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9 17:53
专题:万通发展董事长突遭拘留,次日股价跌停
8月18日晚间,万通发展(维权)(600246.SH)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忆会家属告知,其收到北京市公安局的拘留通知,王忆会正在公安机关配合调查,公告称调查事项与万通发展日常生产经营无关。
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次日,万通发展开盘即遭跌停,截至8月19日收盘,报8.85元/股,总市值167亿元。71岁的王忆会在万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突然被拘,不禁让人们对万通发展的未来走向充满担忧与猜测。
王忆会实控万通发展
万通发展的前身万通地产是国内老牌房企,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由著名的“地产思想家”冯仑掌舵。1994年,“万通六君子”分家后,冯仑携“万通”品牌回到北京,专注发展房地产。2002年,万通地产旗下的万通星河入股先锋股份,以借壳方式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此后,冯仑通过资本运作,逐步成为大股东。2007年,上市公司正式更名为“万通地产”。
在发展历程中,万通地产一度以独特的理念在行业中崭露头角。冯仑对新加坡企业凯德置地的轻资产模式颇为推崇,不同于传统的“拿地-开发-销售”模式,凯德以房地产投融资和资产运营见长。鉴于上世纪90年代海南楼市泡沫的经历,冯仑认为凯德模式更具安全性,也代表着房地产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2008年,冯仑提出以凯德置地为学习标杆,实施“滨海新区、美国模式、万通价值观”的发展战略,计划用5-10年时间,完成向房地产投资公司的转型。
然而,在房地产的“黄金时代”,行业主流模式是借助财务杠杆快速做大规模,万通地产的轻资产转型模式使其错失了快速壮大的机会。新业态发展艰难,投资回报周期长,基金业务进展也不顺利,这些因素导致公司业绩受到影响。2009年,万通地产的营收和利润均遭遇腰斩,此后虽有恢复,但在经历三年不温不火的增长后,2014年再度出现业绩滑坡,2015年更是陷入亏损。
2016年,嘉华东方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重新夺回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王忆会成为万通地产的实际控制人。自那时起,万通逐渐对传统房地产业务意兴阑珊,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如今的万通发展,业务主要涵盖经营性物业资产管理、房地产开发与销售、通信与数字科技三大板块。公司持有北京万通中心等优质经营性物业,通过精细化运营获取稳定的租金收益。在房地产开发方面,秉持谨慎态度,聚焦少量核心城市的优质项目。而通信与数字科技板块,则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发力的转型方向。
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
从近年来万通发展的业绩数据来看,情况不容乐观。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22亿元、4.87亿元及4.95亿元,呈现出微弱的增长态势。然而,归母净利润却分别为-3.23亿元、-3.90亿元、-4.57亿元,亏损额持续扩大。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81.64万元,同比下降66.26%,这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的现金获取能力在减弱。
在资产负债方面,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为12.10亿元,有息负债17.58亿元,占总资产比重分别为15.41%和22.38%。报告期内,公司承担的利息费用0.81亿元,实现利息收入仅0.13亿元,估算货币资金收益率和平均融资成本分别为0.91%和4.59%,资金使用效率较低,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此外,公司在投资方面也遭遇挫折。截至2024年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损失4452.9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1.20亿元。对SourcePhotonicsHoldings(Cayman)Limited(简称“索尔思光电”)3.55亿元可转债投资款已逾期未全部收回。
在多个投资项目上,如北京大唐永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蓝天使机场管理(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芯映光电有限公司等,均出现了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这些投资的失利,进一步加重了公司的业绩负担,也反映出公司在战略投资决策和项目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战略转型之路崎岖
万通发展的转型决心从其一系列战略举措中可见一斑。自2017年王忆会全面掌舵后,公司就通过项目股权转让及加快销售等方式积极消化房地产库存,逐步收缩传统房地产业务。2020年,公司明确将“新城市科技+生活综合运营服务商”作为转型目标,并于当年8月将名称由万通地产变更为万通发展,进一步淡化房地产色彩。
在转型过程中,公司积极布局通信与数字科技领域。2020年9月,万通发展与商汤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和智慧城市等多领域展开合作。次年末,商汤集团登陆港交所,给万通发展带来超过7000万元的投资收益,且商汤集团通过间接持股,成为万通发展的前十大股东。这一合作被视为万通转型的重要一步,公司借此调整经营范围,增加“智慧城市、数字科技”等相关业务。
2023年11月26日,万通发展披露拟筹划购买索尔思光电不低于51%的股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索尔思光电总部位于成都,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光通信元器件供应商,估值为6.2亿美元。此次收购若成功,将使万通发展在通信与数字科技领域的布局取得实质性突破。
然而,在推进了一年多后,万通发展此次重组事项最终宣告终止。为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经审慎研究,公司和交易各方协商一致同意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这一重大战略布局的失败,无疑给万通发展的转型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不仅如此,对索尔思光电的可转债投资款还出现逾期未收回的情况,公司已于2025年6月3日向仲裁委发起仲裁申请,试图通过法律手段促使索尔思履行还款义务。
除了上述投资,万通发展在其他科技型公司的投资也大多表现不佳。如对大唐永盛,自2020年3月起累计投资5000万元,2024年因大唐永盛管理层判断部分前期应收款项难以收回并计提资产减值,且受市场因素影响业务毛利率下滑,导致本期亏损较大,公司对其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2942万元。对蓝天使,2022年累计投资2600万元,2024年受融资未到位、项目推进滞后、收入萎缩等原因影响,该项股权投资出现减值情形,公司计提减值准备2199万元。对湖北芯映,2022年8月开始分两次累计投资2亿元,受行业变化及新生产线建设滞后等原因影响,2024年收入增长未达预期,公司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5676万元。这些投资的接连失利,反映出公司在跨界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对新行业理解不足、投资决策不够精准、投后管理不到位等诸多挑战。
董事长王忆会的突然被拘,无疑给正处于艰难转型中的万通发展雪上加霜。尽管公司强调调查事项与日常生产经营无关,且迅速召开董事会,由董事、首席执行官钱劲舟代为履行相关职责,但市场的担忧情绪依然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在未来的发展中,万通发展不仅需要解决当前面临的业绩困境、投资风险等问题,还需重新审视和调整战略规划,在新的管理层带领下,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而投资者也将持续关注公司后续的发展动态,等待万通发展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卷。(《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