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最强的是创业板

2025-08-21 17:54

(来源:乔令财经)

  7月份以来,创业板指数累计涨幅已经超过20%,趋势强度远超上证和深证指数,创指整体估值也重新回到30倍,但31%的估值分位数依然低于深证的70%以及上证的91%,那本轮创业板为什么会这么强?

  首先我们来看创业板指的结构,根据数据显示,创业板指数第一大权重行业——信息技术的占比是36%,其次是工业32%、医疗12.7%和金融7.8%。

  而信息技术板块中,权重靠前的是中际旭创新易盛,以及胜宏科技,这几家也都是AI产业链上的热门公司,工业板块权重靠前的是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汇川技术,以及亿纬锂能,总的来说创业板指就是一个以AI、光伏、锂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为主的指数。

反内卷的逻辑

  本轮创业板行情,除了AI超高景气度驱动光模块和PCB业绩暴增带来的业绩再定价,还有就是反内卷改变了新能源、光伏等产业的盈利逻辑。

  从宏观角度来看,重复的产能建设和无效的扩张带来了资源的浪费,也让资源无法流向高附加值领域;微观角度来看,因为过剩产能的高强度竞争,电池材料和光伏组件都已进入严重亏损阶段,各大巨头不得不以持续的低价竞争来维持市场份额。

  自2021年以来,工业产能利用率一直处于下滑区间,所以,去产能势在必行。

  2024年7月重要会议就首次提出反内卷,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又明确指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锂电池的价格为什么一跌再跌?根本原因就在于供大于求,碳酸锂价格自2022年60万/吨一路跌至6万/吨,最近已经反弹至8.5万/吨,赣锋锂业中报预亏3亿-5.6亿,两年前赣锋一年的利润是205亿。光伏组件也是卷到各大巨头都陷入亏损,隆基绿能2024年亏损86亿,25年上半年预告亏损26亿。

  在反内卷的行动之下,光伏行业协会、电池工业协会以及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都相继发布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国内前十大光伏玻璃厂商决定减产30%,以缓解竞争。这一过程不仅是对无序竞争、价格战的抵制,更深层次的是对产业发展模式的一次变革。通过反内卷,推进产能优化,防止恶性竞争,倒逼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上。光伏ETF易方达(562970)近期受到资金关注,昨天净流入超1亿。

  这本身对创业板来说是直接利好,供给端的收缩驱动企业盈利能力边际改善,行业进入新的拐点。

创新药的拐点

  年初至今,尤其是港股的创新药指数,涨幅远远超过美股的标普生物和纳指生物科技,本质原因是国内创新药近十年来,在研发领域的持续努力,以及近一年BD规模暴增后的再定价。

  2025年上半年中国License-out交易的首付款总额达到33亿美元,交易总金额达到480.9亿美元,较五年前有数倍的增长,仅上半年总金额数量就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需求端MNC重磅药物专利悬崖即将到来,大多现金充沛,BD迫在眉睫。

  尽管创新药的上涨已经兑现一部分逻辑,但医药产业的研发底层逻辑是工程师红利长期可持续的竞争力。单恒瑞一家就有7000名研发人员,创业板ETF(159915)跟踪的创业板指中就有17家国内医药龙头公司。

  这其中也包括了CXO产业,其实CXO产业的背后也是工程师红利。对于欧美MNC巨头来说,长期以来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就是研发效率和研发成本,而以艾昆玮为例,销售加研发加管理成本的支出占总营收占比超过20%,而泰格医药仅15%,泰格医药的研发成本占比仅有2%左右。

  医药产业接下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预期就是美联储降息。先前我们讨论过联邦基金利率和生物指数呈相关的关系,只要美联储降息,创新药投融资余额回暖,行业整体的项目数量就有望增加,CXO的业务也会增加,行业整体的估值都有望得到重塑。

结尾

  对于创业板指来说,前十大权重股中,最主要还是新能源和AI产业,英伟达现在的产能基本是供不应求,欧洲也在谋划建大规模数据中心,中东此前也表示要建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光模块、PCB的产能、成本几乎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

  当然创业板指不仅是新兴产业指数的代表,目前也是三大指数中估值分位数最低的板块,仅有31%。

  大家可以考虑关注创业板ETF,目前规模有950亿,近一个月以来日均成交30亿,是同类产品中规模第一,流动性较好的ETF。如果有个人养老金投资偏好的也可以考虑Y份额(022907)。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