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2 04:36
近年来皋兰县交通建设全面开花,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本文图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佳丽
皋兰县融媒体中心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民生福祉的“连心桥”。
近年来,皋兰县交通建设全面开花,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从阡陌纵横的乡村到日新月异的城区,一条条不断延伸的发展动脉,重塑了城乡格局,在惠及民生福祉、驱动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织密路网 方便群众出行
“马路平坦宽阔,城乡公交开到家门口,不到半小时就能到县城,方便多了!”皋兰县黑石镇白崖村村民魏周春望着眼前平整宽阔的许马公路说。更让他高兴的是,自家种植的瓜果蔬菜,也能通过这条新路运往县城市场,卖上好价钱。
一条条大道通途,串联起城乡的动脉;一次次便捷出行,承载着民生的温度。
近年来,皋兰县新建、改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53.031公里,像许马公路这样的一条条“产业路”“致富路”“幸福路”延展在广袤乡村。通过持续攻坚,全县具备条件的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已达到并持续巩固在100%,农产品流通的“肠梗阻”被打通,乡村的“血脉”彻底畅通。
城区交通的嬗变同样令人瞩目。
傍晚时分,在魏家庄片区新建成的名藩大道北延段人行道上,绿树成荫,灯光柔和,居民们或悠闲散步,或驻足聊天,或带着孩子嬉戏,构成一幅和谐宜居的都市生活图景。
名藩大道北延段的建成通车,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区主干道的交通压力,更如同一条强劲的臂膀,有力地拓展了城市向北发展的骨架空间,为未来产业布局和人口集聚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公共交通服务的优化升级,则是打通城乡出行壁垒的关键一环。全县27条公交线路经过科学规划和动态调整,布局更加合理,覆盖更加广泛,全县建制村通公交率已实现100%,“抬脚上车”已成为皋兰人共享的便利。
畅通“血脉” 激活产业动能
交通条件的根本性改善,为皋兰的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驱动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这在黑石工业园区的蝶变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许马公路的建成通车,极大地缩短了黑石工业园区与县城核心区的距离。
“以前大型设备运输、原材料和成品进出,受制于道路条件,效率低、损耗大、成本高。许马公路通车后,单趟运输时间平均缩短了30分钟,物流效率的提升,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更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促进黑石工业园区扩容提质起到积极作用。”黑石镇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随着周边路网的完善和通达性的显著提升,什川古梨园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周末和节假日,通往景区的道路上车流如织。依托交通改善,周边的农家乐、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路畅通了,游客多了好几倍。”什川镇上车村民宿经营者陶启选喜笑颜开。
当前,正在建设的什川黄河大桥总体进度已完成89%,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其独特的“梨”形双塔设计将成为皋兰县的重要地标。建成通车后,将彻底打破皋兰县黄河两岸交通瓶颈,优化区域路网结构,为以古梨园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提供更强劲的支撑。
要素融通 重塑城乡版图
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极大地加速了人才、资本、物资、信息等关键要素的双向流动,推动城乡融合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如今,皋兰“双城生活”和“城乡互访”已成为新常态。城里人周末或假期驱车前往乡村,体验采摘乐趣、品尝农家饭菜、感受田园风光。乡村的新鲜果蔬、优质的农副产品、特色手工艺品,也沿着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丰富着市民的“菜篮子”和文化体验。
“综合交通大会战开展以来,全县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共筹措各类资金2.203亿元,先后实施交通大会战重点项目17个,开工率达100%,目前已有12个项目圆满完工,剩余5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计划于今年底全部建成投用。”皋兰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杨乐涛说。
如今的皋兰大地,一条条公路如纽带般,将星罗棋布的村庄与活力四射的城区紧密串联;一趟趟城乡公交,为这片热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活力与希望。站在新的起点上,皋兰县将继续秉持“交通先行”的理念,持续优化路网结构,提升运输服务品质,让交通建设的澎湃动力,继续奏响发展的时代最强音。(王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