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电话会总结 | ZIM(ZIM)2025财年Q2业绩电话会核心要点

2025-08-21 12:07

编者按:聚焦公司高管观点与展望,深挖业绩背后的信息,助力投资者把握先机。

业绩回顾

• **财务业绩**: - ZIM Integrated Shipping Services Ltd.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16亿美元,同比下降15%,主要由于运费率和运输量的下降。 - 第二季度净利润(GAAP)为2400万美元,同比大幅下降,去年同期为3.73亿美元。 - 调整后EBITDA为4.72亿美元,调整后EBIT为1.49亿美元,分别对应29%和9%的利润率。 - 自由现金流为4.26亿美元,同比下降40.2%,去年同期为7.12亿美元。 - 第二季度非集装箱货物(主要为汽车运输服务)收入为1.11亿美元,同比下降13.3%,去年同期为1.28亿美元。

• **财务指标变化**: - 平均每TEU运费率从去年同期的1674美元下降至1479美元,同比下降11.6%。 - 第二季度运输量为89.5万TEU,同比下降6%,主要受中美贸易流量减少的影响。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40%下降至29%,调整后EBIT利润率从25%下降至9%。 - 总债务较去年年底减少1.15亿美元,主要由于偿还债务超过新增债务。 - 第二季度分红总额为4.7亿美元,占季度净利润的30%。 总结来看,ZIM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务表现受到运费率下降和运输量减少的显著影响,导致营收和利润率均同比下滑,同时自由现金流和净利润也出现大幅下降。

业绩指引与展望

• 全年调整后EBITDA预期上调至18亿至22亿美元之间,调整后EBIT预期为5.5亿至9.5亿美元,反映了上半年业绩的稳健表现,但管理层预计下半年表现将弱于上半年。

• 全年平均运费率预计将显著低于2024年水平,且2025年下半年平均运费率将低于上半年平均水平,表明市场定价压力持续存在。

• 2025年全年运输量(volume)预计与2024年持平,尽管上半年受到中美关税不确定性影响,但公司预计下半年运输量将逐步恢复。

• 资本支出方面,公司计划通过灵活调整船舶租赁规模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2025年将有12艘船舶(64,000 TEU)租约到期,2026年将有22艘船舶(70,000 TEU)租约到期,为公司提供调整运力的灵活性。

• 燃料成本(bunker cost)预计2025年每吨成本将略低于2024年水平,有助于缓解部分成本压力。

• 毛利率方面,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4%,调整后EBIT利润率为17%,预计全年利润率将继续受到运费率下降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

• 运营费用率预计将保持稳定,公司通过现代化船队和成本优化措施来提升运营效率,尤其是通过2023年至2024年交付的46艘新建船舶显著改善成本结构。

• 公司在拉美市场的运输量同比增长10%,预计未来将继续受益于拉美与美国及中国之间的贸易增长,成为重要的区域增长点。

• 长期展望中,公司计划在2027年至2028年接收10艘11,500 TEU的LNG双燃料船舶,以进一步增强其环保船队的竞争力,并满足客户对绿色航运解决方案的需求。

• 管理层强调,尽管市场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公司将继续专注于灵活调整运力、优化成本结构以及加强地理多样化,以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增长。

分业务和产品线业绩表现

• 集装箱运输业务:ZIM运营123艘集装箱船,总运力为767,000 TEUs,其中三分之二的运力来自2023年和2024年交付的46艘新建船舶,主要服务于跨太平洋、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全球主要贸易航线。2025年第二季度承运量为895,000 TEUs,同比下降6%,主要受中美贸易关税波动影响。

• LNG双燃料船舶业务:ZIM已签署长期租赁协议,将于2027年和2028年交付10艘11,500 TEU的LNG双燃料船舶。这些船舶将进一步增强ZIM的LNG核心船队,为客户提供更环保的运输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对28艘LNG船舶拥有租期延长和购买选择权。

• 汽车运输业务:ZIM运营14艘汽车运输船,2025年第二季度汽车运输收入为1.11亿美元,同比下降13%。公司在过去几年扩展了汽车运输能力,但由于中国电动车出口受到美国和欧盟关税的影响,该业务面临一定压力。

