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东海研究 | 电子:全球智能眼镜市场上半年同比增长110%,国产半导体设备迎双重突破

2025-08-20 14:50

(来源:东海研究)

证券分析师:

方霁,执业证书编号:S0630523060001

联系人:

董经纬,邮箱:djwei@longone.com.cn

// 报告摘要 //

电子板块观点: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同比增长110%,预计2024至2029年间该市场将保持超过60%的复合年增长率,Meta以73%占据主导地位,小米、RayNeo等新锐厂商加速布局,推动AI眼镜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国产半导体设备在28纳米电子束量测设备和电子束光刻机进行突破,为提升我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供关键支撑。当前电子行业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建议关注AI服务器产业链、AIOT、设备材料、汽车电子国产化。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Meta领跑行业,新兴品牌加速布局。根据Counterpoint最新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型号出货量追踪》报告,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同比激增110%,预计2024年至2029年间智能眼镜市场将以超过6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AI智能眼镜占2025年上半年智能眼镜总出货量的7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Meta旗下Ray-Ban智能眼镜的持续热销,其智能眼镜的全球市场份额在2025年上半年升至73%,以及小米、RayNeo等新品牌的入局,推动市场加速扩容。今年上半年小米发布首款AI眼镜,其仅销售了约一周时间,其整体销量已位居全球第四,在AI眼镜品类中排名第三。AI眼镜市场持续升温,下半年有望迎来新一轮爆发。 近期AI眼镜新品迭出,8月14日,HTC推出其首款 AI 智能眼镜 VIVE Eagle,将于9月1日在中国台湾地区首先上市,定价为 15600 新台币,约合人民币 3739 元。这款设备定位于日常使用,需与智能手机配合操作,兼具实用性与时尚感。核心配置搭载高通骁龙AR1 Gen1芯片,4GB+32GB存储120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支持3024×4032照片/1512×2016@30fps视频;双扬声器+四麦克风,Wi-Fi 6E+蓝牙5.3连接;235mAh电池,续航达36小时待机/4.5小时音乐/3小时通话。根据彭博社,Meta首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Celeste”将于9月正式上市,起售价800美元。该款眼镜配备单目抬头显示器(HUD),支持手势控制,并集成AI语音交互、导航、通知显示等功能。此外,苹果、三星等科技巨头也纷纷布局AI眼镜领域,AI眼镜有望成为AI在端侧应用商业化落地的重要载体,建议关注端侧AI芯片等相关产业链。

国产半导体设备迎双重突破:28纳米电子束量测设备量产,首台商用电子束光刻机启动测试。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仍处低位,关键领域的检测测量设备和光刻设备国产化率分别不足5%和3%。无锡亘芯悦科技成功量产国产首台28纳米电子束量测设备,同时首台商用电子束光刻机"羲之"正式进入测试阶段,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为提升我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供了关键支撑。(1) 8月15日,无锡亘芯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28纳米关键尺寸电子束量测量产设备,在电子光学系统、运动平台、电子电路和软件等方向实现了完全自研,有效解决我国半导体量检测领域关键核心难题,填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关键环节空白、提高国产芯片高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2024年全球半导体电子束量检测设备市场规模达23.83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35.84%。预计2024-2030年中国市场将以22.46%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到2030年将占据全球市场50%。这一数据表明,中国半导体电子束量检测设备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未来潜力巨大。(2) 我国首台国产商用电子束光刻机“羲之”已进入应用测试阶段。研发团队表示,“羲之”专为量子芯片和新型半导体器件的研发需求设计,通过高能电子束在硅片上直接“绘制”电路,最小线宽可达8纳米,定位精度为0.6纳米。该技术无需使用传统光刻所需的掩膜版,具备高度灵活性,适用于芯片研发初期的多次调整与优化,其突破不仅提升芯片研发效率,还为量子光源、光量子网络等前沿领域提供自主可控的技术支撑。“羲之”已与华为海思等企业及科研机构接洽,定价低于国际均价。该设备的加工精度达到国际主流水平,意味着我国在量子芯片制造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

电子行业本周跑赢大盘。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2.37%,申万电子指数上涨7.02%,行业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4.65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2位,PE(TTM)61.03倍。截止8月15日,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半导体(+7.07%)、电子元器件(+9.88%)、光学光电子(+2.36%)、消费电子(+8.26%)、电子化学品(+7.54%)、其他电子(+5.07%)。

