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9.12全球首发!“广东机器人第一股”进军人形机器人,助力注塑行业柔性制造突围

2025-08-20 17:53

加入高工机器人专业行业群,加微信:18565829548,出示名片,仅限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本文共约 3061字,阅读完成需 分钟。

18岁,于人而言,正是鲜衣怒马、风华正茂的花样年华,对企业而言,同样是褪去青涩和稚嫩,沉稳开拓进取的黄金年代。

2025年,是“广东省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机器人骨干企业”拓斯达成立的第18周年同样也是机器人行业风云变幻的一年:产业政策、资本热潮和大众舆论将行业推向聚光灯下,具身智能机器人被视作“继手机、汽车后的下一个千万台体量的现象级产品”;人形机器人技能加速进化,从实验室的概念验证走向千行百业的落地应用。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2026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大关,总规模超过181亿元。当人形机器人在舞池赛场等商用文娱领域大展身手时,拓斯达已悄然将人形技术在工业场景中反复淬炼,加速推进“从专用到通用”的制造场景验证落地。

经历了从单一注塑设备业务到机器人、数控机床、注塑机三大核心集群业务的发展,如今,拓斯达将用实际行动宣告18周岁“再出发”——持续深化“AI+制造”战略,用人形机器人打开柔性制造的市场新空间

9月12日,拓斯达将以“AI无界、智造共生”为主题于中国东莞举办“拓斯达全球开放日2025”,在探讨AI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机遇、走进两大全新总部基地实地参访的同时,其首款人形机器人新品也将迎来全球首秀

智造N次进化

从工业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

据拓斯达方面透露,这款即将在9月12日正式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为轮式形态,将率先应用在注塑领域。拓斯达将近20年的注塑工艺Know-How积累转化成机器人的决策逻辑,形成“工艺数据→AI大模型→执行”的闭环设计,促进注塑行业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制造逻辑转变,巩固拓斯达在3C、医疗等高精密注塑市场的优势地位。

在2025上半年,拓斯达先后完成了双臂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码垛工作站等产品验证和实地应用,为轮式人形机器人的机械臂本体硬件、运动控制系统以及端到端大模型等算法作出充足的准备。

具身智能技术的核心在于赋予机器人从“预编程执行”转向“自主学习决策”,在从零部件到人形整机硬件技术日趋成熟的当下,“大脑”和“小脑”已成为限制具身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个可能超乎外界想象的事实是,拓斯达早在4年前就进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布局,并逐步形成了在具身智能机器人控制领域的核心能力,正发挥AI大模型和整机硬件生态“中间件”的关键作用

2021年,一个代号为“X”的控制系统项目在拓斯达内部悄然进行,拓斯达首席技术专家王志成博士表示,起初该项目是为了将新颖的IT技术引入机器人系统,如将虚拟化、容器化等IT技术和机器人控制系统、编程语言打通,更好地让IT技术服务于智能制造业。

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AI大模型在认知推理能力、多模态感知上的提升,AI也亟需寻找和物理世界交互的载体。具身智能的火热兴起,让拓斯达早期布局的“X”项目迎来了突破进展——从机器人控制器升级为“具身智能控制平台”,成为链接AI大模型和机器人硬件的核心枢纽“小脑”

拓斯达先后与国创工软、阿里通义千问、华为云、智谱AI等达成合作,完成了“感-算-控”一体化的具身智能小脑平台,实现从本体硬件到底层操作系统、软件算法的全方位布局。据拓斯达透露,该小脑平台已在拓斯达全系列机器人中实现批量应用,能满足工业领域超过90%的机器人需求

当拥有了中枢小脑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本体、自动化装备系统集成的全方位布局,向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进军变得水到渠成。

