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圣泉集团半年报发布,大涨51%,PPO树脂需求爆发

2025-08-20 18:07

(来源:链塑网)

8月18日,圣泉集团发布半年报,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51 亿元,同比增长15.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01 亿元,同比增长 51.19%。报告期末,总资产 162.80 亿元,负债总额 58.05 亿元,资产负债率 35.65%。

圣泉集团始建于1979年,是一家以生物制造和化学新材料为核心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45年来公司专注于植物秸秆与合成树脂的研发创新,努力将这两大产业做到极致,成为全球知名的生物制造和化学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2021年8月10日公司在沪市主板上市。

公司主要产品是酚醛树脂、呋喃树脂。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化学新材料、电池能源、生物制造”三大核心领域深化布局,在先进电子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生物质精炼等方向取得显著进展。公司表示,在行业整体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公司依靠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实现逆势增长;在AI与新能源革命浪潮中,又凭借PPO(聚苯醚)等低介电树脂和多孔碳材料成功切入高增长赛道,使公司具备持续增长的弹性与韧性。

目前公司酚醛树脂产能达到 65 万吨/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材料、耐火材料、摩擦材料、轮胎橡胶、碳材料、保温材料、轨道交通等领域,产品市场覆盖全国并出口欧美、东南亚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山东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1万吨特种环氧树脂产能,其中涵盖了双环戊二烯苯酚环氧树脂、苯酚酚醛环氧树脂等产品,在行业内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产品矩阵。而此次圣泉对液体酚醛树脂生产线启动技术改造工程,计划再度新增双环戊二烯苯酚环氧树脂和苯酚酚醛环氧树脂生产线。这一系列举措也表明圣泉对这两种高附加值环氧树脂材料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正积极布局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巩固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泉集团)始建于 1979 年,集团总部坐落在济南市刁镇化工产业园,占地面积 3000 亩,现有员工 3000 余名,是一家致力于生物质化工材料、合成树脂及复合材料、铸造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产业覆盖生物质精炼、高性能树脂及复合材料、铸造辅助材料、健康医药、新能源、卫生防护等领域的创新型企业集团

关于业绩增长原因:

  1. 高端新材料业务爆发式增长:先进电子材料(如PPO树脂),受益于全球AI服务器需求激增,公司作为芯片封装和服务器PCB关键材料供应商,PPO树脂需求爆发。

2.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临界点,动力电池需求几何级增长: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多孔碳),通过独创技术开发酚醛树脂基(高性能)和重组树脂基(高性价比)双路线多孔碳材料,切入主流电池供应链。

3. 针对传统业务开发高端定制化产品(如新能源汽车专用树脂、油田特种树脂、高性能特种酚醛,无机温芯盒粘结剂、3D打印树脂等创新产品等),获得市场认可。

4. 生物质产业产能释放与新品突破:大庆基地100万吨/年生物质精炼项目稳定运行,产销平衡。军丘基地木糖醇、L-阿拉伯糖产销提升,获碳足迹认证,并开发木质素衍生品(橡胶再生剂、饲料粘结剂等)。

分业务来看:

1. 先进电子材料及电池材料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 8.46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32.43%;销量 4.01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 14.90%。

2024年,先进电子材料及电池材料实现营业收入 12.42 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 4.74%;销量 6.90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 1.06%。

2. 合成树脂类产品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 28.10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0.35%,销量 39.1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 15.48%。

2024年,合成树脂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53.43 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 4.33%,销量 69.5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 8.85%。

3. 生物质产业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 5.16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6.47%。

2024年,生物质产业实现营业收入 9.56 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 11.74%。

2024年圣泉集团全年营收100.2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经超过52亿元,可以预见,圣泉集团今年营收超百亿没有悬念,大概率将超过110亿。

你是否会为工作中生产线的工艺粗糙、工厂的效益失衡、企业研发创新缓慢的发展困局而头痛?

2025CIM共混智造将聚焦改性一线,拒绝空谈,分享可落地的答案:

工艺论坛:分享材料+性能的工艺秘钥;

工厂论坛:揭秘工厂运营与降本增效路径;

研发论坛:拆解高质化、高值化的技术路线图。

我们将直击高质生产、降本增效、高值创新的核心命题,推动共混产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技术驱动”跃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