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5 16:44
(来源:企业上市法商研究)
深交所消息,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拟于8月28日审议创业板拟上市企业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纳百川”)的发行上市申请。
招股书显示,纳百川创建于2007年,是一家专注于热管理系统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及储能电池热管理三大领域,是行业内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的企业之一。
核心技术构建竞争壁垒,主流客户合作印证发展实力
纳百川从燃油车热管理起步,2012 年至 2015 年与宁德时代合作共同开发,2015 年以来建立并保持了战略合作关系,2022 年在电池液冷板领域独家与宁德时代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公司的电池液冷板产品于 2015 年得到实车应用验证,再到2016年成功配套上汽大众首款新能源车,同年,公司成为了国内多家主机厂国内首款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主要供应商。至此,公司顺利完成由燃油汽车热管理产品向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产品的业务战略转型。如今,公司产品已覆盖蔚来、小鹏、奔驰、大众等多家头部汽车品牌。启动开发任务并完成 PPAP 程序交付的产品项目数量超 300 余项,完成适配车,型超200余款。
自公司布局新能源电池热管理领域以来,始终重视技术研发,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及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在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研发成果,已逐步构建起以专利技术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3,406.96 万元、4,394.05 万元、5,411.17 万元、1,016.53 万元,报告期内,累计投入14,228.71 万元。截止目前,公司共拥有20项发明专利及183项实用新型专利,覆盖了控温、轻量化、残值评估、自动化生产、质量控制技术优化等关键技术环节。
公司在技术开发、产品交付、质量控制等多方面获得了上汽大众、蜂巢能源、欣旺达、普莱德等客户的广泛认可,陆续取得宁德时代、中创新航、零跑汽车等客户优秀供应商、优秀伙伴奖等称号,获得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业大会组委会颁发的优秀零部件供应商奖等荣誉。
主营产品收入占比超九成,高产销率凸显市场强劲需求
纳百川近年来展现出稳健的收入增长态势,据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纳百川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03,091.53万元、113,621.7万元、143,705.3万元,复合增长率为18.17%;公司2025 年 1-3 月为 32,941.62 万元,同比增长 69.55%,收入增长稳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其核心产品——电池液冷板、发动机散热器、加热器暖风及电池箱体的强劲表现,相关技术产品连续三年贡献营业收入超90%,凸显核心技术的高度产业化与强劲变现能力。
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从传统内燃机向锂离子电池驱动的历史性转型。中国已连续十五年稳居全球汽车产销首位,2024年产量达3128.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288万辆,渗透率超40%,持续领跑全球市场。根据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到2035年我国电动汽车占比将超过50%。
同时,国家也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2021 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等指导文件,明确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行业分析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向高能量密度方向演进,电池热管理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随着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增长,直接拉动电池液冷板需求放量。作为热管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液冷板具备约700元的单车配套价值,市场规模快速攀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液冷板市场规模约47亿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规模将达145亿元,国内市场增至96亿元,复合增长率显著,行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纳百川电池液冷板产销率持续高位运行,2022至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达96.77%、98.53%、100.26%和97.57%。因此,纳百川拟募集资金 72,900 万元用于纳百川(滁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360 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和补充流动资金。募投项目将为其承接更多订单、提升市场份额创造必要条件。
(素材来源:公司公告、IPO合规智库、网络公开信息等)
声明:本公众号致力于好文推送(欢迎投稿),本篇文章(含图)不涉及任何商业合作,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勿依照本订阅号中的信息进行投资操作,若不当使用相关信息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需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