• 地区市场布局:ZIM在拉丁美洲市场的运量同比增长10%,并在东南亚(如越南和泰国)市场扩大业务布局,以应对中美贸易流量减少的影响,增强地理多样性和业务韧性。

• 船队灵活性管理:ZIM通过灵活的租船策略,在2025年和2026年分别有12艘和22艘船舶租约到期,公司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运力。此外,公司通过长期租赁新建船舶,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

• 非集装箱货物业务:主要包括汽车运输业务,2025年第二季度非集装箱货物收入为1.11亿美元,同比减少,反映了市场供需变化对该业务的影响。

• 现代化船队战略:ZIM通过2023年至2024年交付的新建船舶,显著改善了成本结构和运营效率,并计划通过未来交付的LNG双燃料船舶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市场/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运力过剩压力: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供需失衡,运力增长(2024年增长10%,2025年预计增长6%)显著超过需求增长,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尽管运力闲置率低于1%,但运力过剩仍对运费率形成压力。

• 运费率持续下滑:ZIM的平均运费率从2024年的$1,674/TEU下降至2025年的$1,479/TEU,反映出行业内的定价压力。市场运费率波动性增加,尤其是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

• 地缘政治与关税影响:美中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及其他国家(如印度、巴西)关税政策的变化,导致跨太平洋航线需求疲软,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ZIM通过调整网络布局应对,但东南亚市场增量不足以完全弥补中国货运量的减少。

• 船队现代化与灵活性:ZIM通过引入46艘新建船舶(2023-2024年交付)和计划中的LNG双燃料船舶(2027-2028年交付),提升了成本竞争力和环保优势。同时,ZIM在2025-2026年有34艘船舶租约到期,提供了灵活调整运力以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 区域市场多元化:ZIM在拉丁美洲市场实现了10%的货运量增长,通过扩大东南亚(如越南和泰国)业务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如中国)的依赖,增强了业务抗风险能力。

• 汽车运输市场压力:汽车运输市场因供应增长及中美、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政策而承压。ZIM已调整汽车运输船舶数量,并保持灵活的租赁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 行业整合与网络效应:集装箱航运行业的全球网络效应使得单一航线的供需变化可能对其他航线造成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ZIM需在全球范围内动态调整运力以维持竞争力。

• 未来市场不确定性:尽管ZIM通过船队现代化和区域多元化增强了竞争力,但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如关税政策、经济预期和需求波动)仍对公司及行业构成挑战。

公司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 总收入下降:第二季度总收入同比下降15%,主要由于运费率和运输量的减少,显示出市场需求疲软和收入压力。

• 运费率下降:每TEU的平均运费从去年同期的1,674美元下降至1,479美元,反映出显著的定价压力。

• 净利润大幅下滑:第二季度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3.73亿美元下降至2,400万美元,表明盈利能力显著收缩。

• 利润率压缩:调整后的EBITDA和EBIT利润率分别从去年的40%和25%下降至29%和9%,显示出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恶化。

• 运输量减少:第二季度运输量为89.5万TEU,同比下降6%,东南亚的增长未能完全抵消中国货运量的减少。

• 地缘政治风险: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跨太平洋航线的货运量和运费率造成了重大影响,预计2025年不会出现强劲的旺季。

• 市场供需失衡:全球供应增长持续超过需求,闲置运力仍然较低,废船活动有限,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 现金流减少:自由现金流从去年同期的7.12亿美元下降至4.26亿美元,反映出运营现金流的减少。

• 汽车运输业务收入下降:汽车运输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28亿美元下降至1.11亿美元,显示出非集装箱化货运业务的压力。

• 长期市场不确定性:美国与多个贸易伙伴的新关税协议以及中美贸易协议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的复杂性,可能对未来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 船队灵活性风险:尽管公司在船队调整上保持灵活性,但未来几年内的船舶租约到期可能会对运力管理带来挑战。

• 环保船舶投资风险:尽管LNG双燃料船舶被视为环保优势,但其长期经济效益仍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

• 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运力的增加和需求的不确定性,集装箱航运市场的竞争可能进一步加剧,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 运营成本压力:尽管燃油成本预计略有下降,但整体运营成本仍可能受到市场波动和船队维护需求的影响。

