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9 19:28
(来源:财资一家)
文 / 董兴荣 杨妮妮
当前,在政策引领、企业变革与银行赋能的共同驱动下,司库体系建设正加速推进,通过数智化重构金融资源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精益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从实践路径来看,企业从账户、结算、资金、风控、供应链和决策等多维度发力,全面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程。与此同时,银行依托金融血脉作用深度参与司库体系建设,以司库服务为重要抓手推进“五篇大文章”落地,开展服务创新,为企业司库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数字经济加速演进与企业全球化经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司库体系建设作为财务数智化的核心引擎,已成为支撑企业战略决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载体。当前,政策引导明确方向、企业转型催生需求、银行赋能提供支撑,多方协同推动司库体系建设使其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银行业也由此开启服务新赛道——从传统现金管理服务向司库综合金融服务升级,通过助力企业构建司库体系建设新格局,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金融动能。
01
多方协同:司库体系建设的驱动力量
(一)政策引领:监管推动司库体系建设
当前,司库体系建设已成为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政策支持。在顶层设计层面,国务院国资委下发开展司库体系建设的政策文件,明确账户统一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境外企业资金管理、供应链金融等具体要求,强调新技术应用与数据价值挖掘,提出将司库体系建设作为促进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精益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而后,河北省、山东省、四川省、北京市等地方国资委也配套出台政策文件,积极推动地方国企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财政部则从管理会计应用角度切入,力促司库信息系统建设,推动业财数据深度融合,提升资金管理质效。这些政策既体现了监管层面对司库管理数智化转型的迫切要求,也为企业司库升级指明了“统一管理、智能管控、价值创造”的实施路径。
(二)企业变革:数智转型重塑司库价值
从战略视角来看,司库体系建设是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环节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依托。在全球化经营和数智化转型的双重因素作用下,企业对资金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需求日益凸显,传统资金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高效运营需求。企业亟须打造一套驱动业财资一体化融合的数智化管理系统,以此为基础构建覆盖全流程、全级次、全业态的数智化司库管理平台,最终实现全球资金的实时可视化管控与运营效率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能够通过司库体系建设,推动财务智慧升级和经营全面数智化,使财务部门从“成本中心”转变为“价值创造中心”,为战略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撑。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司库体系建设不仅是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更是其获取金融资源配置主动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银行赋能:金融深化创新司库服务
银行业助力司库体系建设,既是响应数智化变革的必然之举,也是深化金融服务现代企业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银行以账户集中、预算管控、票据管理等核心金融服务为基础,不仅构建起覆盖企业资金全生命周期的司库服务,且同步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在此基础上,银行业正集体从传统现金管理向生态化司库服务跃迁。领先银行通过三项能力重构服务范式:一是构建覆盖支付、融资、数据的生态账户网络;二是应用AI实现从风险预警到资源调度的智能闭环;三是建立跨越全球多国家(地区)的司库管理体系。这种转型既响应企业需求,更开辟了金融服务新赛道。
从全社会视角来看,政策的明确要求为司库体系建设划定方向,企业的数智化变革需求提供核心驱动力,银行的转型诉求则为其注入实践动能。这三种因素交汇融合,不仅催生了司库体系建设在技术应用、服务模式、生态构建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思路与新方向,更推动银行业从传统现金管理服务向综合金融生态赋能转型,由此开启司库服务发展新范式。
02
实践思路:企业司库体系的建设重点
(一)司库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
