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0 15:34
(来源:欧洲并购与投资)
软银斥资2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特朗普政府考虑收购10%的股份
美国商务部长Howard Lutnick近日证实,美国政府正争取在硅谷先驱企业英特尔获得10%的股份。这一非同寻常的交易将加深特朗普政府与主要计算机芯片制造商之间的财务联系,也标志着特朗普近期要求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下台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转变。
Lutnick在接受采访时证实了这一计划,而此前一天,多家新闻媒体已报道了特朗普政府与英特尔之间的谈判。这笔投资将通过把拜登政府时期承诺的联邦政府拨款转换为大量英特尔股票来实现,这将使美国政府成为该公司最大的股东之一。
“我们认为美国应该从这笔交易中获益,”Lutnick在解释特朗普推动这项交易的原因时对媒体表示,“显然,这是正确的举措。” 英特尔拒绝对与特朗普政府的谈判置评。
由美国政府持有英特尔大量股份,在该公司鼎盛时期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英特尔的处理器推动了个人电脑的繁荣。但自2007年iPhone问世引发移动计算时代以来,英特尔错失良机,陷入了困境。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热潮中,英特尔进一步落后,而其两家曾经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却借此蓬勃发展。特朗普政府正搭乘它们成功的便车,对它们在中国的芯片销售征收15%的佣金,以换取出口许可证。这些费用预计将为政府带来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在美国政府谈判成为英特尔主要股东之际,日本科技巨头软银集团披露,计划向这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的公司投资20亿美元。软银正以每股23美元的价格增持英特尔2%的股份,这比其宣布投资时的股价略有折扣。受软银大举投资英特尔以及特朗普对该公司的意向影响,英特尔股价飙升近7%,收于25.31美元。
软银投资了一系列它认为具有长期潜力的公司。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软银一直在加大对美国的投资。今年2月,其董事长孙正义与特朗普、OpenAI的Sam Altman以及甲骨文的Larry Ellison一同宣布,将对一个名为“星门”(Stargate)的人工智能开发项目进行高达5000亿美元的重大投资。
“半导体是每个行业的基础,”孙正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战略投资反映了我们的信念,即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和供应将在美国进一步扩大,而英特尔将发挥关键作用。” 特朗普对英特尔的兴趣还源于他希望增加美国国内芯片产量的愿望,这也是他今年早些时候开始第二任期重返白宫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动贸易战的一个焦点。
软银集团的消息传出之际,英特尔仍在推进其坎坷的转型计划,该计划始于前首席执行官Patrick P. Gelsinger时期。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缩减了Gelsinger最初的愿景,取消了国际工厂的建设,并进一步推迟了英特尔在俄亥俄州价值200亿美元的芯片园区项目。陈立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深化与软银的关系。软银在众多新兴技术和创新领域处于前沿,并且与我们一样致力于提升美国在技术和制造业的领先地位。”他补充道:“(软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正义)和我已密切合作数十年,我感谢他通过这笔投资对英特尔寄予的信任。”
“我们希望英特尔在美国取得成功,”Lutnick在采访中说。增加计算机芯片的国内产量也是拜登政府的重要议程,这促成了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的通过。
英特尔是该计划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但它未能扭转颓势,且在《芯片法案》催生的建设项目中也落后了。该公司已从激励计划承诺的78亿美元中获得了约22亿美元——Lutnick嘲讽这是一种“施舍”,并表示如果将其转换为英特尔股票,将更好地服务于美国纳税人。他还称,这些股票将是非投票权股票,因此政府无法利用这些股份影响公司的管理。
但英特尔目前的困境也意味着美国政府正在进行一项高风险投资。英特尔的市值徘徊在1100亿美元左右,仅比陈立武上任时略有上升,较约25年前互联网繁荣初期达到的峰值下跌了60%以上。
在这一新联盟中还有另一个奇怪的转折:8月7日,特朗普总统曾要求陈立武辞职,原因是他担心陈立武在担任风险投资家期间对中国芯片制造商的投资。但这位马来西亚出生的陈立武在给英特尔员工的公开信中表明了自己对美国的忠诚,并前往白宫与总统会面后,特朗普态度软化。总统称赞这位英特尔首席执行官有“令人惊叹的经历”。这一休战显然引发了可能导致美国政府持有英特尔部分股份的谈判。
尽管罕见,但美国政府成为知名公司的重要股东并非没有先例。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之一发生在2008年大衰退期间,当时通用汽车濒临破产,政府向其注入了近500亿美元,换取了该汽车制造商约60%的股份。政府在出售通用汽车股票后,最终亏损约1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