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金:宁在股市“笑”,不守债基“哭”?

2025-08-20 16:02

  来源:中金财富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股市和债市的投资者大抵就是如此。

  在隔壁A股如火如荼的同时,债券市场遭遇大幅回调。8月18日,其中10年国债期货单日跌幅到目前位置接近0.3%,30年国债期货甚至单日跌幅1%。股债跷跷板效应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向走势稳健的债基,这次冲击能挺住吗?手里还拿着的债基,应该怎么办?

1

债市为什么下跌?

  本轮债市的调整,其实从7月初就开始了,核心原因就是“反内卷”。

  “内卷”可以理解为无序竞争下的价格战,最终损害整体行业利润;“反内卷”则旨在淘汰落后和重复产能,优化供给结构,稳定价格,让企业恢复合理盈利。所以,反内卷的政策导向,将对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产生直接影响。

原材料涨价了,传导到下游,就有可能会演绎为通胀回升,当市场预期反内卷将推动整体物价上涨时,长期利率将向上调整,进而导致债市下跌。

  除了“反内卷”引发的通胀预期,近期股市的强劲表现是债市回调更直接的导火索。

  在前几年股弱债牛的格局中,不少“收蛋人”都从债基上体会到了稳稳的快乐。但当“牛归”号角吹响,而利率水平越来越低,原本停留在债券蓄水池的资金,便开始了悄悄搬家。

资金都是聪明的,哪个市场更有收益吸引力,钱就会流向哪里。从A股成交量的持续走高、两融余额创下新高、开户数激增等种种迹象来看,居民资金的风险偏好抬升很明显。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之下,债券遭受资金流出“背刺”,回调便在情理之中。

  图:今年以来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

2

回调之后,如何应对?

  目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无疑是:这轮调整到什么时候?手里的债基,是抛还是补?

从债市基本面来看,我们更多倾向于认为,本轮调整是阶段性的回调,而非长期趋势反转。无论是上周披露的7月经济数据、还是近期披露的PPI、CPI、社融等宏观数据,都显示出目前经济基本面还是处于弱复苏格局,资金面依旧偏宽松,利率上行空间有限。

  参考历史经验(如2015年),债市后续走势将受到股市回调资金回流、经济基本面持续承压、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宽松等因素的支撑。总体而言,当前基本面和政策面均指向利率中长期下行趋势未改,而市场情绪和资金供求关系,也在逐步向有利于债市的方向转变。

回到“怎么做”,我们想强调的是:追涨杀跌不是明智做法,在这一点上,债券投资和股市本质上是类似的。

  作为一类稳定有票息收益的资产,债券从2018年以来,除了2020年5-10月,2022年8月-2023年1月债市出现大幅持续调整之外,其他时间都是牛长熊短,且长期看大概率稳步向上。

  图:近10年债券投资年度收益一览

因此,只要相信债券资产的长期趋势,我们不妨采取“每调买机”策略——只要债市被砸出坑,就以纪律化的方式适度参与低位布局机会。

  比如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每跌10bps,就加仓1次。只要拿的时间够长,短期波动带来的浮亏大概率都会修复;而如果能利用短期的大跌加仓,长期收益可能更加惊喜。

  最近股牛债弱的格局,再次凸显出多元配置的意义。债券投资作为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凭借稳定票息和低波动特点,依然是承接理财需求的重要工具。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让每一笔钱合理发挥它的作用,才能让资产配置更具有“反脆弱性”。

没有一类资产能够永远闪耀,也没有任何单一策略能够穿越周期。多元配置,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本微信涉及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所述证券或产品的出价、征价、要约或要约邀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不构成买卖任何投资工具或者达成任何交易的推荐,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建议、投资咨询意见或其他意见,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微信涉及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由您自行承担,中金财富和中金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微信中所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但中金财富和中金公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变更或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中金财富和中金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上述信息、观点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产品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相关服务。

  本微信的版权归中金财富或相关内容提供方所有,未经中金财富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微信中的任何内容。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