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国信证券获批成万和证券主要股东 券商并购整合加速一年内已完成六单

2025-08-25 08:18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国信证券(002736.SZ)收购万和证券,有了关键进展。

8月22日,证监会批复,核准国信证券成为万和证券主要股东,核准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万和证券实际控制人。随着批文下发,意味着待相关程序完成后,深圳国资体系内规模最大的券商整合将正式落地。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5年以来券商合并落地有加速趋势,两周之前,证监会核准西部证券成为国融证券主要股东,同时核准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国融证券、国融基金、首创期货的实际控制人。

据了解,券商收购完成的关键标准是收购方获得中国证监会关于股权交易、股东变更等相关事宜的核准,除了上述提及的两单券商合并完成外,根据公开资料梳理,2025年以来,国泰海通已经完成工商注册、证券简称更变;瑞信证券更名为北京证券也是在2025年3月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浙商证券收购国都证券也都在2024年底获得了证监会的批复。

最近一年内,已经有六单券商合并案例收到了证监会的核准,整合明显加速。

千亿券商并购再添一例

证券行业又一重要并购获得监管核准。

中国证监会表示,核准国信证券成为万和证券主要股东,核准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万和证券实际控制人。对国信证券通过换股方式依法取得万和证券96.0792%无异议。

根据批复,证监会同意国信证券向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发行3.48亿股股份、向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发行1.57亿股股份、向深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行4963.58万股股份、向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2252.28万股股份、向深圳远致富海十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发行2164.20万股股份、向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2109.98万股股份、向海口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948.31万股股份购买相关资产的注册申请。

回溯公告,2024年8月21日,国信证券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的停牌公告》,正式披露了收购万和证券的初步计划。

2024年9月份,国信证券公布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重组上市。2024年12月20日,国信证券收到深圳市国资委批复。深交所网站显示,国信证券的这起收购于2025年4月10日受理,并于4月11日问询,6月10日回复问询后于6月19日通过审议,再到8月22日获得证监会的批复,这标志着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关键环节已经达成,意味着收购正式完成。

证监会批复表示,万和证券应当切实做好与国信证券的风险隔离,严格规范关联交易,严防利益冲突和输送风险。国信证券应当会同万和证券按照报送的初步整合方案确定的方向,在一年内制定并上报具体整合方案,明确时间表,妥善有序推进整合工作。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册批复自下发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国信证券并购万和证券,属于“大鱼吃小鱼”,截至2024年底,国信证券总资产合计5015.06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合计1186.92亿元,两项指标均居行业前十;截至2024年11月30日,万和证券总资产合计115.33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合计54.06亿元,两项指标排名均相对靠后。

对于并购,国信证券表示,有助于国信证券把握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和发展机遇,同时提升公司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

2025年一季度,经纪业务和投资收益大增,推动国信证券业绩大涨。数据显示,1—3月,国信证券营业收入52.82亿元,同比增长57.1%;归母净利润23.29亿元,同比增长89.52%。

资本市场对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较为看好。从K线图上来看,2025年4月,该收购案获得证监会受理后,公司股价从4月8日的低点8.88元/股开启上涨,截至8月22日收盘,公司股价最高触及15.08元/股,期间涨幅近七成。

券业并购重组持续升温

2024年被市场称为券商并购年,行业的整合有章可循且政策力度空前。

3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推动形成10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4月,新“国九条”出台,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9月,证监会“并购六条”颁布,特别提出要“支持上市证券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12月,上海市发布“并购十二条”,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证券公司合并,打造一流投资银行。

在“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政策导向下,当前券业并购多处开花。

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国泰君安证券换股吸收海通证券,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两家公司合并后的总资产与净资产将有望超越中信证券。目前,该收购案已经尘埃落定,“国泰君安”证券简称在2025年4月11日变更为“国泰海通”。此外,国联证券在2024年12月底完成民生证券99.26%股份过户手续后,也在2025年1月13日完成了证券简称变更,国联民生就此诞生。

此外,浙商证券收购国都证券在2024年底就收到了证监会的批复,目前,国都证券还有3000万股流通股正在过户当中,完成后,浙商证券持股比例将提升至34.76%。

最近的券商完成并购案例中,除了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外,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也备受关注。8月15日,证监会核准西部证券成为国融证券主要股东,同时核准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国融证券、国融基金、首创期货的实际控制人。

此外,2025年3月,证监会批复核准瑞信证券主要股东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北京国资公司依法受让瑞信证券85.01%股权。7月23日晚,方正证券发布《关于出售瑞信证券49%股权的进展公告》表示,瑞信证券(已更名为北京证券)完成股权变动的工商变更登记,公司不再持有瑞信证券股权。新的券商北京证券诞生。

据长江商报不完全统计,最近一年内,券商行业已经有6单并购完成。

目前,还在推进中的券业合并有华创证券并购太平洋证券,五年长跑进入最后攻坚期,截至2025年8月,证监会已受理华创证券变更为太平洋证券主要股东的申请,但尚未正式批复。

此外,2025年5月7日至8日,东兴证券信达证券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其控股股东的股权变更已获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实控人均变更为中央汇金,引发汇金系券商整合预期升温。

责编:ZB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