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0 16:1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泡财经)
最近,A股“牛市”氛围渐浓,南南的各大微信群里聊基金、聊股票的朋友突然多了起来,大家好像开始更倾向于将闲钱用于权益投资,事实上,央行最近公布的7月金融数据或论证了这一点。
数据显示,7月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与之相对应,7月居民存款净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近0.8万亿元。
这背后,其实就指向了一个大家热议的话题——“存款搬家”,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事儿。
存款搬家的驱动有哪些?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非银存款的概念,其全称是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主要指的就是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这些“非银行”机构存在银行的钱。
所以,7月非银存款和居民存款出现“一增一减”,很有可能是居民存款向股市搬家的信号。
那么,背后的驱动有哪些呢?
南南最近看了中金公司的一份研报,里面的分析说得比较透彻,这里我给大家简单概括一下:
1、风险偏好提升:随着去年“924”一揽子刺激政策的推出,改善了长期经济预期,人工智能的突破、新消费趋势、创新药等主题也形成了新的投资叙事,居民风险偏好提升。
2、“资产荒”缓解:2023-2024年中国主要的风险资产回报率表现较弱,在这一环境下资金流向银行理财等产品。而随着股市回暖,当前A股累计12个月平均回报达到20%左右,历史上出现类似情形为2009年、2014年底、2019年底,通常出现持续一年以上的存款搬家。
3、美元走弱,海外资金回流:年初至今美元指数持续走弱,在这一背景下,全球资金也从美国回流。海外资金回流后,为获取较高收益,进入A股市场或成为可行选择。
4、实体投资预期偏弱:本轮经济稳增长主要由国企投资拉动,民间投资需求仍然偏弱。截至2025年7月,国企和民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3.5%和-1.5%,在实体投资回报预期有待继续改善的背景下,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以上观点来源:中金公司,2025.08.19)
那么,这轮“存款搬家潮”能持续多久?
中信证券指出,从历史经验来看,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比值负相关性很高,当比值在高位,意味着居民存款相对于股市规模偏多,潜在的资金入市空间更大。截至2025年6月,该比值为1.8,该比值仍处于0.8-2.1的历史区间的偏高分位数,反映出居民存款体量相对股市规模依然庞大。(资料来源:中信证券,2025.08.11)
结合上述机构的观点,南南认为,当前或仍处于新一轮存款搬家的初期阶段,后续存款搬家有望为股市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新“活水”,往哪流?
短期来看,当前市场情绪高涨,成长风格的资产表现相对突出,或更吸引增量资金流入。
但从长期视角看,本轮“存款搬家”的主力军,多来自于银行存款和低风险理财,这类资金的风险偏好较低,或更倾向于稳健低波型产品。
而放眼A股市场,红利资产或是满足这种需求的选择之一。
首先,红利资产具有显著的高股息特征,截至最新数据,中证红利股息率(近12个月)达4.43%,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则维持在1.8%附近。简单来说,红利资产较低风险理财资产仍具有较好的吸引力。(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19,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
除了高股息之外,红利资产还有一个重要的逻辑,在于其拥有较高的安全边际,尤其在市场震荡期表现突出,所以通常被视为防御型工具。
不过,南南还得提醒一句,红利投资虽然是权益类里的防守品种,但和存款相比,波动性依然较大,投资者或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去调整组合里的资产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