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俞敏洪出新书《做自己的追光者》,“接地气”地为青年成长点亮前行之路

2025-08-20 12:34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8月20日,俞敏洪新书《做自己的追光者》正式面市,该书是他结合40年教育经验,为16岁到24岁青年学生打造的成长指南。书中聚焦学业成长与人生规划,通过分享切实可行的理念和方法,助力青年在关键抉择期找到方向,以 “追光” 姿态应对成长中的迷茫与挑战。​

书中没有空洞大道理

作为俞敏洪系统梳理学业规划与人生成长两大主题的著作,这本书延续了他励志演讲中 “接地气” 的风格。书中没有空洞的大道理,而是真诚、坦率地和读者分享人生经验。

《做自己的追光者》,果麦文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我从年轻时高考落榜,到做新东方3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过太多困顿与起伏,但在与困难数次交手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保持内心的乐观是战胜困难的第一要义!”俞敏洪说。

三次高考终入北大的经历,让俞敏洪深刻体会 “失败不是终点”;在医院静心背诵 1万个单词的过往,印证了 “低谷时偷偷努力最有用”。这些真实故事串联起来,为青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俞敏洪

“不要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要放弃对生命中能让自己内心发光的事物的追求,不要把眼前暂时的困境当作自己终身的命运。” 这种从自身经历提炼出的信念,让书中的建议更具说服力。

解答“大学空心病”等困惑

从三次高考到创办企业,从田间地头到踏入直播间,俞敏洪用一生践行"做自己的追光者"。在新书中,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将过往经验提炼为实用的建议,精准应对青年从高中到社会阶段的实际需求。

“人生能够全力拼搏的转机不多,考大学是最关键的一次。”在学业成长部分,俞敏洪深入解析高考应对策略、大学生活适应、学习规划制定等核心议题,解答 “高考迷茫期”“大学空心病” 等困惑,提出“为终身不毕业而上大学”,分享青年学子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意义。​

人生规划板块则聚焦志向确立、时间管理、资源利用、就业选择等现实问题。无论是高中生对考试的焦虑,大学生对专业的迷茫,还是初入职场者的价值困惑,都能在书中找到对应的分析与建议。

书中将宏大目标拆解为具体步骤,让青年清晰地看到努力的方向和成长的路径。​俞敏洪详细阐述了人生的“三识”、两大能力以及八个成长标志,并提炼出思考、选择、目标、行动、进取、挑战等六个成长关键词,为身处迷茫的学生指点迷津。

成长远比“成功”更为重要

“成功”没有固定的公式,成长远比“成功”更为重要,这是俞敏洪在自序中强调的观点,也是全书的核心观点之一。他认为 “成功” 没有固定公式,而成长有迹可循,并分享了四个关键原则:找到热爱并转化为事业,保持好奇以拥抱变化,通过阅读与阅历丰富自我,保持乐观并创造社会价值。​

“我希望同学们选择更加喜悦的道路,克服困难,努力前行。”这些理念凝结成书中的“追光哲学”:鼓励年轻人在漫长青春路上做自己的追光者,用持续的小进步积累人生光芒。

“真正的成长,是不断重塑我们对人、对事、对世界认知的过程,是如同竹子不断抽节拔高的向上生长。” 俞敏洪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