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0 17:17
(来源:安徽经济网)
转自:安徽经济网
地上是翠绿鲜嫩的芦笋,地下是营养丰富的金蝉——在淮北市烈山区,这种创新复合种养模式,让同一片土地实现“一地一年多茬收成”新创举,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8月19日,记者在中国工商银行淮北分行的同志带领下,冒着摄氏36度的高温,走进淮北市烈山区马场社区,并亲眼见证在这条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之路上,工商银行淮北分行精准投放金融“雨露”,为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强劲的金融动能,实现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精准对接,金融助力特色产业破土而出。据介绍,之前,工行淮北分行在乡村走访时,敏锐捕捉到某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高产芦笋种植并创新性同步发展金蝉养殖的商机。芦笋作为高端蔬菜,一年可收割两到三茬,且市场前景广阔,中间,芦笋长成的叶茎还可作为牲畜优质饲料;金蝉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经济附加值高。经过深入调研和综合研判,该行认为“一地多收”模式收益稳定、风险可控,且负责人扎根当地、信用良好,是普惠金融精准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理想对象。
活用产品,普惠贷款有效破解融资痛点难点。针对合作社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缺抵押”的核心痛点,淮北分行迅速行动,深度剖析普惠产品——“种植e贷”纯线上、免抵押、普惠利率、随借随还、审批高效,契合种植周期等突出优势。产品特性与客户需求高度契合,双方迅速达成合作共识。为确保服务到位,该行组建专门服务团队,下沉入田间地头,现场沟通,精准测算融资需求和成本最佳结合点。为更好地控制风险,他们创新采用“合作社主体+村镇初筛”模式,以更高的效率完成申请、审批流程,信贷资金及时注入,为合作社解决了启动和发展的燃眉之急。
硕果累累,“一地多收”铺就共富之路。在工行“种植e贷”的精准支持下,该合作社迅速建成160亩现代化示范园。今年上半年,示范园首批茎前笋市场售价达到20元/公斤,效益喜人。据测算,芦笋稳产后亩产可达2000公斤,且可持续收益长达15年。同时,地下金蝉依托茂盛的芦笋根系,预计亩产可达上万只,利润相当客观。在银行的大力支持下,该合作社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200亩。“一地多收”模式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更直接带动了周边农民创收增收:该合作社通过租赁农户土地、吸纳当地近百名劳动力参与芦笋采收、分拣、销售等,实现人均年增收1.26万元,不仅促进了共同富裕,而且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更令人欣喜的是,该合作社成功的示范效应吸引了上下游数十户农户和合作社主动选择工行,相继新增贷款近千万元。同时,依托产业链的紧密联系和良好的风控管理,目前相关贷款无一笔不良,多名客户贷款到期也顺利办理了续贷业务,让客户更加体会到信用创造价值。
工商银行淮北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运用“种植e贷”精准支持“一地双收”特色产业,是工行践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高效匹配创新产品、提供下沉式贴心服务,工行拓宽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在支持地方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工行淮北分行将牢记金融为民的初心,继续发挥金融优势,为更多像‘芦笋+金蝉’这样的特色产业插上腾飞的‘金融翅膀’,让金融雨露继续润泽希望的田野,助力绘就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壮丽画卷,以实际行动让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淮北大地上落实生根、开花结果。”淮北工商银行负责人说。
(记者杨军 通讯员付建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