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移动王晓云:智能体通信网络(ACN)——6G网络新变革

2025-08-22 19:43

8月20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紫金山实验室、中国通信学会等单位承办的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江苏南京开幕。在主论坛上,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王晓云发表题为《智能体通信网络(ACN)——6G网络新变革》的主旨演讲。

王晓云介绍,智能体引领AI应用涌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高阶阶段。同时,智能体将从Agentic AI向智能体互联网发展,异构智能体的群智协作成为新趋势。6G是智能时代重要基础设施,智能体是智能社会的基本单元,智能体与6G“双向奔赴”。智能体是6G重要应用场景,带来连接、赋能、管理三大新需求。智能体也是6G内生智能的重要技术路径,驱动6G从AI4NET向Agent4NET演进。

中国移动提出智能体通信网络(AI agent Communication Network,ACN),基于6G内生通感算智安能力为智能体提供连接、赋能、管理等多维信息服务,基于智能体自主的“感知-决策-执行”能力实现6G闭环自智优化,正是应对智能体与6G双向赋能这一趋势的关键方向。

6G使能智能体:服务范式变革

6G将从连接、赋能、管理三个维度使能智能体,带来网络服务范式的变革。优化连接让通信更高效,一是构建动态多模态流量传输能力,应对智能体带来的新信息要素、新流量方向、新流量特征等挑战;二是构建任务驱动的点到点网络互联机制,以支持多智能体按需广域互联,三是构建动态灵活群组通信机制,以使能异构多智能体群智协作。算数赋能让智能更强大,构建通算融合机制,支持低时延算力供给及通算资源协同优化,赋能智能体多样化计算任务需求;构建统一数据服务框架,形成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赋能智能体AI模型训练、数据共享等需求。可信管理让协作更可靠,构建智能体统一管理平台,分阶段逐步支持身份标识、动态授权等能力,应对智能体带来的身份冒用、隐私泄露、行为不可控等安全风险。

智能体赋能6G:生产力变革

为应对运维态网络灵活定制化生成、用户体验升级、运行态网络自适应优化等场景带来的多点、复杂任务协同智能挑战,6G可在特定场景按需引入智能体,构建网络内生“感知-决策-执行”能力。一方面,6G可定义任务智能体及网络能力工具化,以支持意图精确识别、任务高效规划及网络能力灵活调用。此外,6G还需设计高可靠、高实时、强安全的智能体通信协议,以支持网内智能体间、网内智能体与工具间的高效信息交互。

ACN总体发展思路

结合需求的紧迫性及技术发展趋势来看,ACN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网络使能智能体(Agent Oriented Network),通过增强连接、赋能、管理等网络能力,以使能异构智能体群智协作。第二个层次是智能体意图驱动网络(Agent Enabled Network),网络按需引入单个智能体,以支持特定场景的闭环自智优化。第三个层次是智能体定义网络(Agent Defined Network),基于智能体重构6G网络功能、流程及接口协议,实现端到端网络功能全面Agentic化。

王晓云介绍,中国移动积极开展面向6G的ACN技术研究及标准推进,在MWC2024上海展首次发布《智能体通信网络(ACN)白皮书》,在国际标准组织3GPP推动智能体定义及场景需求,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 成立智能体通信网络子工作组,并在ACN概念验证、移动算网融合、数据服务等方面已形成系列成果。

王晓云最后指出,智能体的“亿智智联”孕育巨大机会,已成为业界热点方向。智能体与6G“双向奔赴”面临连接、赋能、管理及网络Agentic化设计等难点,需产业界和学术界各方携手共同攻坚克难。智能体通信网络的架构、技术及协议的标准化极具挑战,需多个行业组织(3GPP、ITU、IETF、CCSA等)协同推进,构建统一标准。中国移动希望与国内外合作伙伴携手,联合推进智能体通信网络的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及产业试点应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