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贷”动非遗传承 西和麻纸“出圈”年销百万元

2025-08-22 16:11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2日电 (刘文杰)“多亏了农行贷款支持,才让麻纸真正‘走’出去。”陇南市西和麻纸轩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苏金平对回访的农行西和县支行客户经理感慨道。这份感谢,源于农业银行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地方特色产业,助力千年非遗传承的生动实践。

西和麻纸,这门延续千年的手工造纸技艺,需历经泡、蒸、踩、砸、切、抄等72道繁复工序,纸质坚柔耐久,享有“千年寿纸”美誉。苏金平家族三代坚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和麻纸制作技艺的传承者。然而,这份技艺曾面临技艺知名度低、销路不畅的困境。他虽萌生了线上电商拓展的想法,但创业初期的资金短缺成了最大难题。

“公司刚成立,收购原料就需要一大笔周转资金,真是急得团团转。”苏金平回忆道。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农行客户经理在开展客户走访活动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困境,次日便主动上门,实地考察生产与经营状况。

尽管存在账户流水不足等传统融资难点,农行客户经理结合其非遗传承背景、实际经营需求和抵押物价值,迅速量身定制方案,高效发放了40万元“抵押e贷”,及时化解了原料收购的资金压力。

获得农行信贷支持的苏金平,不仅稳定了麻纸供应链,更有了创新升级的底气。他将产品从单一书画用纸,拓展开发出书画作品、系列文创产品等10余款多元化形态。市场反响热烈,公司多次成功承接江西等地批量订单,年销售额稳定在100万元以上。更可喜的是,村里从事麻纸制作的农户从不足10户发展到20余户,带动了村民共同致富。

苏金平与西和麻纸的故事,是农行甘肃省分行深耕陇原大地,以金融力量赋能“土特产”出圈、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据悉,该行扎实开展县域客户大走访,精准对接特色产业融资需求,并坚持因地制宜,持续优化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完)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