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南京江北新区服务业发展呈现强劲动能

2025-08-22 05:19

(来源:新华日报)

2025年上半年,南京江北新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双区叠加优势,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开放合作为路径,推动服务业实现规模扩张、结构优化、能级跃升。上半年,新区规上服务业核算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1%,数字经济、科技服务、高端商务等产业协同发力,消费活力持续释放,营商环境迭代升级,为新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驱动

数字经济与高端服务业双轮并进

新区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在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构建起多元化、高质量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在数字经济领域,4月1日,新区与中国移动江苏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加快6G关键技术攻关,依托中国移动长三角(南京)科创中心,推动建立6G协同创新基地江苏节点,并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慧交通、信创产业等领域深入开展合作,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国家EDA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工业软件云工程应用创新中心、新一代工业软件实验室,诸多创新平台在此建设运营,为工业软件企业研发创新提供开放式的生态服务;6月新区还联合蜂巢互联、南京创投设立10亿元工业软件专项基金,为关键技术攻关提供有力支撑。不断建平台、落配套、设基金,新区工业软件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显现,目前已集聚相关规上企业115家,14家企业入选省核心竞争力软件企业榜单。

跨境电商发展势头强劲,新区上半年发布《跨境电商专项政策》,从企业孵化、物流补贴、海外仓建设等多维度提供精准扶持,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吸引超40家企业入驻,年度交易额突破10亿元,涵盖高端智造、生命健康、国潮非遗等特色产业带;“芯科出海”跨境运营服务平台的成立更整合了中国制造网、阿里巴巴国际站等优质资源,助力12家涵盖智能科技、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优质企业精准对接全球市场。

产学研协同

科技服务融合催生新动能

通过发挥省产研院资源优势,去年以来,新区合作落地“拨投结合”项目8个、今年力争10个;同时加快推动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川大集萃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建设中试平台,积极推进仿生人体生命支持及测控装置等申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命健康领域,新区两家生物检测服务企业传来捷报。沃福曼研发出国内首个脑血管领域的OCT产品——血管内光学干涉断层成像系统,更适合亚洲人的身体构造,填补国内血管内断层成像检测技术空白;富翰医疗推出国内首台针对婴幼儿、低龄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眼科专用检测系统,为特殊患者的临床眼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案。

不仅如此,全国首个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的落户为新区注入创新活力,目前已接洽全国60余家高校,遴选医药成果995项,成功推动23个项目产业化。

消费升级

商贸文旅深度融合释放新活力

今年上半年,新区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指标增速领跑全市。丰大国际酒店、扬子江运营公司逆势增长,增速位居全市同类企业首位。新区促消费活动亮点纷呈,上半年开展新春年味大集、汽车消费补贴、明星运动员进商圈、老字号嘉年华等各类消费活动324场;引入永辉“胖改”店、超级安踏等各类品牌首店52家;围绕品质休闲外摆、常态化市集、青春小店等方面,打造各类消费场景36处。

不断强化商文体旅展融合,新区把握青奥场馆举办体育赛事、文化演艺等活动契机,引导砂之船等周边商贸企业,联动推出定制化产品和优惠服务,推荐长江之舟等15家企业参与“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促消费活动。

环境赋能

深化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新区审批改革跑出“新区速度”,推行“两评一证”联办改革,芯片之城三期项目半日内完成施工许可证办理;集萃药康综合科研项目通过“精准帮办”高效开工,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新区建立“分级挂包+差异化服务”机制,502家服务业企业纳入挂钩体系,解决诉求192件,满意率99.6%。64项惠企政策上线“宁企通”平台,10项实现“免申即享”;长三角“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为30余家企业提供海外拓展服务。

扬帆破浪立潮头,奋楫笃行正当时。未来,南京江北新区将以更高站位谋划发展,以更宽视野布局产业,以更实举措优化环境,持续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向高端化、数字化、国际化转型升级,还将继续以创新为魂,以开放为翼,以服务为本,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江北篇章,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宁服宣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