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广州爱尔眼科俞晓艺教授团队实施微创青光眼手术,助患者重返讲台

2025-08-21 14:19

  凌晨三点的广州,53岁的林女士又一次被剧痛惊醒。她的双眼像被充气的气球,胀得生疼——这是晚期青光眼患者的日常。作为病理性近视青光眼患者,她早已习惯与黑暗共处,但持续飙升的眼压带来的疼痛,却让这位退休教师连最基本的睡眠都成了奢望。“那时觉得,能睡个好觉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她苦笑道。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广州爱尔眼科医院,一次开创性的手术尝试不仅让她告别疼痛,甚至重返工作岗位。这不仅是林女士个人的重生,更是点亮了上千万青光眼患者的希望曙光。

被疼痛吞噬的光明

  “我们那个年代,戴眼镜还是‘学霸’的象征呢。”回忆年少时挑灯夜读的场景,她语气复杂。蜡烛光下熬夜备考,让她早早突破1000度近视,却也为日后的眼底病变埋下祸根。40岁后,厄运接踵而至:黄斑破裂、视网膜脱落、白内障……五年前白内障手术后,持续升高的眼压,逐渐收窄的视野将她推向青光眼的深渊。

  林女士最终确诊为开角型青光眼,起初升高的眼压还能用药物去控制,但药物效果越来越微弱,后来已经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了。比视野缺失更折磨人的,是24小时不间断的胀痛,眼睛就像两个充满气的灯笼,又肿又痛,连吃止痛药都不顶用。当传统治疗宣告失败时,一份关于“第三代青光眼引流装置”的治疗方案,成了她最后的希望。

从绝望到希望:一场破茧重生的手术

  “我这个情况已经不奢望视力能够提高了,只求眼睛别再疼了。”面对广州爱尔眼科医院俞晓艺教授团队提出的新型微创手术方案,林女士的诉求简单得令人心酸。

  作为泛大湾区首例第三代青光眼引流装置iStent inject W植入手术,本次手术由广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俞晓艺教授与武哲明主任联袂完成,谈及手术风险,林女士坦然道:“做这个手术,就是给自己一个希望,如果不尝试,连这点希望都没有了。而且我相信两位教授!”手术台上,林女士对医生说:“即使未来看不见,我也相信你们。”令人欣慰的是,手术过程异常顺利。当麻醉渐渐退去,林女士最先感知的不是视觉变化,而是一种久违轻松。“那种胀痛突然消失了,就像有人搬走了我眼球里的大石头。”

  术后检查显示,在不使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林女士的眼压稳定控制在14mmHg。更令人惊喜的是,原本已接近失明的左眼竟又恢复了光感。“本来只求能止痛就好,没想到还能看见,简直是中彩票!”林女士难掩激动,“作为首例手术患者,能被接收治疗,还能收到这样的治疗效果,我真的很感激。现在不仅是能睡好觉、跳广场舞,我还返聘回到工作岗位。”

  问到这次治疗经历,林女士深有感触:“这次手术给我的不仅是治疗,更是希望。医患之间的信任,本身就是最好的良药。我能恢复得这么好实属幸运,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新技术,给更多青光眼患者带来福音。”

从奇迹到常态的医学迈进

  青光眼是我国一种高发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在林女士的背后,是670万同样饱受青光眼折磨的患者,而且预计2025年将突破3000万。俞晓艺教授科普,传统的青光眼药物治疗存在依从性的挑战和副作用的风险,手术则也可能带来不可逆的并发症风险,而iStent inject W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次植入的第三代青光眼引流装置istentinject W是一款全球领先的微创青光眼手术植入物。这项技术的率先引进和实践,是我们在青光眼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俞晓艺教授表示,“通过iStent inject W植入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眼压,显著减少患者的用药负担,同时由于手术切口微小、对眼部组织的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有助于提升患者术后的眼表健康状况,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青光眼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如今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第三代青光眼引流装置的实施与普及,正在让“不痛、不盲、有尊严”成为可能。医学的进步,就是让“幸存者的奇迹”变成“平凡的治愈”。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