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5 15:29
(来源:我的电池网)
【编者按】正极材料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企业容百控股下辖公司——容百科技(微号:Ronbay688005)联合推出正极材料资讯类周报,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正极材料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容百科技
2025年8月25日
攻坚400Wh/kg全固态电池!格林美携手蔚蓝锂芯三年内实现产业化
8月21日晚间,格林美(002340)发布公告,公司多年来作为蔚蓝锂芯(002245)最主要的材料供应商,双方一直保持良好合作关系,近日,双方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一致同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超高比能正极材料与电池技术领域深层次研发工作。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组织专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技术交流互通各自的研发进展,在一年内实现超高比能电池技术突破,三年内推动全固态电池等400Wh/Kg以上超高比能锂电池的产业化,将各自技术成果和产品推向市场,达成各自战略目标。
随着低空飞行器、智能机器人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比能正极材料与电池的产业化技术成为了行业研究与发展的焦点。(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9.5万吨!优先产高密度磷酸铁锂!龙蟠科技拟募资不超20亿扩产
8月21日,龙蟠科技(603906)发布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11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8.5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11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经营主体为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山东锂源,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拟对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进行增资扩股,再由常州锂源向其全资子公司山东锂源进行增资扩股或借款。项目实施地点是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建设内容为新建年产11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生产线。
8.5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经营主体为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湖北锂源,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拟对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进行增资扩股,再由常州锂源向其全资子公司湖北锂源进行增资扩股或借款。项目实施地点是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建设内容为新建年产8.5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生产线。(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国瓷材料拟设合资公司 加码固态电池材料布局
8月19日,国瓷材料(300285)公告,公司近日与王琰签署了《合作协议》。公司拟与王琰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专注于固态电池相关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国瓷材料将以自有资金出资80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80%;王琰以自有资金出资200万元人民币,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20%。
资料显示,在新能源材料板块领域,国瓷材料以高纯氧化铝、勃姆石为战略支点卡位新能源赛道,陆续推出多款锂电池正极添加剂的核心辅材,同步布局氧化物/硫化物两大固态电解质,并筹建合资公司抢占下一代电池材料先机,迎接安全与性能双升级需求。(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恒昌新能源携天一矿业共同拿地 优化新能源材料项目建设布局
8月19日,川恒股份(002895)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贵州恒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昌新能源”)与关联方瓮安县天一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一矿业”)拟组成联合体共同摘牌贵州瓮安县雍阳街道青坑(基础化工园)的55,587.00平方米三类工业用地,出让年限为50年,起始价1,917.7515万元。双方出资比例为恒昌新能源63%、天一矿业37%。
川恒股份表示,此次拟共同摘牌,主要是结合瓮安县“矿化一体”项目整体推进恒昌新能源及天一矿业各自现有土地的情况,为便于双方未来建设项目布局更加高效、合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等目的。双方按比例共同取得拟出让宗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后,将对建设项目的布局进一步磋商,优化项目建设的整体布局。(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圣泉集团拟发行25亿可转债 上半年电子及电池材料营收8.46亿
8月19日,圣泉集团(605589)公告,为满足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拟通过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方式募集资金,发行总额不超过25亿元。
公告显示,圣泉集团本次可转债将用于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计划使用募资2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为5亿元。
