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5 10:34
盛夏的川北,层层茶垄如翡翠般铺展在大巴山深处,四川省万源市的茶农正忙碌地采摘着今年的新茶。一年前,持续的高温天气曾让茶乡遭受重创,三成茶园受灾,茶农损失逾百万元。如今,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国投期货推出的“温度指数衍生品+气象指数保险”双保险模式,让万源茶产业有了全新的风险管理工具,为茶农稳产增收系上了“安全带”。
茶乡的困境
高温之下,好茶险成“烫手青”
万源位于国内富硒地区,是四川省级茶叶重点基地,素有“中国富硒茶之都”的美誉。万源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石窝镇古社坪的摩崖石刻《紫云平植茗灵园记》刻于1109年,为万源种茶的最早记录,也是我国最早记载种茶活动的石刻文字资料。茶产业作为当地的传统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25.2万亩,年产值超21亿元。
然而,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灾害,逐渐成为制约当地茶业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高温天气频发,对农业生产尤其是茶叶、水稻、水果等温度敏感型作物造成严重影响。以茶叶为例,持续高温会导致茶树叶片灼伤、生长停滞,甚至大面积枯死,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2024年夏季,高温导致万源市三成茶园受灾;同年,浙江、福建等茶叶主产区也因热害而减产。
面对风险,人工灌溉、遮阳网等传统农业防灾手段成本高且效果有限,万源茶叶迫切需要更加科学、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双保险模式
多金融主体联合创新的“闭环”实践
为助力万源茶农应对高温风险挑战、增强万源茶产业韧性与抗风险能力,在大商所积极倡导下,工商银行、国投期货等各方协同发力,为农户构建起双模式风险保障——由国投期货为茶叶种植合作社设计挂钩成都地区“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的场外衍生品产品。在约定产品期限内,一旦当日14时气温突破触发值,则达到赔付条件,将高温风险转移至衍生品市场。同时,工商银行联合太平洋保险共同帮扶农户,提供气象指数保险。
国投期货项目负责人曹亚表示,对比大商所温度指数衍生品和气象指数保险可以发现,二者各有特色。温度指数衍生品具备交易要素灵活、交易形式多样、入场离场日期自由、结算便捷高效、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而气象指数保险则普惠易用,温度“基差”相对更小,局部地域保障精准。
“温度指数衍生品覆盖大范围的高温系统性风险,气象指数保险则精准补偿万源市局部小气候差异。”曹亚指出,“”两者并用,是金融市场服务实体产业、服务‘三农’的积极创新和有效尝试,既保障了茶农收益,又提高了风险管理效率。”
“气象+金融”赋能
从“靠天吃饭”到“量天避险”
项目的落地,有望为万源茶产业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万源市石塘镇瓦子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负责人付华尧心里有这样一本明白账:“原先我们种茶是‘看天吃饭’,收成是‘听天由命’。今年有了这两种模式的保险,即使发生高温减产,赔付也能覆盖大部分损失。有了这颗‘定心丸’,茶农们就敢放心投入了。”
据统计,此次项目提供的保障覆盖茶园超过1万亩,总保额超过2000万元,直接惠及茶农1000余户3000余人。在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相关业务负责人看来,项目意义远不止风险赔付,更在于通过金融力量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升级:生产预期稳住了——因风险可控而敢投入、敢扩产;融资能力增强了——保单和期权交易确认书成为“信用凭证”;种植水平提高了——持续温度监测帮助更多种植户建立起更加精细化、标准化的种植流程和操作习惯,产业发展质量持续优化。
在这一双保险模式实践中,“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发挥了十分显著的引领带动作用。据,大商所于2022年发布“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该指数基于中央气象台的权威数据,涵盖全国22个主要城市,包括日平均温度、月度累计平均温度等指标,为温度敏感型产业提供了精准的风险管理工具。
“温度指数的推出,为难以量化的气象风险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道。截至目前,国内已落地11个挂钩“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的产业应用,覆盖大宗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水产养殖、电力销售和居民生活等多个应用场景,为7000余亩农作物提供风险保障430余万元,覆盖东北、华北、华南等地区多个省市。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天气敏感型行业不断增加,气候变化正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不确定因素,实体产业对天气风险管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温度指数为相关产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了新的风险管理思路与选择,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可以利用温度指数开发相关保险产品,为实体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风险管理工具。
“未来,大商所将继续深化温度指数在农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更多温度指数保险、衍生品的创新实践。”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清晨的茶园薄雾缭绕,茶农哼着小调采摘新叶。付华尧捧起一把鲜叶说:“往后茶农的日子,一定比茶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