势取决于市场周期和监管周期。当前阶段随着监管对于资本市场的呵护政策陆续落地,市场风险偏好已然出现明显的抬升,同时在加快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导向下,增量资金入市将带来交易活跃度的进一步提升,强贝塔属性的券商板块将迎来景气度上行。”兴业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徐一洲说。
8月2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决定,是继2020年修订后时隔5年的重要完善。新规取消总营业收入排名加分,提升ROE加分力度,规模导向弱化,引导行业集约化发展,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同时,新增财富管理、权益类自营投资等方面指标作为加分项。
徐一洲认为,监管政策目前更多聚焦于推动行业的头部效应,短期难以看到创新业务推动行业ROE系统性提升背景下,市场交易的主线依然将聚焦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市场反转下的贝塔弹性,其二是并购重组带来的个股机会。
刘欣琦认为,随着后续半年报业绩密集发布,继续看好非银板块因配置力量(近期居民增量资金入市显著)与业绩弹性的共振带来的投资机会。
方正证券金融首席分析师许旖珊表示,券商板块盈利修复确定性与估值仍有错位,板块2025年净利润有望双位数增长,看好风险偏好提升、基本面改善、业务创新三重催化下券商配置机会。建议关注综合实力强、国际化布局领先的头部券商,高交投业绩弹性标的以及稳定币产业链投资机会。
本文来源:新华财经
作者:闫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