资料显示,圣泉集团始建于1979年,是以化学新材料和生物质新材料、新能源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酚醛树脂、呋喃树脂产销量规模位居国内第一、世界前列。圣泉集团子公司山东圣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圣泉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硅碳用多孔碳材料、硬碳类负极材料、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腾远钴业:上半年净利润达4.69亿!同比增长9.94%
8月19日,腾远钴业(301219)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10.30%;归母净利润4.69亿元,同比增长9.94%。
据介绍,腾远钴业主要从事钴、铜、镍、锂、电池材料前驱体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聚焦新能源金属资源开发利用,为全球领先的钴、铜、电池材料前驱体产品生产企业之一。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拥有钴产品3.15万金属吨、镍产品1万金属吨、锰产品1万金属吨、碳酸锂0.5万吨,铜产品6万吨的生产能力。(来源:海融网)
厦钨新能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27.76% 正极材料销量超6万吨
8月20日晚间,厦钨新能(688778)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34亿元,同比增长18.04%;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27.76%;基本每股收益0.61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
上半年,厦钨新能锂电正极材料产品销量为6.07万吨,同比增长35.50%;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含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实现销量3.19万吨,同比增长20.76%;氢能材料方面,公司实现销量1974.61吨,同比增长6.16%。(来源:海融网)
锂盐长协客户订单需求稳定 雅化集团上半年净利润1.36亿元
8月19日晚间,雅化集团(002497)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23亿元,同比下降13.04%;归母净利润为1.36亿元,同比增长32.87%,基本每股收益0.1178元。
雅化集团表示,上半年,公司锂盐长协客户订单需求稳定,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新客户,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公司津巴布韦卡玛蒂维锂矿所产出的锂精矿已用于产品生产,公司锂矿自给率的提升为锂盐产品成本端带来积极影响,但2025年上半年,锂行业受整体供大于求以及关税事件扰动等影响,锂价自二季度开始持续下跌,导致公司锂业务盈利受到较大影响。(来源:海融网)
磷矿产量下滑 川发龙蟒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18.69%
8月18日晚间,川发龙蟒(002312)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6.77%;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18.69%;基本每股收益0.13元。
川发龙蟒表示,上半年,公司磷化工收入实现较好增长,但因天瑞矿业充填技改等因素影响磷矿产量同比有所下滑,导致外购磷矿增加进而增加公司整体营业成本,致使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同比略有下滑。(来源:海融网)
久吾高科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5.04亿元 用于氯化锂项目等
8月18日晚间,久吾高科(300631)公告,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5.0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投资于班戈错盐湖年产2000吨氯化锂中试生产线BOT项目、特种无机膜组件及装置生产线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来源:海融网)
道氏技术拟投建单壁碳纳米管项目
8月19日,道氏技术(300409)公告,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原募投项目“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7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3万吨硫酸镍)”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人民币32,212.77万元,未投入金额人民币143,381.58万元(包含利息收入及理财收益)。根据公司长期战略规划和现阶段发展需求,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中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30,000.00万元变更至“年产12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
道氏技术表示,鉴于公司现有三元前驱体产能足以满足现阶段的订单需求,结合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为更好把握市场机遇,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按照战略轻重缓急,公司决定优先发展单壁碳纳米管项目。(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7月我国碳酸锂产量约7.3万吨 进口锂精矿75.1万吨
8月22日消息,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的数据显示,7月,碳酸锂产量上升,氢氧化锂产量较上月有所下降,中矿资源、宜春银锂公布检修计划,藏格锂业停产。
7月,全国碳酸锂产量约7.3万吨,环比上升4.2%;全国氢氧化锂产量约3.4万吨,环比下降3.1%。全国锂盐产量折合碳酸锂当量(LCE)约10.3万吨,环比上升2.0%。
锂产品进出口方面,7月,我国进口锂精矿为75.1万吨,环比增加30.3%,其中进口量前三的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南非。进口锂矿价格回升,进口价格环比月均上涨约20%。
7月,我国出口氢氧化锂0.1万吨,环比下降80.1%,主要出口国家为韩国与日本;氢氧化锂出口均价为7.1万元/吨,环比下降8.7%。(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丨锂价或仍难脱离底部区间
近期碳酸锂8万元/吨关口的拉锯战,本质是锂行业短期情绪扰动与长期供需格局的博弈缩影,短期看,矿证问题、企业复产、海外供应等变量仍会引发价格震荡;长期看,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性扭转,锂价或仍难脱离底部区间。
撰文丨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