司库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企业需立足全局,做好顶层设计与中长期规划,围绕管理、组织、业务、数智构建体系,统筹多要素协同创新,实现金融资源“看得见、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其中,管理体系需结合企业战略与现状,制定适配的司库框架,明确价值定位及目标,提供清晰方向。组织体系要规划部门架构、岗位权责,配套管理制度、考核与培养机制,保障高效运作。业务体系通过蓝图规划、需求挖掘与方案设计,形成可操作指引。数智体系以数据治理为底座,推进系统建设与智能平台搭建,落实数智化转型。主要关键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管理体系,即司库顶层规划。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战略方向以及当前的资金管理现状,制定一套既适配企业发展阶段,又能承接企业战略规划的司库体系框架。例如,某集团建立“122+N”新型司库管理体系。“1”是搭建一个集团集中统一的司库管理平台;第一个“2”是建设组织与制度流程两大协同保障体系;第二个“2”是金融资源与资金风险两类核心管理业务;“N”是构建N方主体参与的金融生态能力体系,包括打造企业内部生态圈和外部生态圈。
二是数智体系,即司库底层基座。具体由数据产品层、业务场景层和AI应用层构成,三者共同支撑金融资源的集约、高效和安全管理。具体来看,数据产品层以数据中台为核心,整合企业内外部资金交易、业务运营等数据,构建标准化数据资产库,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燃料”,实现资金流动可追溯。业务场景层,以司库信息系统为载体,将司库核心业务场景数字化、流程化,依托数据中台实现自动化,如跨境资金调度能自动匹配汇率政策、校验交易合规性,提升业务效率。AI应用层,通过AI平台深度嵌入各场景,依托生成式AI、大模型、智能体等技术,实现智能风控、资金缺口预测以及智能投融资决策建议等,推动司库管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判”,释放司库协同价值,推动金融资源管理迈向更高水平。
(二)司库体系建设的业务重点
企业司库体系建设非一日之功,需以持之以恒的决心稳步推进。在夯实账户管理、资金结算等八项基础业务的前提下,企业要立足长远,布局五大重点业务,推动体系价值持续深化。
一是聚焦金融资源管理,深挖价值创造潜力。立足全局视角,以价值驱动和风险管控为导向,通过金融资源统筹调度、全球资金流动性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风险管控能力与价值创造水平。
二是深化全球司库体系,落实全球化战略。在“一带一路”与“双循环”格局下,通过明确境外司库定位、搭建境外资金池、统筹境内外资金配置及强化风险防范,构建适配出海战略的全球司库体系。例如,某大型建筑央企根据全球规划布局,在香港设立海外财资中心,集中管理海外资金,实现全球资金统筹管理,赋能海外经营稳健发展。
三是推动“供应链金融+司库”协同,拓展产融结合。以数智供应链管理为依托、以司库系统为底座,通过统一资金资产、业务流程数据及资金风险管理,实现与供应链金融高效整合,驱动产融协同增效。某企业借此整合上下游资金数据,构建“核心企业信用共享+动态质押融资”模式,助力2000余家中小供应商平均降低融资成本1.5个百分点,提升产业资金效率,促进产业生态发展。
四是加强司库风险管理,实现穿透式监管。结合企业实际与整体风险框架设计风控方案,以穿透式监管为主线,构建风险闭环监控体系与管控平台,运用智能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五是探索大模型、生成式AI等技术,引领司库管理向智能化纵深发展。企业将数智技术深度植入司库管理全流程,可提升信息获取、决策制定及风险管理的效率与智能化水平,全面增强运行效能。比如,大模型通过分析历史资金流与市场动态,能预测未来两周现金缺口,助力企业精准控制资金备付率,有效降低年度财务费用。
司库体系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未来,企业需推动司库与财务数智化深度融合,以数据贯通构建集团金融生态;加快全球司库布局,优化跨境资金安全管理与高效流动机制;深化生成式AI等技术应用,持续推进数智化转型,释放司库体系的战略支撑价值。
03
金融赋能:银行司库服务的创新路径
随着企业司库体系建设趋势的深化,银行业加速布局司库服务新赛道: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发力,从传统金融服务向“银企共建协同生态”模式转型,重点打造覆盖资金管理到产业协同的全链条服务能力,深度参与企业司库建设。以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行”)为例,该行坚守金融本源、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累计服务超1400万家政企客户。依托这一坚实基础,整合深厚的实践经验、高效的响应能力与广泛的服务网络,工行打造了“工银全球司库”服务体系(图1)。该体系以支付结算、财资管理、数智转型为三大支柱,形成覆盖企业财务与生产全链条的综合服务网络。其核心产品包含“五通、四集、三云”(即账户通、收款通、付款通、跨境通、银企通;资金集、财富集、管控集、数据集;司库云、采销云、企管云)共12类服务,可提供结算、资金、风控、供应链和决策支持五大中心功能,已助力超1.3万户司库服务客户实现“控成本、控风险、提效率”目标,真正契合国务院国资委所提出的“看得见、调得动、管得住、用得好”司库建设要求。针对制造、能源、交通、零售、人力资源、金融保险等20大行业的财资管理痛点,工行协同对公客户,构建了差异化司库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验证了成效。以下选取五个典型案例进行分享。
(一)以智能化结算管理优化财务流程
传统模式下,企业资金结算管理常常面临多重挑战:多银行账户信息查询费时又费力、各银行账户数据格式不统一;资金对账流程烦琐且依赖人工,易出错、效率低;票证利用效率低……这些痛点倒逼企业借助司库体系建设,通过银行的助力搭建智能化结算平台,实现流程自动化、数据一体化和风险预判化,彻底革新结算管理模式。这样可以实现资金的快速、准确与安全流转,推动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的融合共享,进而获得精准的资金流管理建议,提升资金运营效率。
作为批发服务行业的典型企业,某水产交易市场在日常经营中拥有多个交易渠道,资金结算的时效性低,同时缺乏交易信息,导致资金清分难度大。该公司借助工行的一揽子支付结算方案,实现买卖双方通过全线上渠道完成建档注册并生成市场交易卡,收单资金到账快并通过与市场销售机制的联动,掌握商铺实际销售订单,完成收单资金自动结算。
(二)以全面化资金管理增加资源价值