投资建议:行业需求在缓慢复苏,价格有所回暖;海外压力下自主可控力度依然在不断加大,可逢低缓慢布局。建议关注:(1)受益海内外需求强劲AIOT领域的乐鑫科技恒玄科技瑞芯微中科蓝讯炬芯科技全志科技。(2)AI创新驱动板块,算力芯片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龙芯中科澜起科技,光器件关注源杰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天孚通信。(3)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预期的半导体设备、零组件、材料产业,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盛美上海富创精密新莱应材中船特气华特气体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晶瑞电材。(4)汽车电子受益于新能源车高增长与国产化机遇的板块。关注功率板块的新洁能扬杰科技斯达半导宏微科技;MCU市场的国芯科技兆易创新等;CIS的韦尔股份、思特威格科微;存储的北京君正江波龙佰维存储;模拟芯片的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等。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2)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风险;(3)地缘政治风险。

// 正文 //

1.行业新闻

1)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

人民财讯8月12日电,根据Counterpoint《全球智能眼镜型号出货量追踪》报告,2025年上半年国际智能眼镜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10%。Ray-Ban Meta智能眼镜的强劲需求以及小米、RayNeo和一些小品牌新厂商的加入推动了这一增长。Meta在全球智能眼镜市场的份额在2025年上半年升至73%,这主要得益于强劲的需求及其主要生产合作伙伴Luxottica的产能扩张。(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2)国产首台28纳米关键尺寸电子束量测量产设备出机

8月15日,国产首台28纳米关键尺寸电子束量测量产设备在锡成功出机。电子束晶圆量检测设备是芯片制造领域除光刻机外,技术难度最大、重要程度最高的设备之一。此次出机的28纳米关键尺寸电子束量测量产设备,由无锡亘芯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在电子光学系统、运动平台、电子电路和软件等方向实现了完全自研,能有效解决我国半导体量检测领域关键核心难题,对于填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关键环节空白、提高国产芯片高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信息来源:芯智讯)

3)国产首台商用电子束光刻机羲之开启应用测试,助力量子芯片技术突破

我国首台国产商用电子束光刻机“羲之”已进入应用测试阶段。该设备的加工精度达到国际主流水平,意味着我国在量子芯片制造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研发团队表示,“羲之”专为量子芯片和新型半导体器件的研发需求设计,通过高能电子束在硅片上直接“绘制”电路,最小线宽可达8纳米,定位精度为0.6纳米。该技术无需使用传统光刻所需的掩膜版,具备高度灵活性,适用于芯片研发初期的多次调整与优化。(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4)特朗普:考虑对半导体加征300%关税

8月15日,特朗普在前往阿拉斯加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峰会的空军一号上告诉记者:“我将在下周和后周对钢铁和芯片——芯片和半导体——我们将在下周、一周后的某个时候设定关税,对进口半导体的关税可能会更高。我的利率会是 200%、300%。”(信息来源:芯智讯)

5)时隔四年,小米重夺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第一

8月13日,分析机构Canalys最新研究显示,受关税不确定性持续影响,2025年第二季度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1%,出货量为2,500万台。小米凭借强劲的Redmi系列销量及渠道覆盖面的扩张,时隔四年首次(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重夺榜首,出货量达470万台,市场份额19%,同比增长8%。传音以450万台出货量位居第二,市场份额18%,在入门机型组合新品发布的带动下,同比大增17%。三星以430万台出货量排名第三,市场份额17%,同比下降3%,但在越南和新加坡等市场,其5G机型的需求增长,主要受益于Galaxy A065G和A165G机型价值主张的改善。受入门级市场竞争加剧影响,OPPO(不含一加)排名第四,出货量350万台,市场份额14%,同比下降19%。vivo以280万台出货量位列第五,市场份额11%,同比下降21%,该厂商正进行战略调整以提升盈利能力。(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6)再生晶圆大厂RS宣布在台湾建新厂,目标月产能30万片8月13日,全球再生晶圆大厂RS Technologies 宣布,为了应对的旺盛的需求,从事再生晶圆业务的中国台湾子公司“艾尔斯半导体”已取得了第2工厂(原半导体相关制造工厂旧址),将开始进行增产投资。该工厂预定在2027年下半年开始量产,2027年度月产能目标为5万片,之后将在2028年度扩增至20万片、2029年度25万片、2030年度进一步扩增至30万片。(信息来源:芯智讯)