今年年初,拓斯达首次展示了双臂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依托新一代X5智能机器人控制平台,1台控制器可以完成对两台机器人的毫秒级响应控制,加上AI大模型的实时推理能力和端到端的执行架构,双臂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精细化操作,以高精度、低延迟的方式实时采集机器人具身模型训练数据,未来将在精密电子组装、医疗微创手术、汽车制造等领域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在今年6月,拓斯达展示了基于端到端AI模型的工业双臂具身智能装箱工作站,依托大模型的实时解析能力,形成具有500Hz高控制与响应频率的“感知→决策→执行”工业级闭环系统,该工站具备物料自主识别、物料位姿变化最优抓取轨迹规划、双臂协同避障等能力,为机器人行业带来分拣、码垛方案的智能化创新。

工业双臂具身智能装箱工作站

而在9月12日,拓斯达计划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新品,将进一步拓展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边界。这款产品承载了拓斯达在人形整机领域全新技术路线验证的重任,可以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生产线协同作业,激活“专用+通用”双轨解决方案,填补当前注塑市场中复杂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空白

正如具身智能行业正逐渐形成的商业化共识——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必须遵循 “场景复杂度递增” 路径,未来,拓斯达计划将轮式人形机器人拓展至装配、检测等应用场景,以智能升级、产线协同的姿态强势进入自动化智能装备的千亿级市场。

两大总部基地正式投产

持续构筑AI生态圈

本次“拓斯达全球开放日2025”的活动主题之一为“智造共生”,当下,智能制造和AI技术融合的拐点正深刻影响整个机器人产业链,拓斯达认为,在深化AI智能决策和软硬件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离不开产业伙伴的勠力同心和生态协同。

今年以来,拓斯达坚持与AI同行,持续开拓制造业+人工智能领域的生态伙伴“朋友圈”:

3月,拓斯达作为首批六家签约企业之一,正式签署“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企业AI创新应用”意向合作协议;

5月,拓斯达携手中国信通院、北大、哈工大、中兴通讯、乐聚机器人等机构参与共建“工业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数据集”;

6月,拓斯达加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同时进一步深化与华为云、智谱AI等大模型企业的合作。

在本次9月12日举行的全球开放日活动中,拓斯达还将首次对外展示两大战略总部基地

正值风华正茂十八载,拓斯达也在2025年相继迎来了智能设备总部基地、全球研发总部基地的投产和落地,同时也将总部乔迁至有“东莞硅谷”之称的松山湖科学城核心区。

拓斯达智能设备总部基地

拓斯达智能设备总部基地

据了解,拓斯达智能设备总部基地占地近200亩,聚焦工业机器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注塑机等核心装备制造,新生产基地采取“产品单元制”模块化生产体系生产效率预计提升30%,满产后工业机器人年产能将超过6万台

同时,拓斯达还计划引入优质战略供应链企业,通过科学空间规划,将上游关键零部件供应商与下游系统集成商集聚,打造智能制造核心配套产业集群,进一步发挥产业链生态协同效益。

拓斯达全球研发总部基地,则下设立研发中心、具身智能实验室、环境可靠性实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等多个高质量、高标准实验室,重点聚焦具身智能领域,围绕智能感知与决策算法、人机交互功能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

研发中心聚焦“客户价值”,让科技走出实验室,让成果快速落地产线,让智能机器人懂工艺、干好活。

拓斯达全球研发总部基地

面对3C电子、汽车制造、锂电新能源等产业链海外迁移的机遇,以及海外客户对“交钥匙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拓斯达全球研发总部基地、智能设备总部基地的投产启用,将加速拓斯达智能解决方案在东南亚、墨西哥等制造业转型地区的市场渗透。

拓斯达表示,作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领域工业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希望更多企业一同链资源、找订单、拓市场,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为制造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AI无界智造共生——拓斯达全球开放日2025将于9月12日于东莞正式举办,150+上下游企业、800+企业精英将共聚一堂,诚邀您一同见证、探索、共话AI智造的未来!更多详情内容,可点击“《9月12日,邀您莅临拓斯达全球开放日2025》”预约开放日席位。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