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5 09:38
(来源:渤海证券财富管理)
1.公司概况
1.1无线SoC芯片龙头,产品工艺持续迭代
恒玄科技成立于2015年,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AIoT场景下具有语音交互能力的边缘智能主控平台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蓝牙耳机、Type-C耳机、智能音箱等智能音频终端产品。凭借前瞻性的研发和专利布局、持续的技术积累、快速的产品迭代,恒玄科技不断推出行业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积极探索无线超低功耗计算SoC芯片领域。
1.2紧握可穿戴市场机遇,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43亿元到32.83亿元,同比增长49.02%到50.85%;预计归母净利润为4.5亿元到4.7亿元,同比增长264.00%到280.18%。2024年,可穿戴市场保持快速增长,终端应用不断升级,客户对主控芯片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公司坚持品牌客户战略,适时推出了BES2800和BES2700iBP、BES2700iMP等一系列智能可穿戴芯片,可适配客户各种不同需求,在智能蓝牙耳机、智能手表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公司全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创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
公司收入规模、增速变化及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变化
2.蓝牙音频芯片业务概况
2.1TWS耳机稳健增长,AI驱动行业格局重塑
TWS耳机市场保持增长,AI进一步提振需求。根据IDC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内蓝牙耳机市场出货量达到5540万台,同比增长20.8%。其中,真无线耳机市场出货3508万台,同比增长5.6%;开放式耳机市场快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出货1184万台,同比增长303.6%。根据FutureSource,全球TWS耳机出货量由2018年的0.46亿部,增加到2023年的3.08亿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27%。
全球TWS耳机出货量
2024年中国AI耳机出货量激增,AI耳机正式进入发展快车道。随着AI逐步进入大众视野,中国厂商将AI应用于主动降噪、空间音频等技术推出了一系列优质产品,尤其在OWS等细分赛道上所推出的主打AI功能的OWS耳机拥有亮眼的表现。根据洛图科技,2024年8月,具有AI功能的耳机销额占比已达1.4%,相较于上年同期销量同比增长763%,销售额同比增长1447%,宣布AI耳机在2024年下半年正式进入发展新纪元。
截止2024年8月中国AI耳机2024年月度销售额
2.2自研核心技术稳扎稳打,持续丰富客户组合
芯片发展势头强劲,产品迭代持续进步。恒玄科技于2021年推出了集成蓝牙、降噪、入耳检测功能的智能蓝牙芯片BES2600系列。该系列中的BES2600YP芯片集成了双核ARM STAR-MC1 CPU和超低功耗Sensor Hub子系统,具有强大的应用处理能力,并支持开放式自适应降噪、AI降噪、辅听功能和空间音频等多项创新技术。根据我爱音频网的拆解分析,2024年上半年,主流热销的36款TWS耳机中,其中3款产品使用恒玄BES2600YP芯片,占比为8.33%。此外,公司随后推出的12nm BES2700系列和6nm BES2800系列芯片,均采用先进的FinFET工艺,成功在客户产品中实现量产出货。
2024上半年热销耳机芯片厂商
市占率较高,客户基础牢固。根据潮电智库对2024年1-10月各大公司TWS耳机芯片厂商出货量的统计,排名前八的厂商分别是:杰理、中科蓝讯、苹果、恒玄、物奇、高通、络达、炬芯。公司始终坚持品牌战略,下游客户涵盖广泛,包括全球主流安卓手机品牌三星、OPPO、小米、荣耀、华为等;专业音频厂商哈曼、安克创新、漫步者等;以及互联网公司如阿里、百度等。品牌客户的广度和深度为恒玄科技提供了重要的竞争优势,推动公司长期发展。
3.智能手表芯片业务概况
3.1智能手表需求不减,国产厂商加速崛起
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保持增长。根据IDC发布的《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4Q1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1亿台,同比增长8.8%。其中,中国市场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3367万台,同比增长36.2%,表现非常强劲。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监测和智能穿戴设备需求的增加,市场正在逐步复苏。根据canalys数据,2024Q2,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4430万台,同比增长0.2%,其中基础手表继续推动市场增长,出货量同比增长6%,特别得益于华为和小米的强劲表现。
