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太魔幻了!创新药指数的反击

2025-08-21 06:51

真是太魔幻了!

谁能想到,创新药板块今年能够实现完美翻盘!2万多只基金中,与医药、医疗、健康相关的基金收益显著领先,尤其是创新药题材,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等港股及A股市场的创新药相关指数纷纷走强,备受投资者关注。

上涨背后的驱动力

以万得创新药指数代表A股创新药表现,今年以来呈现震荡上行态势;而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在港股市场更是涨势如虹。截至6月30日,万得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一度超过万得医药大类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高达60.87%。

政策暖风频吹,全链条支持注入强心针:自去年起,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政策持续加码,覆盖从研发、准入、临床使用到多元支付的全链条环节。今年3月27日,《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传出,对集采品种的范围和报量、报价规则进行优化,使得市场对创新药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市场前景预期更为乐观。国家医保局还推出了“丙类药品目录”,这一举措通过商业保险覆盖高价值创新药。在审评审批环节,国家药监局等相关部门不断优化流程,大大加快了创新药的上市速度。这些政策组合拳,为创新药行业发展营造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业绩改善显著,盈利拐点提振市场信心:从业绩数据来看,今年是创新药强基本面兑现的年份。市值百亿元以上的港股创新药公司多数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个别公司实现营收大幅增长。A股和港股的一些头部创新药企,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其核心产品开始贡献收入,尤其是海外市场的收入和盈利能力给市场以信心。叠加部分授权品种的收益在报表层面的兑现,进一步提振了市场对创新药物研发投入商业模式的信心。

创新实力凸显,国际化突破带来价值重估:2025年中国创新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得到国际高度认可。在国际合作方面,2025年中国BD(商务拓展)项目占国际大药企合作比例超40%,成为全球早期创新药最大输出国。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License-out)总金额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总金额,达到6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58亿元)。

资金踊跃入场,估值修复催生上涨行情:经历前期大幅下跌后,港股创新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高的估值性价比,吸引了大量资金关注。

从资金流向来看,南向资金2025年大幅流入港股医药板块,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相关的资金规模突破300亿元。创新药作为港股中的优质赛道,自然也吸引了大量外资的买入。在A股市场,同样有不少资金流向具备发展潜力的创新药板块。资金的持续涌入,为创新药指数上涨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指数特性优势显著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具有高度的行业聚焦性。特别是在今年 8 月 11 日修订编制方案生效后,该指数明确剔除了医药外包企业(CXO),成股全部为创新药企业,成为目前 ETF 跟踪指数中首批 “纯度” 达 100% 的创新药指数。这使得指数能够更精准地反映创新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从行业分布来看,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和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的化学药占比相当,生物药在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的比重更高,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覆盖了医药外包这一细分行业、而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则明确剔除了这一类。

指数成份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11,按照申万三级行业分类。

成份股有何不同?

再从成份股集中度看,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集中度更高,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约为75%;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的成份股更分散,前十大成份股合计占比不到5%。

具体来看,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中,药明康德为第一大成份股,主要提供医药外包服务,权重超13%;其次为恒瑞医药,权重超10%;其余成份股权重均在5%以下。

而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权重均超10%,此外还汇聚了更多生物科技公司,如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等,权重也都接近10%。

因此,从市值来看,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既有百济神州、翰森制药等千亿市值以上的龙头企业,也有百亿市值以下的中小药企;而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中,除了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大家熟知的巨头以外,其余成份股市值也都在百亿以上。

指数前十大成份股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公司名称

权重(%)

所属行业

药明康德

13.09

医疗研发外包

石药集团

10.75

化学制剂

恒瑞医药

10.19

化学制剂

中国生物制药

10.31

化学制剂

科伦药业

3.64

化学制剂

康方生物

10.24

其他生物制品

华东医药

3.34

化学制剂

百济神州

9.73

化学制剂

泰格医药

3.03

医疗研发外包

信达生物

9.45

其他生物制品

复星医药

3.02

化学制剂

三生制药

8.06

其他生物制品

长春高新

2.96

其他生物制品

翰森制药

5.80

化学制剂

博瑞医药

2.49

原料药

再鼎医药

4.10

其他生物制品

智飞生物

2.48

疫苗

科伦博泰生物-B

3.62

其他生物制品

信立泰

2.40

化学制剂

诺诚健华

2.91

化学制剂

权重合计

46.63

权重合计

74.97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11,按照申万三级行业分类。

综合来看,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和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都聚焦创新药产业,但两者在编制方案、行业分布及成份股等方面都有所差异。

回测数据显示,剔除 CXO 后的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表现更为出色。2023 年指数发布日以来、2024 年、2025 年初至今,修订后指数业绩表现均更好。自 2023 年 7 月 10 日指数发布以来,修订后指数年化收益率超 47%,夏普比率也更高。年内涨幅方面,截至目前,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累计涨幅超110%,成为港股医药类指数中的佼佼者。

在投资便利性方面,通过 ETF 布局创新药产业龙头,既能把握行业整体机遇,又能有效分散个股风险,无论对于机构投资人还是普通投资者来说是较为理性的选择。

相对于投资个股,配置指数或许更能对冲市场风险。大师姐仔细分析了下,目前市场上有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等产品分别跟踪这两只指数。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指数基本特征、估值水平的基础上做出投资决策。

指数估值情况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

滚动市盈率

31.4倍

51.3倍

滚动市盈率分位

2023年7月10日发布

78.2%

注:指数滚动市盈率及其所处分位截至2025年8月11日。滚动市盈率=总市值/∑近四个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该估值指标和企业盈利紧密相关,适用于盈利相对稳定且受周期影响较小的行业。指数滚动市盈率所处分位指该指数历史上滚动市盈率低于当前滚动市盈率的时间占比,分位低表示相对便宜。分位区间为指数发布日至2025年8月11日,其中,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2023年7月10日发布,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2019年4月22日发布。以上数据仅作为对指数滚动市盈率及其所处分位的客观展示,不代表未来表现,不作为投资收益保证或者投资建议。

最后声明,以上仅是资讯分享,仅是多年投行工作的经验之谈。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