企业在资金管理中面临四类核心痛点:一是金融资源难以全面有效管控;二是融资成本偏高且缺乏降本路径;三是资金结构不合理,优化难度大;四是部门预算协同性差,难以形成合力,这些问题直接制约资金管理效能。对此,银行通过搭建资金、预算、借款担保、投资及融资等相关平台,可助力企业实现金融资源全面集中管理;而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优化资金配置,可在保障流动性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某航空公司航线覆盖亚太、美洲、欧洲,全球布局下的资金管理困难重重:海外账户开立受当地监管制约,流程繁、周期长,影响资金周转;分子公司分散,资金难集中,调度低效;币种多、汇率波动大,头寸平衡与汇率风险难控;人员分布广,多币种发薪适配税务规则难,易出错。该公司通过工行建立全球资金中心:由境内主办行协调,境外分支机构开立账户并接入网银与银企互联,实现资金实时查询、监控;同时,借助跨境资金池归集全球资金;以在线外汇询价、风险对冲,集中管理全球外汇头寸风险;此外,借助全球发薪功能完成多币种薪酬发放。
(三)以生态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协同效率
在供应链金融服务方面,企业的核心诉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破解应收应付“双高”困局,通过减少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提升供应链流动性与协同管理水平;二是推动采销业务与财务系统深度融合,实现数据实时同步,保障资金计划精准性并动态追踪供应链资金流;三是建立系统化供应商管理机制,精准评估其信用与履约能力,提前规避供应链断链风险。围绕这些诉求,银行可以搭建供应链管理、应收账款清收、供应链金融及虚假贸易监控等平台,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业财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助力企业优化供应链流程,提升整体效能和竞争力。
某公司为全球制冷家电、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境内外设有20余家生产基地、上百家子公司,合作银行10余家,银行账户超300个。其供应链上游有1000多家供应商,采购工作繁重,下游经销商融资需求大。该公司在供应链金融管理中出现了诸多难题:交易协同信息杂、传递不畅导致效率低;上下游客户多,管理成本及风险高;供应链融资需求旺但渠道不足。在此背景下,该公司通过工行的服务助力,建立供应链中心,实现采购、销售、融资全流程闭环管理,赋能全球化业务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以数智化风控管理应对多变形势
资金风险管理是司库管理的重要环节,当前企业亟须突破两大瓶颈:打破风险信息收集与整合的壁垒,实现风险信息的高效归集与联动;补齐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的短板,构建完善的评估体系和即时预警机制。这两大问题也成为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的重要关注点。银行可以有针对性地打造舞弊/合规风险、流动性风险、金融市场风险等管控平台,通过构建智能风控模型,实时监测和分析企业运营中的潜在风险,并同步提供及时、准确的风险预警及应对策略,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稳健发展。
某房地产公司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开发了众多知名楼盘及商业地产项目。在资金风险管理中,该公司在房产建设阶段面临特定需求:监管资金需严格按建设进度使用,但现有管理方式难以实时把控资金流向与合规性,因此亟须强化对监管资金的动态管控能力。针对这一现象,该公司借助工行司库服务,对建设期资金实施全方位监管,实现大额付款在线实时授权。这一举措不仅在极大程度上保障了资金安全,也显著提升了风险防控水平。
(五)以战略化决策管理指明科学方向
为进一步深化对战略决策的支持力度,企业司库管理有三方面具体需求:一是构建管理层驾驶舱,实现集团级金融数据穿透式管理;二是科学规划流动性、融资及风控等相关计划,确保资金运作与战略目标相匹配;三是依托财务数据为战略决策与转型发展提供支撑,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基于此,银行可助力企业打造管理层驾驶舱、数据中台等,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财务、生产、运营等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全面、深入的市场洞察和战略建议。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更加科学、精准的战略决策,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某集团在司库管理系统建设中,因资金数据分散、分析效率低等问题,亟须推进司库管理智能化升级。为此,该集团与工行合作打造了8类数据大屏及30余张数据分析表,依托多层级数据下钻功能,实现全维度数据可视化呈现与深度应用:通过资金总览大屏实时展示存量资金、账户分布及集中度,借助风险监控大屏对结算、贷款等5类风险动态预警,有效提升风控响应速度;通过按单位、银行等维度溯源归集资金的多维度数据穿透能力,快速定位业务问题;基于存款收益、融资成本等核心指标,辅助资源优化配置与趋势预判。借助工行的这一服务,该集团的资金数据分析效率提升约40%,风险识别时效性提高约30%。这一服务不仅成为集团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工具,更能为战略决策提供实时、精准的数据支撑,最终实现智能分析与决策提效的双重价值。
在司库服务新赛道上,银行凭借专业金融能力、智能风控技术、领先科技支撑、深度数据整合及开放生态构建的综合优势,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价值服务。展望未来,银行将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模式与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构建全球资金调度网络应对企业出海浪潮,深化产业数据融合驱动供应链金融进化,应用生成式AI实现从风险预警到资源调度的智能跃迁。这种升级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迭代,更是金融服务范式的根本性重构。