音频芯片作为智能手表的核心组件,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根据潮电智库的统计,2023年,苹果、瑞昱、高通、杰理科技、紫光展锐、三星、炬芯科技、易兆微、中科蓝讯、思澈、华为麒麟、恒玄等12个厂家占了全球智能手表主控芯片厂商85%的市场份额。2024上半年,我爱音频网拆解了11款国内热销智能手表,其中有6款产品使用了恒玄科技的芯片,占比为46.2%;3款产品使用了Ambiq Micro公司的芯片,占比为23.1%;2款产品使用了紫光展锐的芯片,占比为15.4%。
3.2产品矩阵不断拓宽,营收占比逐步提升
自主开发智能手表平台解决方案技术、可穿戴平台智能检测和健康监测技术。恒玄科技基于自身平台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智能手表软件解决方案,包括蓝牙音乐/语音通话,流畅的表盘显示技术,传感器和手机之间稳定的数据交互能力等。公司开发的手表单芯片解决方案,率先支持本地音乐的多格式编解码,支持智能手表连接手机/耳机等多种通话模式,支持带独立Modem功能的智能运动手表应用,同时支持BLE心率血氧等多传感器传输协议。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监测的需求日益强烈,基于公司嵌入式神经网络加速器BECO的PPG心率检测技术在逐步研发中,利用手表平台模拟传感器前端实时采样心率PPG信号,进一步提升健康监测神经网络的准确度。
持续加码智能穿戴芯片研发,携手Ceva深化技术协同创新。根据恒玄2024半年报,公司预计投入1亿元用于智能手表SoC芯片研发项目,主要研发方向为单芯片集成低功耗显示技术、图像传感技术,并支持可穿戴平台智能检测和健康监测技术,主要应用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与此同时,Ceva公司宣布将延续与恒玄科技的合作伙伴关系,将Ceva-Waves Wi-Fi6和蓝牙双模IP平台集成到其全新蓝牙/Wi-Fi组合产品中,其中包括BES2610和BES2800系列,助力恒玄科技产品技术持续提升。
Ceva Wi-Fi 6和蓝牙IP助力恒玄科技全新组合产品
4.AI眼镜芯片业务概况
4.1“百镜大战”愈演愈烈,逐步迈向AR终局
Meta Ray-Ban的火爆成功引发了国产厂商的“百镜大战”。Meta Ray-Ban由于多种原因还未在国内市场开售,因此也给国产厂商留出了竞争空间。24年的11-12月,各类AI/AR眼镜新品频出,闪极科技在12月19日发布的AI拍拍镜“闪极A1”更是热度不断,其硬件配置几乎完全对标Ray-Ban Meta,而价格仅为Ray-Ban Meta的一半——前五万台共创版的价格为999元,因此发布会后各平台的预定链接已经全部卖空下架。虽然硬件较Ray-Ban Meta更便宜,但闪极也留下了软件使用付费的商业模式的空间——两个AI功能“AI闪记和AI云盘”,年订阅价格299元,首年免费。目前闪极A1已登录京东、天猫、抖音、拼多多、微信商城等各大渠道的闪极官方店铺开启预售,产品将于2025年1月15日左右正式发货。
Meta Ray-Ban带显示屏效果图
互联网大厂、手机品牌跑步进场,AI眼镜未来已来。Meta、字节等互联网大厂,以及三星、小米等手机厂商都计划推出AI眼镜。三星电子已于今年11月上旬敲定AI智能眼镜项目方案,产品计划于2025Q3上市发售,首批预计销量达50万台。小米也在计划推出新一代AI眼镜,预计于2025Q2发布,雷军预期销量在30万台以上。在一个年出货量超15亿副的传统眼镜市场,如果AI眼镜能够逐步取代智能手机成为新一代移动终端,不管是硬件端的入口还是软件端的数据,都将成为决定相关企业生死存亡的胜负手,而在当下,这一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4.2持续加码AI眼镜投入,积极拥抱新趋势
自研KWS技术,不断优化智能眼镜应用体验。2024年,公司新一代可穿戴芯片BES2800量产上市,在客户智能眼镜项目中处于导入阶段。公司自研的关键字识别技术(KWS),用于检测和触发特定预定义的语音关键字,令可穿戴设备在环境噪音中也可准确地识别用户唤醒词。低功耗的算法设计,确保设备在待机状态下也可监听唤醒词,在检测到唤醒词后迅速响应,激活语音助手或其他语音交互功能,在远场环境中为用户提供卓越的语音识别性能,提高语音交互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
加码智能眼镜SoC芯片研发,赋能新一代AI交互体验。BES2700BP支持最高640×480的分辨率,为轻型智能眼镜增添显示方面的特性后,可使产品实现语音通话、语音播报、信息显示、信息提醒等功能,上述功能特性如结合ChatGPT,可带来全新的轻型智能眼镜用户体验。根据公司2024半年报显示,公司正在加大对智能眼镜SoC芯片项目的研究,预计投入1.5亿元,主要研究领域为单芯片集成低功耗显示技术、图像传感技术及方位加速度传感器技术等,同时升级多协议多标准的无线传输技术。
恒玄科技智能眼镜芯片应用
编发| 邢艳
复审| 张宏魁
审核| 李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