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移动:李珍苏的“实操指南”,教你反诈更高效

2025-08-25 16:24

(来源:连云港传媒网)

转自:连云港传媒网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连云港分公司(以下简称“连云港移动”)东城一号服务厅内,一场与电信网络诈骗的无声较量正在上演。“先生,您这张身份证名下已登记5个号码,按照工信部规定不能再办理新卡哦。”服务厅工作人员李珍苏耐心向客户解释道。客户称赞:“你真是连云港移动防电诈的‘守门员’呀!”这温情又严谨的一幕,正是连云港移动一线员工践行反诈责任的生动缩影。  

作为一线服务人员,李珍苏总结提炼的反诈“实操指南”,不仅成为同事们的工作指南,更让每位来厅客户都能直观掌握反诈要点,为港城市民筑牢了一道坚实的信息安全“防火墙”。“不知彼,何以防?”这是李珍苏常挂在嘴边的话。她认为反诈的前提是“懂诈”,工作人员必须实时掌握全国涉诈高危区域动态分布,精准研判冒充客服、免费领礼品等新型诈骗手段的演变规律,对常见诈骗话术保持高度警惕,才能在与诈骗分子的无形较量中占据主动。  

“千招万招,不行动就是虚招”,李珍苏始终坚持将风险防范落在实处,而她总结的反诈“实操指南”,则是凝结着基层服务人员的智慧与责任。一必看:服务厅前台的“三切勿”警方提示水牌、台席上的“四严禁”警示贴、进门处的反诈海报,这些随处可见的“清醒剂”需认真研读;二必查:办理新号码时,工作人员会双重核查入网提示库中的涉诈预警信息,从源头阻断风险;三必听:“警方明确规定,转售电话卡将面临罚款甚至拘留!”这样的温馨提示要用心倾听,前台的“啰嗦”实则是避险良方;四必学:连云港移动制作的反诈小视频里,“免费领礼品是陷阱”“官方客服不会索要验证码”等直观提醒,能帮助群众识破诈骗套路;五必签:法律责任告知书必须由客户本人签名,前台人员会特意圈出“不得转售”条款并提醒:“签字即意味着知晓法律后果,务必谨慎对待”;六必报:遇到疑似涉诈人员或号码,第一时间上报公安机关或拨打12306反诈电话举报,既能保护自己也能提醒他人。 

据了解,这6条反诈“实操指南”,离不开连云港移动网络部门强大的技术支撑。连云港移动持续升级智能风控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风险预警,让反诈工作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这种“科技+服务”的反诈模式,让群众在享受5G智慧生活便利的同时,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安心。 

在连云港移动,像李珍苏这样坚守反诈一线的服务人员还有很多。他们将反诈工作融入日常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用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践行“科技反诈”理念。连云港移动也通过不断优化网络安全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为建设更高质量的平安港城、法治港城贡献移动力量。 

通讯员:蒋震、乔甜甜

初审:陈    思

复审:高    晋

终审:童大瀛

来源:连云港移动郁洲北路营业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