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2025年8月19日最新科技资讯TOP5

2025-08-20 17:03

数智前沿洞察 techlnsight+作为技术、政策的洞察助手,将为您提供最前沿、最热门的科技新闻、研究成果共享,致力于把握创新的脉搏。

8月19日科技资讯TOP5

01

华大九天实现国产EDA重大突破:实现中国存储芯片自主设计、验证到量产!

818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国内EDA龙头华大九天在本月推出中国唯一能支撑超大规模Flash / DRAM量产的存储全流程EDA方案,实现设计-验证-量产一站式服务,直击海量阵列、复杂信号处理痛点,打破国外垄断。据悉,华大九天并为应对超大规模存储芯片对EDA工具的更高需求,在全定制设计平台和物理验证等环节进行了技术创新,有力保障了超大规模存储芯片流片的可靠性与成功率,成为了解决设计难题的“出鞘利刃”。华大九天公司产品包括全定制设计平台EDA工具系统、数字电路设计EDA工具系统、晶圆制造EDA工具、先进封装设计EDA工具和3DIC设计EDA工具等软件及相关技术服务。(快科技、IT之家)

02

国内消费级XR市场AR设备销量同比增长35%

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AR设备销量18.6万台,同比增长35%,主要受益于新品发布与政策补贴。预计全年XR销量60.6万台,AR成为核心增长引擎。(证券时报e公司消息)

03

特朗普政府拟收购英特尔10%股份

据彭博社19日报道称,白宫官员和其他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讨论收购英特尔约10%的股份,若计划顺利实施,美国政府将成为这家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的最大股东。知情人士称,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对英特尔进行潜在投资,将英特尔根据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下称《芯片法案》)获得的部分或全部拨款转换为股权。英特尔已获批总计109亿美元的《芯片法案》拨款,用于商业和军事生产。

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拒绝就讨论的具体内容置评,仅表示在政府宣布之前,任何协议都不是官方的。负责监督《芯片法案》的美国商务部也拒绝置评。英特尔没有回应置评请求。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还吸引了软银集团的投资。软银集团19日宣布计划购买价值20亿美元的英特尔股票,这一举措反映日本科技巨头对英特尔的信心,同时也体现了软银集团扩大在美国投资的战略意图。

04

Meta首款配备显示屏的智能眼镜将于9月正式发布,售价800美元

Meta将在9月发布首款带有sEMG腕带的HUD(抬头显示)智能眼镜,价格定为800美元起。此前,这款眼镜的价格预计将超过1000美元。价格调整部分源于Meta公司接受较低的利润率以刺激需求,这也是新产品常用的策略。该眼镜通过配合其经过长时间开发的sEMG神经腕带进行手指手势控制。据称,腕带将包含在包装内。

05

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十大趋势

  • 一、物理实践、物理模拟器与世界模型协同驱动的具身感认知。物理实践是具身智能的本质,物理模拟器可以构建高保真的训练环境,世界模型可以提供环境当中比较本质的内部特征。三者融合既可以保证丰富、有效、真实的环境,也可以用于训练具身智能机器人与环境的接触和非接触交互的感认知能力,为其决策和控制奠定基础。

    二、多层次端到端的具身决策。由多模态大模型启发的,具有数理基础的认知与规划研究,与生命科学家的成果融合,并与实时的控制模块融合,可以显著增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下的泛化性和实用性。

    三、融合多领域技术的具身智能控制。从控制角度来看,可以融合模型预测、强化学习和生命科学的具身智能控制。一方面可以把模型预测控制的动态优化能力,把强化学习自适应决策融合起来,更进一步的与生命科学的冗余多环路控制机制相融合。这样的话,可以更加让具身智能机器人向人发展,实现具身智能的新控制,提升其在新环境当中的适应性和高性能。

    四、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设计。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设计。通过对于电机、减速器、驱动器、结构、连接件和材料的统一优化,同时与工材领域的科学成果相结合,在物理模拟器当中实现硬件与控制策略的协同优化,可自动探索任务中实现最优的具身智能的机器人设计。

    五、高度协同与动态适配的具身智能软硬件一致性。具身智能机器人需要软硬件的一致性,在硬件开发的阶段需预置适配算法的接口规范,在算法的设计当中又会内嵌物理约束,就是软中有硬,硬中有软,并且通过联合仿真验证,就是有软有硬的情况下,让系统更加保持一致,让软件模块更加接近硬件,让整体系统更加符合我们的软硬件一致性的期望。

    六、具身智能机器人大工厂在仿真环境当中实现自然语言交互、环境生成、机器人本体设计、决策-控制算法以及软硬件一致性算法等研发,让他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且反复进化。这样的系统可以根据性能和需求实现快速设计和实现高质量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为社会服务。

    七、构建大规模高质量具身智能数据集。具身智能大规模高质量数据集,基于物理实体采集与仿真合成构建大规模高质量具身智能数据集。这里高质量是一个关键,关于大规模,科研的期望是让它规模要变小。同时可以显著提升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本体构型优化、多模态训练效率及跨场景策略迁移能力。

    八、融合多智能体协同机制。具身智能机器人集群及与人协同的发展,融合多智能体的协同机制,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集群。同时不断提升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安全性,及其与人的共情能力,让具身智能机器人真正走向我们,真正走向人类,成为人类的朋友。

    九、跨学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开源社区。首先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需要信息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数学物理科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协作,将在全球范围内聚集各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和工程人员,促进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探讨,助力产业链的上下游深度融合和协作发展。

    十、面向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安全评估与伦理建设。通过行为规范验证、决策可解释性分析,和数据安全性研究等,能够确保建立面向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安全评估体系和伦理规范。确保在复杂开放环境中决策的可靠性、可解释性以及行为的安全性,这才使得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走向我们的服务行业。

    这十大技术趋势中,前七个主要聚焦具身智能单体发展,从感知、决策、控制,到设计、研发及数据支持,全方位提升单体机器人的性能与智能水平;后三个趋势则着眼群体智能,通过多智能体协同、开源社区合作及安全伦理建设,构建更完善和谐的具身智能生态系统。相信在这些趋势的引领下,具身智能未来将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更多惊喜与变革,推动各行各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