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2 08:25
□本报记者 胡杨
日前,成都银行与成都农商银行发布任免公告,宣布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人选。值得关注的是,两家银行出现“一把手”对调的情况,成都银行原董事长王晖赴任成都农商银行担任董事长,成都农商银行原董事长黄建军则成为成都银行董事长。
业内人士认为,流动任职是年龄更替、战略转型、监管要求与区域整合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银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导向。成都银行与成都农商银行的案例,属于同一实控人下的管理层对调,这种人事安排有助于打破业务壁垒,提升地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
有助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精准性
有业内人士认为,成都银行与成都农商银行此次人事变动属于同一实控人下的管理层对调。两家银行同属成都市属国资体系,有助于打破业务壁垒,提升地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类似的人事安排并不罕见,北京、上海年内同样出现过相关案例。
例如,不久前,顾建忠正式从上海农商银行“回归”上海银行,履新上海银行董事长。顾建忠先是在上海银行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横跨金融部、港台业务部、公司金融部总经理、授信审批中心、营业部、人力资源部等多个部门,后进入以金融控股、国有资本运营、投资与资产管理为主业同时也是上海农商银行第一大股东的上海国际集团,担任副总经理一职,2018年正式出任上海农商银行行长。纵观顾建忠的任职经历,也属于上海市属金融机构间的高管流动。更早之前,上海银行已向上海农商银行“输出”高管,此前担任上海银行副行长的汪明被任命为上海农商银行行长。
北京方面,人员流动发生在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3家市属银行之间。北京银行原行长杨书剑目前担任华夏银行董事长;北京农商银行现任董事长关文杰,此前为华夏银行行长。近一次调任发生在今年7月,北京农商银行原副行长毛文利获准担任北京银行副行长。
理想情况下,市属金融机构间的高管“对调”或流动,可以成就几个维度的效果,包括战略协同效应、资源优化配置、风险管控统一等。上述业内人士介绍,成都曾印发《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成都银行与成都农商银行“对调”双方了解两家银行的情况,有助于更好地整合客户资源、渠道网络等,增强两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推进地方金融高质量发展。
成都两大银行有望“一把手”对调
根据成都银行发布的公告,中共成都市委决定:黄建军任中共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委员、书记,免去王晖中共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书记、委员职务。中共成都市委同意提名黄建军任成都银行董事长,免去王晖成都银行董事长职务。
同一日,成都农商银行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成都市委关于该行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王晖任成都农商银行党委书记,提名为董事长人选;黄建军不再担任成都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
这意味着成都两家市属银行有望实现“一把手”对调。从履历来看,黄建军和王晖都成长历练于地方金融“沃土”,通过长期在成都银行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本地经验。
其中,黄建军最早在成都银行工作,曾任成都银行办公室秘书科科长、办公室副主任兼目标督查办公室主任、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公司业务部总经理、中小企业部总经理;成都银行高新支行行长,公司业务部总经理,西安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成都银行董事会秘书,成都银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副行长,其间挂职广东省佛山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
王晖则出身于建设银行系统,曾任四川省建行直属支行投资信贷科科长、副行长;建行成都分行投资信贷处处长;建行成都市第六支行行长;建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原成都分行)副总经理;建行成都市第一支行行长。
从历史沿革来看,成都银行1996年12月成立,成都农商银行则是在原成都市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制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10年1月15日挂牌开业。
2018年1月31日,成都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四川省首家上市银行、全国第8家A股上市的城商行。同年,王晖开始担任成都银行董事长。2020年,原为成都银行副行长的黄建军被聘任为成都农商银行行长,后出任成都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