7)英伟达RTX 5090D v2发布:显存容量和带宽削减25%,定价16999元

8月12日,英伟达(NVIDIA)面向中国大陆市场正式推出了全新的 GeForce RTX 5090D v2版本,取代了年初推出的 RTX 5090 D,整体的显存和带宽削减了约25%,以满足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要求,定价人民币16999元。(信息来源:芯智讯)

8)台积电宣布将退出6英寸晶圆制造

8月12日,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表示,为最佳化组织运作与精进营运性能,经完整评估,决定两年内逐步退出6英寸晶圆制造,并持续整并8英寸晶圆产能,以提升营运效益。(信息来源:芯智讯)

9)美光宣布:终止移动NAND开发

针对“美光近日中国区裁员”一事,美光正式回应CFM闪存市场:鉴于移动 NAND 产品在市场持续疲软的财务表现,以及相较于其他 NAND 机会增长放缓,美光将在全球范围内停止未来移动 NAND 产品的开发,包括终止UFS5的开发。美光表示,此项决策仅影响全球移动 NAND 产品的开发工作,美光将继续开发并支持其他 NAND 解决方案,如SSD和面向汽车及其他终端市场的NAND解决方案。美光还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和支持移动 DRAM 市场,并提供业界领先的 DRAM 产品组合。(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10)华硕:90%的PC和主板生产已转移

8月15日消息,据Tom's hardware报道,PC大厂华硕在2025年第二季度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已将其主板和 PC 的大部分生产都已经扩展到海外工厂。除此之外,该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末也已经将其服务器生产转移到美国。(信息来源:芯智讯)

2.上市公告重要公告

2.1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2.2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3.行情回顾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2.37%,申万电子指数上涨7.02%,行业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4.65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2位,PE(TTM)61.03倍。

截止8月15日,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半导体(+7.07%)、电子元器件(+9.88%)、光学光电子(+2.36%)、消费电子(+8.26%)、电子化学品(+7.54%)、其他电子(+5.07%)。海外方面,台湾电子指数上涨0.62%,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1.32%。

本周半导体细分板块涨跌幅分别为:被动元件(+12.32%)、数字芯片设计(+10.18%)、印制电路板(+9.28%)、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9.01%)、电子化学品Ⅲ(+7.54%)、半导体材料(+6.00%)、模拟芯片设计(+5.88%)、集成电路封测(+5.16%)、其他电子Ⅲ(+5.07%)、光学元件(+3.85%)、分立器件(+3.43%)、LED(+3.36%)、品牌消费电子(+2.76%)、半导体设备(+2.47%)、面板(+1.25%)。

我们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部分美股科技股,并将相关信息更新如下。目前美股科技股基本发布了二季度财报,同环比大部分取得了上涨。本周涨幅较大的为英特尔(+23.11%)、恩智浦(+10.44%)和安森美半导体(+7.20%)。

4.行业数据追踪

(1)存储芯片价格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小幅度反弹,但自2024年9月起,DRAM现货价格略有承压,部分DRAM细分产品价格自2025年2月中旬开始有所回升,波动上涨至6月,其中6月整体涨幅较大,DDR4价格已升至2022年的前期高点,7月起价格顶部震荡。NAND Flash合约价格在大幅下滑后于2025年1月回升,涨势已延续至6月。

(2)TV面板价格小幅回升后企稳,近期有所下跌,IT面板价格逐渐稳定。

5.风险提示

(1)下游终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复苏程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相关企业库存积压或相关工程建设进度放缓,并可能再度影响产业链内部分企业的稼动率;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内部分细分成熟制程市场或因为参与者众多出现竞争激烈现象,大幅压缩产品利润空间,进一步影响企业业绩表现;

(3)地缘政治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和相关进出口管制进一步升级,可能导致相关芯片、设备、原材料紧缺,或造成半导体供应链风险。

// 报告信息 //

证券研究报告:《全球智能眼镜市场上半年同比增长110%,国产半导体设备迎双重突破——电子行业周报2025/8/11-2025/8/17》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9日

报告发布机构: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声明 //

一、评级说明:

1.市场指数评级:

2.行业指数评级:

3.公司股票评级:

二、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保证以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逻辑,采用合法合规的数据信息,审慎提出研究结论,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

本报告仅供“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员工及经本公司许可的机构与个人阅读和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机构和个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保证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公司客户如有任何疑问应当咨询独立财务顾问并独自进行投资判断。

四、资质声明: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合法证券经营机构,已经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我们欢迎社会监督并提醒广大投资者,参与证券相关活动应当审慎选择具有相当资质的证券经营机构,注意防范非法证券活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