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数字齿轮”牵动田间与车间|“工业大县”调研行之贵阳市观山湖区

2025-08-19 15:41

  牛,也能抵押贷款,在贵州今牧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贵州今牧王),这群牛,很不简单。

  在黔南州瓮安县的贵州今牧王养殖区,每头牛的耳朵上都别着一个黄色耳标。“这小小的耳标可不简单,它是牛的‘电子身份证’,也是这群肉牛能背上贷款的关键。”贵州今牧王董事长吴晓凤说。

佩戴耳标的肉牛

  每个耳标上都印着一串独特的编码,里面藏着的物联网传感设备能实时捕捉肉牛的体温、运动量等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再通过无线网络,汇入位于100多公里之外的贵阳市观山湖区贵州东彩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贵州东彩供应链)生态牧业数字经济运营管理平台。

贵州东彩供应链研发的耳标

  “对养殖户来说,买牛犊、备饲料等都需真金白银,资金回笼却需要一年半载。”贵州东彩供应链首席运营官张忠华说,平台融合数据化、标准化、市场化、金融化等手段,提升畜牧养殖业数字化管理能力,并将肉牛转化为“数字牛”“资产牛”。

  数字浪潮席卷各行各业,重塑着经济发展格局。近年来,贵阳市观山湖区正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坚持以大数据发展为引领,纵深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在数字产业、融合应用、数字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贵州东彩供应链的生态牧业数字经济运营管理平台

  如今,在观山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格局加速成型,大数据就像毛细血管,渗透到田间地头、车间厂房、文旅景区,“数字齿轮”助力传统产业焕发新机,新兴业态加速生长。

  通过物联网传感设备(如活体感应、实时定位、ID身份证和视频监控等)及数据云平台,贵州东彩供应链对生物资产进行识别、价值评估、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实现活体抵押融资模式。

贵州东彩供应链的生态牧业数字经济运营管理平台

  “我们创新实践‘按牛贷款、按牛监管、出牛还款’的服务模式,有效提高银行风险管控可靠性及资金投放效率,同时解决养殖业资金投入大,回款周期长的问题。”张忠华说。

  数字经济成功破解了畜牧产业发展的资金难题,东彩公司的创新之举不止于此。从货源采购、饲料配比,到养殖技术指导、防疫诊治,再到销售渠道拓展,每一个环节都有大数据作为支撑。

佩戴耳标的肉牛

  “我们养殖了1500头肉牛,其中有近一半的牛只通过贵阳农商银行贷款700多万元。”吴晓凤说,而且现在养牛跟着数据走,心里有底,收益也更有保障了。

  截至目前,贵州东彩供应链已协助贵阳农商银行在全省9市州55个区县365家养殖企业发放肉牛抵押类贷款,纳入平台监管的牛只累计超过16万。

  数字技术链接养殖园区结出硕果,制造业车间里的智能革命同样如火如荼。

中安科技生产车间

  观山湖区中安科技集团生产车间,每条生产线旁仅有一两名工人,他们只需在操作平板上输入生产指令,从拉丝、绞线,到绝缘、成缆的整个生产流程便自动有序地展开。

  中安科技产品涵盖35kV及以下中高压电力电缆、低压电缆、光伏电缆等,远销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500余高清摄像头、工控机和传感器,5个生产车间、百余条生产线的运作情况以3D可视化的形式实时呈现在数据看板上,这便是中安科技和中国移动共同实施的“5G+AI数字孪生工厂”项目。

中安科技生产车间

  这个由中安科技与贵州移动联合打造的项目,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通过覆盖百余条生产线的数据同步采集,实现了销售、客户、项目、生产、库存等各个环节的紧密连接,构建起一个可视化数字孪生平台。

  让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同步运转,在中安,传统电缆生产制造迎来三大颠覆性变革。

中安科技工业化4.0大数据中心

  “有了‘5G+AI数字孪生工厂’,从原料入库到海外物流,全流程数据自动生成三维画像,实现管理可视化;系统秒级分析产线利用率、区域销售冠军、爆款产品趋势,助力决策智能化;每台设备专属二维码,质量问题5分钟锁定源头,做到追溯精准化。”中安科技厂长王传福说。

  数字革命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厂区运营成本降低了50%,产销对接效率提升30%。

  从工业制造的智能车间转身,来到观山湖区朱昌镇的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这里又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在一栋经过改造的农房里,一家数字文化企业的员工们又投入新一天的忙碌工作,程序员们对着电脑屏幕编写代码,主播们则在直播间里向网友介绍贵州的非遗产品。

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

  曾经,小兰山所在的高寨村是一个传统村落,以农业和简单的乡村旅游为主。如今,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它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产业村落。

  目前,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产业集聚初具规模,多彩新媒及上下游生态企业40余家落户村落,基本形成影视投资、内容制作、节目生产、技术研发等产业聚集格局,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数智产业园。

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

  预计一期建成后可吸纳千余名职工,2025年带动村落年产值突破十亿,为村集体增收逾500万元。

  2025年数博会即将启幕,小兰山也做好了准备。“贵阳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将围绕数据要素驱动已形成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生态场景智能化治理的实践标杆,在今年数博会期间举办交流活动。”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相关负责人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登芳

二审 江婷婷

策划 | 三审 岳振

———————————————

  编后语 | 兴业、强县、富民,工业是重中之重。贵州提出,促进县域工业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发展,推动全省县域工业提质增量,到2027年,全省县域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0%左右。目前,在“六大产业基地”所涉重点区域,一批“工业大县”在加速崛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推出“工业大县”调研行系列报道,请读者跟随记者的脚步与视角,去感受贵州县域经济“稳”与“进”的产业力量。

系列报道——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