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2 12:12
事实上,裁员并不仅仅发生在今年。最近几年中,电信和科技企业已经启动了多轮裁员。韩国电信通过重组计划鼓励6000名员工自愿离职;西班牙电信裁员3412人,约占其本土员工的五分之一;美国运营商T-Mobile US裁员5000人,占其员工总数的7%;同样来自美国的AT&T两年中裁员约4.5万人;Verizon两年中裁员约1.8万人;加拿大贝尔裁员4800人,以应对竞争、提高效率、控制成本;英国沃达丰因为公司业绩“不够好”,三年裁员1.1万人,是该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轮裁员;北欧运营商Telia裁员3000人,目的是削减成本;而微软、谷歌、Meta、IBM、普华永道和Chegg等巨头也都启动了大规模裁员……
据跟踪裁员网站Layoffs.fyi统计,今年全球已有171家科技公司宣布裁员,共计80250名科技行业员工离职。TrueUp和Layoffs.fyi平台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科技行业日均裁员约480人。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当下的裁员大潮?总体来看,电信和科技企业纷纷裁员的原因各异,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考虑。
出于控制成本的压力。在宏观经济环境和激烈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企业会考虑通过裁员削减开支、提升利润率、满足投资者预期。英特尔是比较典型的代表,其第二季度净亏损额大幅增加,直接触发了大规模裁员计划以及全球工厂建设计划的收缩,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止血”行为,希望借此快速修复难看的财务报表。澳大利亚电讯同样也是基于利润方面的压力,投资者要求控制成本的呼声高涨,加之此前的裁员计划节支效果明显,今年则继续将裁员作为成本削减计划的延续。
AI和自动化技术替代了人。再就业公司Challenger,Gray&Christmas将AI列为2025年裁员五大因素之一。不得不承认,AI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电信和科技行业吃到了红利,同时这一颠覆性的技术也开始渗透到其内部运营当中。如今,企业均在积极应用AI以提升效率,这直接导致部分传统岗位被取代。以计划裁员40%的英国电信为例,AI虚拟助手“Aimee”每周处理数万次客户咨询,是对话式AI取代人工客服的典型案例。沃达丰在其网络优化领域也应用了AI技术,有效减少了工程师实地检查的需要。微软、亚马逊等公司通过AI优化工作流程和云基础设施管理,用更少的人力维持甚至提升运营规模。包括亚马逊首席执行官Andy Jassy在内的多家企业高管均坦陈,AI的广泛应用将导致公司整体员工规模的缩减。
行业特定发展周期的影响。此轮裁员也与行业发展演变息息相关。以电信业为例,其裁员受到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周期的影响。英国电信和澳大利亚电讯在裁员时都提到了光纤建设接近完成或进入尾声,因此对于人员的需求明显下降。加拿大贝尔也提到,其业务模式正从传统通信服务转向数字化解决方案。这些都表明电信行业正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业务模式转向技术密集型的创新业务模式。这种转型要求企业从依赖人力转向依赖技术,导致岗位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
面向AI等新发展领域重组资源。AI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对自身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改造,将资金和人力资源从传统或非核心业务部门撤离,全力投向AI等代表未来的增长领域。一方面是资金的倾斜。比如,Meta计划投入600亿~65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亚马逊计划投资数百亿美元升级数据中心以强化AI能力。韩国电信、沃达丰、英国电信等已经启动裁员计划的运营商也在大力投资AI领域。不难看出,众多企业尽管面临不等的资金压力,但都在尽力挤出更多的资金用于AI相关领域布局。CrowdStrike首席执行官George Kurtz指出,公司裁员的部分原因在于需要加倍对AI的投资,以加快执行速度和提高效率。另外是人员的再分配。事实上,在裁员的同时,不少企业正在面向AI等最新技术领域招聘“新鲜血液”,希望改变原有的人员结构,以适应AI时代的发展。根据职业平台Handshake的数据,过去两年,在职位描述中使用“AI”的雇主数量增加了400%。
总体来看,2025年电信和科技企业的裁员潮是AI技术革命、企业战略转型、宏观经济压力、行业发展周期变化等多股力量交织叠加下的结果。这与以往行业发展周期引发的裁员潮不同,更像是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裁员已从被动应对危机转向主动战略调整,企业正通过“减员增效”为下一轮技术竞争蓄力。未来,随着AI技术的深入应用,这一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同时催生新的岗位需求,推动行业人才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如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公司分析师Bryan Hayes所说,在AI时代,许多企业都面临双刃剑式的重组,必须在维持适当员工人数和让AI发挥更大作用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