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绿城的“高周转”,把碧桂园都惊到了……

2025-08-19 16:58

前几天,艳姐看到了一条关于绿城的热搜,一眼扫过去,几个关键词相当扎眼:

43天、45.9亿、4盘齐发、10天开工、80天开盘……

这一连串的数据暴击,要是放在几年前地产黄金年代可能不算什么,但放在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这种颇具“高周转”遗风的打法,还是相当另类的。

艳姐仔细看了下这条热搜,讲的是绿城中国在西安“卷”疯了的故事。

据了解,绿城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连续在西安狂撒近46亿,拿了4块地,足有260亩

有的地块,绿城从拿地到进场开工,前后不到10天;有的地块,地是6月下旬才拿的,开盘时间已经计划放在9月底,前后可能就80多天……

前两天,绿城在西安直接把新进账的4块地的案名,一口气全给公布了。

不到一个半月连拿4块地、2个月不到又一口气公布4个项目案名,别说放在西安,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都算向市场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摆明了这是要抢种抢收、瞄准西安的年度销而来的。

绿城在西安的打法风格为何如此激进?操盘路径究竟卷到何种程度?大手笔拿地的钱究竟又是从何而来?

今天艳姐就借着绿城在西安的路径,跟大家一起好好聊聊。

01

43天、46亿、3区4地

高周转的记录被绿城刷新了

其实绿城今年在西安出手拿地的时间并不算早,一直到5月7日,绿城才姗姗来迟,拿下了年内第一块西安的土地。

但此次拿地仿佛给绿城按下加速按钮,此后绿城分别在6月10日、19日接连出手,连连夺地。

这一连串拿地的动作里也是有讲究的:

5月初绿城是以板块“首宗万元地”的标签刷新记录的,短短一个月后,这个记录又被绿城自己给刷新了。

6月19日当天,绿城直接一日之内直下两地,在高新、未央两处开花。

至此,绿城年内在西安拿地耗资已经达到45.9亿拿地数量、拿地金额,都是2025年以来西安市场第一名

46亿的拿地金额是什么水准?其实做几个横向对比就知道了。

从时间维度看:整个2024年全年,绿城在西安只拿了3宗地,耗资20亿左右;结果短短一个半月,绿城拿地金额已超出去年两倍之多,不排除下半年绿城在西安进一步加码。

从全国维度看:中指院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绿城凭借522亿拿地金额排在全行业第二,仅以微弱差距落后于老大哥中海。

仅在西安一城,就占据了绿城近9%的拿地金额,这座城市是绿城在长三角大本营之外,下重注的城市。

下重注也就罢了,关键是在这几块地上,绿城再度展现了其恐怖的速度。

除了“43天,3区4地,45.9亿”这种霸道的数据,艳姐还了解到,绿城未央地块6月下旬拿地,仅仅10天,现场施工的图片已经曝光,一个多月后就公布了绿城·绿汀芳菲的案名,并计划9月底开盘,算下来前后只用了八十多天。

这其实就是绿城在西安的常规速度而已,此前有数据统计,早在2024年上半年,绿城在西安的新项目从拿地到首开,周期由6.7个月提速至3.5个月。

绿城不仅在加大对西安的投资,而且还压紧了在西安的建设速度,抓紧销售机会。

但这仅仅是绿城在西安的极限,而不是绿城本身的局限。

去年8月7日绿城在拿下上海虹口江湾项目,一日之隔就拿出了建设方案;今年7月25日,绿城虹口北外滩地王,仅4天之后就公布了建设方案;今年3月绿城在上海北蔡摘地,当日工程团队就进驻,拿地即开工!

据说绿城在杭州,经常是上午报完拿地喜讯,下午地块上的指挥办公室和挖掘机已经进场了,前后还不到半天时间。

这么看,跟长三角大本营的“光速”相比,绿城在西安拿地到开工用了10天,已经算是“深思熟虑”了。

昔日碧桂园轰动一时的456模式4个月开盘、5个月资金回正、6个月资金再周转,如今在绿城面前被爆的渣都不剩了……

绿城的这个“卷”法,甚至带动了隔壁同日拿地的友商保亿,也迅速下场、火速动工。

艳姐听说,此前绿城和滨江曾有过用无人机来互探对方的工地,互相追赶施工进度的做法。

一般早上和下午各飞一圈,拍完就放大高清图,对方一天干了多少、进度如何基本了然于胸,后续的营销节点也能大致推算。

尤其是两个地块位置互相临近,绿城的团队第一时间就开始立下军令状,对施工进度分秒必争。

这么看,此次和绿城项目做邻居的保亿,应该压力山大了……

02

在西安豪取“三杀”

绿城还藏有“大招”?

