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共享全球科技红利,这只基金不错

2025-08-21 09:31

来源:投基记

01

全球科技大浪潮

AI科技红利驱动下,纳斯达克指数从4月8日触底到8月15日中旬,纳指突破20000点大关,上涨超过38%。美股科技“七姐妹”中,英伟达股价飙升到184.5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超4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微软紧随其后。

图为纳斯达克指数K线图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年初,DeepSeek的诞生,被视为挑战美国AI垄断的标志性事件,推动中国科技走向世界舞台,中国科技资产重估趋势持续。

东吴证券指出,中国崛起可能推动全球科技竞争优化,而非零和博弈,全球科技将迎来红利共享。

在此背景下,那些聚焦全球科技的QDII可以关注。嘉实全球产业升级(017730)就是其中之一。该基金主要配置美国、中国和香港等地区的科技资产。

得益于对全球科技热潮的前瞻布局,嘉实全球产业升级这一两年来,都取得不错的业绩回报。近1年、2年,收益分别达到39.85%76.84%,2023年成立以来业绩回报105.79%,成为“翻倍基”。

02

AI算力的投资机会

从全球视野来看,全球的AI科技企业正进入 “大模型突破→算力需求激增→云厂商加码投入” 的正向循环。

据券商统计,2025 年上半年共有9家主要公司更新模型,总发布模型数量达21个,较24年明显提速。

到了下半年,更是重磅不断:谷歌DeepMind发布第三代通用世界模型Genie 3,Anthropic发布了Claude Opus 4.1;OpenAI更是发布了备受期待的GPT-5。

这些模型都在能力上实现跃升,如Genie 3可实时生成720p动态世界,GPT-5支持40万字上下文处理。

更关键的是,它们对算力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一来,Token处理量呈指数级增长,算力规模需求激增;二来,模型复杂度提升要求低延迟、高能效的先进算力架构,倒逼全球云厂商加速从“堆GPU数量”转向“优化算力质量”。

资料来源:国金证券 资料来源:国金证券

面对算力饥渴,科技巨头们开启了史无前例的资本开支狂潮。资本开支增速主导科技板块强势走高的逻辑,已在中美历次科技浪潮中得到验证。

今年四大云厂商巨头都在最新的财报季透露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谷歌将全年资本开支上调至850亿美元,重点投入AI专用芯片和光模块集群;微软计划Q3投入超300亿美元,重点建设基于英伟达H200的推理集群;Meta 2026年预计投入超1000亿美元;亚马逊计划2025全年投入超1000亿美元资本性支出,大部分用于AI与云业务扩张。

这种 “模型突破催生算力需求、资本投入支撑模型研发” 的循环逐步强化,形成持续拉动AI产业的核心动力。

当前AI商业化仍处于爆发前夜。截止今年7月ChatGPT用户仅占全球互联网用户的12.7%;美国企业AI使用率目前仅9.4%,未来的空间依旧巨大。但即使如此,头部公司的变现能力已经显现成效。Open AI 2025年前7个月收入达120亿美元,较2024年翻了3倍,目标2029年冲击1250亿美元。

AI资本开支的强持续性也有支撑。无论是当前财报中巨头给出的积极指引,还是未来 AI 广泛应用带来的算力缺口,都将推动投入增长。

更关键的是,科技股的盈利能力也为行情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季报显示,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Q2营收同比增13.8%、净利润增19.4%;微软营收增18%,智能云业务增速更是达到26%;Meta Q2营收增22%、净利润增36%;英伟达最新一季营收更是同比增69%,芯片供需缺口更是其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嘉实全球产业升级基金经理陈俊杰认为,过去两年海外AI投资的范式将有机会同样复刻到国内的投资线索上,半导体行业仍有机会迎来“周期+成长”的甜蜜时刻。

03

借道公募布局全球科技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想要布局全球科技,借道QDII是便捷的选择,而嘉实全球产业升级(017730)正是瞄准全球“科技机遇”的优质工具。

前面也提到了这一两年来的业绩佐证。2.5年105.79%的累计回报率,大幅跑赢同期纳斯达克指数(82.28%)及业绩基准(34.62%)。

简单解析这只基金的优势和特点:

主动权益产品很考验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嘉实全球产业升级刘杰陈俊杰共同管理。

通过观察发现,两位基金经理,采用了全球视野下的动态平衡策略,为产品的收益保驾护航。

首先是区域灵活调配。

基金摒弃单一市场押注,依据全球科技周期动态调配美股、港股和A股仓位。

可以看到,2025年Q1,当关税冲击海外科技股时,基金收缩美股资产,将比例从69.41%下调至53.19%,同步加仓国内优质科技资产。

到了Q2,待美股回暖,又快速提升美股占比至68.97%,精准捕捉全球科技轮动节奏。

图为嘉实全球产业升级各地区权益资产配置: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其次,在个股选择层面,基金既实现了对AI赛道的全面聚焦,又同步完成个股的精准迁移。

今年二季度,其前十大重仓中8只为海外芯片产业链企业,完整覆盖AI硬件 “计算、存储、传输、功耗” 四大核心环节 —— 从算力芯片(英伟达、AMD)、存储(美光)、芯片设计工具(新思科技),到通信芯片(博通、高通)、模拟与功率芯片(德州仪器、MPWR),一网打尽。其中英伟达、博通等行业龙头更是长期稳居重仓行列。

除了布局海外芯片产业链,基金还同步捕捉国产科技机遇。国内晶圆代工企业华虹半导体,便在今年一季度首次跻身前十大重仓,它其既受益于AI驱动的数据中心建设浪潮,也承接了美国关税政策倒逼下国内客户的转单红利。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总结来说,嘉实全球产业升级始终专注 “在鱼多的地方捕鱼”,既不局限于某一区域,也不固守单一赛道,通过灵活调整实现对全球科技红利的精准捕捉。

展望未来AI市场,基金经理表示:站在当前时点,海外AI发展正逐步形成 “模型 - 数据 - 应用” 的商业闭环,从单点突破走向多点开花,未来千行百业将借AI实现效率大幅提升。回归底层逻辑,从第一性原理来看,Scaling Law(规模法则)仍持续有效,对应的,算力是现阶段最看好的核心成长方向。

结语:

全球 AI 产业正处在从 “技术奇点” 迈向 “商业落地” 的关键分水岭,过程中出现阶段性波动实属正常;但从长期视角看,AI向商业场景深度渗透、释放产业价值的大势,始终清晰且不可逆转。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纠结 “何时进场” 的时点,不如聚焦 “如何在场” 的路径。通过定投方式参与嘉实全球产业升级等为代表的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通过定投,可以分散布局、分摊成本,瞄准全球长期产业升级机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