公司高管评论

• **Eli Glickman**:尽管受到美国关税公告引发的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影响,公司通过现代化船队和改进的成本结构,在第二季度减轻了负面影响。管理层对公司竞争地位充满信心,认为ZIM能够应对当前的市场动荡。总体口吻偏**谨慎乐观**。

• **Eli Glickman**:公司第二季度收入为16亿美元,净利润为24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为4.72亿美元,调整后EBIT为1.49亿美元。尽管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公司上调了2025年全年调整后EBITDA和EBIT的指导区间。口吻显示出对未来业绩的**谨慎信心**。

• **Eli Glickman**:由于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税变化,公司调整了跨太平洋网络,并扩大了东南亚市场的业务布局,但东南亚的增量未能完全弥补中国货运量的减少。管理层对2025年下半年的市场需求持**谨慎悲观**态度,预计今年不会出现强劲的旺季。

• **Eli Glickman**:公司在拉丁美洲的货运量同比增长10%,并强调地理多元化和运营灵活性是增强业务韧性的关键。总体语气偏**积极**。

• **Xavier Destriau**: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5%,主要反映了运费率和货运量的下降。调整后EBITDA和EBIT利润率分别从去年同期的40%和25%下降至29%和9%。管理层对市场环境的描述较为**谨慎**。

• **Xavier Destriau**:公司目前运营123艘集装箱船,其中三分之二为2023年至2024年交付的新建船只,显著改善了成本结构和运营效率。管理层强调,长期租船协议和灵活的船队管理策略是公司应对市场波动的重要手段。总体语气偏**积极**。

• **Xavier Destriau**: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运费率将显著低于2024年,且下半年表现将弱于上半年。此外,全年货运量预计与2024年持平,反映出对市场需求的**谨慎态度**。

• **Eli Glickman**:公司对LNG双燃料船的投资被视为未来的重要竞争优势,客户对环保运输解决方案的需求正在增加。管理层对未来的环保船队战略持**积极**态度。

• **Xavier Destriau**:尽管市场供需平衡的传统指标失效,但公司通过灵活调整船队规模和优化成本结构,努力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语气显示出**谨慎乐观**的态度。

• **Eli Glickman**:公司强调对控制可控因素的专注,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和盈利增长,同时采取灵活措施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总体语气偏**积极**。

分析师提问&高管回答

• ### Analyst Sentiment摘要

• **分析师提问**: 您预计全年运输量将持平,这意味着下半年同比将有所下降。我想确认一下,这一预期是基于您对市场本身的看法,还是由于ZIM计划不续租部分船舶,从而导致运输量下降? **管理层回答**: 这是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与2024年相比,2025年下半年运输量的同比下降部分是因为去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运输量创下了历史新高。今年,我们的整体运力(以TEU计)将与2024年相似,但预计第三季度的旺季需求不会像去年那样强劲。此外,由于美国和中国之间关税政策的变化,我们在第二季度调整了运力,这对运输量造成了约50,000 TEU的影响。我们预计第三季度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会有所恢复,但超越去年的记录不太可能。

• **分析师提问**: 当前市场动态非常波动,您提到了一些相关的市场挑战。如果展望未来18个月,您对业务的最佳预测是什么?特别是考虑到您有34艘船舶将在2025年至2026年期间到期续租。 **管理层回答**: 我们认为市场的不确定性仍将持续,尤其是在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环境方面。我们将继续保持灵活性,通过调整船舶租赁来应对市场变化。到2026年底,我们有34艘船舶的租约到期,其中2025年有12艘(64,000 TEU),2026年有22艘(70,000 TEU)。这种灵活性使我们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运力。此外,我们将继续专注于优化船队结构,确保我们的运力能够适应市场动态,同时保持成本竞争力。 ### 总结 分析师对ZIM的提问主要集中在运输量预期和市场动态的应对策略上。管理层强调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公司通过灵活调整船舶租赁和优化船队结构来应对挑战的能力,同时对运输量的恢复持谨慎乐观态度。

点击进入财报站,查看更多内容>>

此内容由AI大模型工具“华盛天玑”生成,并由华盛内容团队编辑审核。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