怎么去理解绿城在西安一系列迅猛的拿地动作、高周转的打法?其实很简单:

要么绿城对西安这座城市百般看好;要么绿城对自己的能力有十足信心。

绿城于2017年“入陕”,当时借着西安办全运会的东风,绿城接手了代建并开发西安全运村,这个超级大盘从2018年开始入市,此后不断涨价且逢开必摇,为绿城贡献了百亿级别的业绩,也祝其在西安站稳了脚跟。

2022年,绿城以以196.8亿销售额134.3万㎡销售面积首次问鼎西安“双料冠军”,也是在这一年,绿城西安公司升级为西北区域公司。

西安全运村这个项目对绿城有多重要?直到2024年年报,绿城还把这个项目摆了出来,将物业销售11.7%的毛利率上升,归结为结转的两个代表项目:一个上海前滩百合园,一个西安全运村。

2023年,绿城摘得了西安高新区丝路软件城三宗地,打造了“海棠三章”,助力绿城在西安开启了全盛时代,也助其连续卫冕年度销冠。

从销售层面来说,绿城是当之无愧的西安楼市的“三冠王”,一时间难逢敌手;从市场口碑层面,凭借现象级产品的不断入市,绿城在西安实现了刚需、改善等产品的多维度覆盖,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数据上来看,今年前5个月,绿城保持了西安房企销售榜单前三的位置,

在土拍市场短时间打出“四连击”并一口气公布案名的四个项目,都有望在年内入市。

绿城能否卫冕西安楼市“四冠王”的悬念,成了今年西安市场的一个悬念。

从集团层面战略布局来看,西安在绿城内部的战略地位排名相当靠前。

在去年的年报中,绿城提到自身货值储备时,特别提到长三角区域货值占比60%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十大战略核心城市货值占比53%。

西安不仅被放在了绿城的十大战略核心城市,排位还仅次于北上杭,可以说绿城在整个北方,除了京城,就是西安

对于这样一个战略核心城市,绿城为其配置的管理团队也相当豪华。

绿城中国区域区域公司总经理何电波

公开资料显示,现任绿城中国区域区域公司总经理何电波,是入职超过20年的“老绿城”,从基层项目团队做起,一路独掌一方的城市、区域总,曾担任过绿城北京区域副总、天津公司总经理、北方区域副总、西北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2022年绿城组织架构调整,将北方区域一分为二成立东北和西北区域,何电波掌舵绿城西北区域,老将获封疆之职。

绿城中国西北区域公司副总经理、首席品牌官陆明

绿城中国西北区域公司副总经理、首席品牌官陆明

现任绿城中国西北区域公司副总经理、首席品牌官陆明,也是在绿城营销体系供职多年的骨干人员,此前曾担任西安公司副总经理,担纲营销负责人。

绿城中国西北区域公司副总经理、首席运营官黎良超

绿城中国西北区域公司副总经理、首席运营官黎良超,也是2008年就加入绿城的老人,2016年响应集团“北上”号召,前往天津开拓市场,此后又“西进”深耕西安。

可以发现,绿城在西安的核心管理团队,几乎清一色的“老绿城”,他们对绿城的企业文化、产品理念和市场定位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这也保证了绿城在西安拿出的作品,保持了最纯正的“绿城血统”,不走样、不改色。

03

拿地狂飙

绿城的钱从哪儿来?

事实上,绿城在西安的猛冲猛打,也仅仅是近年来绿城进击的一个缩影。

换句话说,不止在西安,当下的绿城整体都呈现“狂飙”之姿,“地王收割机”、3天2个地王、豪掷百亿抢地……这些热词几乎已经和绿城绑定了。

当下地产圈几乎都在好奇,绿城一时间从哪里弄来了这么多钱?

艳姐觉得,一方面是强大的现金流回正能力:昔日的“高周转”衣钵被绿城接过,经过五六年的打磨后,已经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在2024年年报中绿城提到,去年其开发周期进一步提速,从拿地至开工、首开及经营性回正,已经分别缩短至:

1.7个月、4.7个月、12.3个月

其中,绿城点名表扬了三个项目:杭州湖栖云庐从拿地到开工仅24天、天津桂月云翠从拿地到首开仅63天。

西安的紫棠苑项目,干脆做到了拿地后仅145天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回正!

这速度,昔日的碧桂园看到了都绝望。

另一方面,绿城敢打敢拼的底气,也离不开背后巨头央企的强力站台。

从今年3月开始,中交系开始全面接管绿城,“中交老将”刘成云接任张亚东掌舵绿城,此后另一位中交系老将赵晖出任绿城执行总裁。

伴随中交系的高管不断加入,中交对绿城的掌控正在加强,绿城身上的央企巨头底色也越来越浓,依托中交集团的信用背书,绿城中国在融资端肯定能够享受到央企的光环加持。

携融资优势和日臻成熟的高周转模式,绿城得以集中资金优势,向确定性高的城市和高价值土地上下重注,大比例倾斜,绿城在西安的一系列进击打法,也正是这一战略动作的具体体现。

未来,绿城将在西安这座千年古都中继续迸发出怎样的火花,我们保持期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